第27卷第3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Vo1.27.NO.3 2014年3月 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Ma/".2014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防治 刘雯雯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三门峡472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也不断普及。同时,网络也带给青少年一些不可忽视的影响,青少年网 络成癌问题需要我们做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来及时正确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学是以关注青少年健康发展为 前提的,呼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一种积极防治措施。本文对积极心理 学进行了介绍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并以此提出了积极心理学下的防治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积极心理学;网络成瘾;防治措施 . [中图分类号]0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4)03—0055—02 doi:10.3969/j.issn.167l一5918.2014.03-027 [本刊网址]http://www.1lb)【b.net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正确引导青少年,使 流很少,并且形成了自我封闭和自我隔绝,失去了一般健康的 得其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在现阶段网络深入到人们 社会交际圈。网络成瘾一部分原因是由青少年自身思想引导 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这种状态下,正确合理的使用网络,是 的,他们的个性发展出现偏差,在网络上寻求心理依赖,从而迷 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青少年由于处于比较特殊的时期,他们 失了自我。 对于一些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并且由于网络的无处不在,导 (二)社会环境的原因 致有些青少年无法正视网络的作用,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对 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不能说网络就是不健康的东 网络产生了迷恋和痴迷。网络成瘾问题会给青少年身心发育 西,而需要青少年注意使用网络的度。这个度,如果没有进行 带来严重影响,促使学生不能正确的面对生活和学习,价值观、 自我控制,就可能导致网络成瘾。社会化大环境很复杂,有的 世界观和人生观有所偏离。 青少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吸收了社会上的不健康思 积极心理学面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一问题,分析青少年网 想,比如拜金主义或者浮夸主义等等,这就使得他们对现实产 络成瘾的主要原因,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提出了解决的 生了很大的不满,导致希望在网络上寻求公平公正,最后导致 新思路和正确的理论基础。青少年由于学习上不顺利、生活上 网络成瘾。 不满足或者情感上受挫,而导致一些消极负面的情绪或者是影 (三)家庭环境的原因 响占据了心理思想,从而导致经常给自己思想负面的暗示,而 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键。有的父 用沉迷网络的虚幻世界来缓解心理压力,这就造成了网络成瘾 母不注重对自己孩子的培养方式,不注意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 的结果。运用积极心理学,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去帮助学生走出 环境,导致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受到不健康的影响,从而形成 网络的虚幻世界,走出自己的消息心理世界,获得积极的心态, 了偏离实际生活的思想形态。有的父母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 勇敢的面对生活。运用积极心理学,不仅能让青少年从自身角 比较低,所以没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就忽略了自身对 度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并且能从群体的角度构建和谐的家庭 孩子的影响。有的父母与孩子缺少沟通,不了解他们的思想动 氛围支撑、社会环境支撵,为培养健康的青少年奠定基础。 态,对孩子的行为或者是思想没有进行及时的规范,这就导致 一、积极心理学的相关介绍 了青少年在网络上寻求支持的过程中,一切希望寄托于网络, 美国是积极心理学兴起的发源地,在20世纪末,一门研究 最后导致网络成瘾。 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强调人的思想变化对人行为的影响的学科 三、利用积极心理学应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方法和对策 诞生了。积极心理学关注潜在的思想行为,关注思想决定行动 (一)运用积极心理学,促进青少年形成积极思想品质 的内在导向,并且主张通过研究人的心理变化,引导人的思想 青少年的思想变化,其主观原因是由于自身的自我调节能 动态,去促进人们更好地面对实际生活,是一种具有建设性的 力差,并且主观幸福感低,这就使得青少年极易受到网络环境 力量和潜质。运用积极心理学,能最大程度的激发人内在的品 的影响,进入网络的世界而忘乎所以,并且沉迷与网络无法自 质,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得一种积极力量和无 拔,从而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在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青少 穷的能量不断地促进自我改造生活,提升自我。积极心理学研 年应该及时调整自身的思想动态,进行自我提升,运用积极心 究的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比如乐观、快乐、幸福、自我鼓励 理学,进行自我暗示,培养自身的积极的人格特质。 和激励等,是社会关系中,挖掘人的潜力的一种良好的心理 1.提升青少年的自我调节能力 素养。 青少年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可以进行培养的,不是每个人就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分析 天生的优秀,但是优秀的人一定是对自我有良好控制能力的 (一)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人。在社会生活中,积极的心态和思想是促进人们不断前进和 网络成瘾是由于一些青少年内心比较空虚,对自我的理想 探索的动力,引导人走向成功的关键。青少年的自我调节能力 和实际不能达到一致,造成了心理落差,从而在网络上寻求平 培养,需要明确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并且找到正确的目标,培养 衡,这就导致了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一般与外界的交 坚强的意志,并且看到自身的优势,将闪光点放大,促进自我激 收稿日期:2013—12—13 作者简介:刘雯雯(1987一),女,河南三门峡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55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第27卷第3期 励,并不断向着自己的目标奋斗。青少年提高自我调节能力需 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找到自己的优势;第二、加强自 我控制能力;第三、学会与人沟通和相处。这三个方面,是形成 健康的心理,构建身边和谐的社会生活,并且迎接生活中各类 挑战的不竭动力。 生活,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扩大健康的交际圈。多和教师 进行学习的交流,解决学习上的烦恼。多和同学进行交流,让 生活多姿多彩,并且能在交流过程中,解决自身的一些烦恼。 2.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生活的压力越来 2.促进青少年进行自我和谐 自我和谐是指青少年对自我的看法和自我的现实表现是 致的,那么我们就说这是一种自我和谐。大多数青少年能做 到自我和谐,能做到实际想法融入现实,并且与他人的需要相 符合,但是少数青少年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中存在很大差 距,并且由心理不平衡导致其妄自菲薄或者评价过低,这就导 一越大,不仅仅是青少年的学习压力,而且青少年父母也会有工 作和生活压力,这就导致在有些方面,青少年父母对他们的关 心不够,没有注意到青少年的思想变化。处于青春期的青少 年,他们的思想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并且由于与父母之间 的交流比较少,导致家庭环境中的气氛让青少年感觉到压力, 或者缺乏感染力和幸福感,从而希冀通过网络来宣泄自己的 致了自信心的丧失。这种悲观的消极心理,就需要积极心理学 情绪。 的纠正,使得青少年能从小处看到自身的优点,并且由实践获 在家庭氛围方面,青少年应该主动多与家长沟通,并且父 得自我满足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并且不断完善和发 母也应该抽出时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变化,并且及时 展自身的心理和谐,从而预防或者控制网络成瘾现象。 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调整。在积极心理学的帮助下,家长应 3.提高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 该努力构建和谐的家庭支持系统,促进学生感受到爱,感受到 主观幸福感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体验,它并不是由金钱和物 家庭的温暖,有问题能及时向父母寻求帮助。 质的多少决定的,而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和体验,是指青少年对 3.构建积极的社会环境 生活质量的认知和感受。经过事实和数据表明,青少年中网络 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网络世界在表面上都是美好的,学 成瘾的那部分人群,主观幸福感普遍比较低,这就说明,其实主 校周边文化环境的差异,也可能让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不良 观幸福感也是网络成瘾的一个因素。所以,在今后的实际社会 的影响。所以,为了更好地引导和教育青少年,为了促进他们 生活中,青少年应该注意对自身幸福感的提升,多走出学校,去 的健康成长,在社会关系管理中,学校周边的环境应该加以治 了解下社会的动态,并且与积极乐观的人进行沟通,学习别人 理和管理。并且学校的教师也应该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环 的乐观与豁达。 境,给学生最佳的心理支持,促进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 (二)运用积极心理学,构建群体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结束语 积极心理,换句话说也可以是快乐心理,只有让自己感觉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使得青少年只是一味地将自己放置 到快乐和满足,才可能激发自身的无限潜力,并不断地通过自 于虚幻的世界,而忽略了学习的义务以及对社会和家庭的责 己的努力,让自己达到预定的目标。在群体层面上,只有构建 任。采用积极心理学,以鼓励的态度、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学 周围身边良好和谐的环境,让青少年感觉到生活和学习都非常 生去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坎坷,并从青少年自身、家庭方 满足,才能促进青少年戒掉网络的虚幻,回归现实生活。 面以及学校、社会方面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获得 1.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积极的心态和勇于挑战的心理,消除青少年的消极心理品质, 在实际生活中,有些青少年因为繁重的学习压力,以及比 提升青少年的幸福感,使得青少年能在生活偏离时,得到及时 较内敛的性格,或者其他一些原因,身边没有可以倾诉的朋友, 健康的心理暗示,回归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积极心理 而且也不主动向长辈求助,只是喜欢上网络的虚幻,在网络中, 学,是提升青少年生活快乐感受的一种方式,能有效促进青少 自己可以放下一些压力,满足一些虚拟的欲望。从而导致青少 年进行自我调节,规范青少年的行为,促进青少年养成健康的 年不能回归正常生活,导致网络成瘾。 生活习惯,并在建立的良好的社会支撑系统、家庭支持氛围的 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自身需要走出网络,运用积极的心 基础上,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健康的青少年,促进社会的稳定发 理暗示,多和身边的亲人、朋友以及老师进行沟通。回归健康 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何艳丽.积极心理学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作用的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0212(4). [2]夏俊.以积极心理引导青少年防治网络成瘾[J].太远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l(4). [3]李赓、戴秀英.青少年网络成瘾认知行为治疗的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O9(7). [4]青秋蓉、何风雪等.增强抗逆力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初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