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文面格式
序号 格式类别 党委机关政府机关称 谓 称 谓 党委机关 政府机关 1 ①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①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性简称后加“文件”组成。一般用于普发的公文。 “文件”组成;对一些特定的公文可只②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圆标识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性简称。字体括号标明文种组成,用于向上级报文为小标宋体。 或向同级、下级和无隶属关系的机关②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到版心上边缘行文。 25mm。凡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③版头应套红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 发文机部,字体要庄重,字号要适当,一般③还采用了信函格式的公文版头,即函版头 关标识 不能超过22mm×15mm。 件版头。其发文机关名称在距上页边④联合行文,版头可用主办机关名称;30mm之下标识。发文机关名称一般用也可并用联署机关名称,牵头、主办机关全称,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在发机关排列在前,如联署机关过多,必文机关名称4mm之下印一条上粗下细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的武文线,在距下页边20mm处印一条⑤民族自治地方,发文机关名称可以上细下粗的文武线,两条线长均为并用自治民族的文字和汉字印刷。 170mm。这样设计,可保证“信函式” 公文与“文件式”公文的版心基本一致,1
2 份号 份数 序号 3 秘密等密级 级和保密期限 只不过将发文机关标识移出了版心。 ④“信函式”公文的份数序号、密级、紧急程度可以放在武文线下版心左上角顶格,发文字号臵于武文线下版心右上角顶格,发文定号下空1行标识公文标题。首面不标注页码,最后一行文字下边缘与文武线距离为6mm。 ①同一份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一①同一份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一般般用6位阿拉伯数字顶格标注在公文用6位阿拉伯数字顶格标注在公文首首页左上角第1行,如“NO000015”。 页左上角第1行,如“NO000015”。 ②党的机关公文要求标有密级的公文②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只要求“绝密”、和印发量大的普发性公文应标明份“机密”级公文标明份号。 号。 ①有保密要求的公文应确定具体密①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需要时可同时标级,两字之间空1字,用3号黑体字。 识密级和保期限,且密级在前,保密期②党的机关公文密级顶格标注在公文限臵后,中间用“★”隔开,都用3号首页左上角,份号下方。 黑体字,顶格标注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 ②有保密期限时,密级两字之间不空距离。 2
4 紧急 程度 紧急 程度 5 发文 字号 发文 字号 ①紧急公文应分别标明“特急”、“加①紧急公文应分别标明“特急”、“加紧”,紧急电报应分别标明“特提”、“特紧”,紧急电报应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急”、“加急”、“平急”。 ②紧急程度两字之间空1字,用3号②紧急程度两字之间空1字,用3号黑黑体字标注。极少数当天要办的十分体字标注。极少数当天要办的十分紧急紧急事项发“特提”电报,3天内要办事项发“特提”电报,3天内要办的紧的紧急事项发“特急”电报,5天内要急事项发“特急”电报,5天内要办的办的较急事项发“加急”电报,10天较急事项发“加急”电报,10天内要内要办的稍缓事项发“平急”电报。“特办的稍缓事项发“平急”电报。“特提”、提”、“特急”件应收到即办,“加急”、“特急”件应收到即办,“加急”、“平“平急”件应在规定或要求的时限内急”件应在规定或要求的时限内抓紧办抓紧办理。确定公文的紧急程度应实理。确定公文的紧急程度应实事求,防事求,防止随意性。 止随意性。 ③党的机关公文紧急程度顶格标注于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紧急程度顶格标公文首页左上角,密级下方。 注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如需同时标注密级和紧急程度,密级标注在第1行,紧急程度标注在第2行。 ① 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和发文①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和发文顺顺序号组成,标注在版头下方居中序号组成,标注在版头下方居中位臵。 位臵。 ②国家行政机关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在②党的机关公文的发文字号用4号仿横隔线上居左空1字处标注。 3
6 宋体字。 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用3号仿宋体字。③联合行文,一般只标明主办机关的④发文年度、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发文字号。发文年度、发文顺序号用书面排印,发文年度要用全称,并用阿拉伯数字书面排印,发文年度要用“„‟”括起来。发文顺序号自每年第一全称,并用“„‟”括起来。发文顺序件起按发出顺序编排,不编虚位(即1号自每年第一件起按发出顺序编排,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①签发机关的主要负责人。 ①签发机关的主要负责人。 ②上报公文应在发文字号右侧标注②国家行政机关上报公文的发文字号“签发人”,签发人“后面标注姓名。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联合上报的公文,应同时标注各联署“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后标全角机关的签发人。 冒号,之后用3号楷体字标注签发人姓③党的机关上报公文的发文字号一般名。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签发人 签发人 居中,右侧标注签发人,都用4号仿姓名臵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宋体字。 2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下移红色反线,应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并使红色反线与之的距离为4mm。 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还要求“请示”应4
7 横隔线 8 标题 9 主送 机关 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①隔开公文的版头部分与行文部分的①隔开公文的版头部分与行文部分的横线。 横线。 ② 党的机关公文由居中红色五角星加②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只有一条红色反横隔线 两侧红色横线组成,位 线,无红色五角星。横隔线与版心(图于发文字号下方。 文区)等宽。 ③ 隔线与版心(图文区)等宽。 ①一般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①一般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称、公文主题(事由)和文种组成,公文主题(事由)和文种组成,位于横位于横隔线下空2行居中位臵。 隔线下空2行居中位臵。 ②标题字体要大小适中,一般用2号②标题字体要大小适中,一般用2号小标题 小标宋体字,排列分行合理、美观、标宋体字,排列分行合理、美观、醒目。 醒目。 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律、规③党的机关公文标题中可有标点符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号。 ①主要受理公文的机关。 ①主要受理公文的机关。 ②主送机关名称应用全称或规范化简②主送机关名称应用全称或规范化简主送 称或同类型机关统称;向下普发的公称或同类型机关统称;向下普发的公机关 文,主送机关名称应规范、稳定。 文,主送机关名称应规范、稳定。 ③主送机关名称位于正文左上方,标③主送机关名称位于正文左上方,标题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标5
10 正文 字标注,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注,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④如主送机关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④如主送机关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主主题词之下、抄送机关之上,标注方题词之下、抄送机关之上,标注方法同法同抄送。 抄送。 ①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①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位于标题或主送机关下方。每自然段位于标题或主送机关下方。每自然段左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能回行。 行。 ②正文中的人名、地名、数字、引文②正文中的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应应当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当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外文应当注明其发文字号;引用外文应当注明其中文含正文 中文含义;日期应当写明具体的年月义;日期应当写明具体的年月日;必须日;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文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文内如果要使内如果要使用非规范化简称,必须在用非规范化简称,必须在首次使用全称首次使用全称的同时注明简称。 的同时注明简称。 ③用数字表示层次结构序数,应按③用数字表示层次结构序数,应按“一”、“(一)”、“1”、“(1)”的次序,“一”、“(一)”、“1”、“(1)”的次序,不可颠倒使用。 不可颠倒使用。 ④正文中第一层次标题可用3号黑体④正文中第一层次标题可用3号黑体6
11 附件 字,第二层次标题可用3号楷体字,字,第二层次标题可用3号楷体字,正正文中其他文字一般都用3号仿宋体文中其他文字一般都用3号仿宋体字。 字。 ①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1行、①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附件名称后不加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注“附件”,标点称号。 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需回行,与附件名称第1字对齐排列。 ②有两个以上附件时,应注明顺序,顺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在“附件:”后上下对刘排列,数字后用下圆点符号。 ③附件标题一般用小2号小标宋体或附件 黑体字,正文字体从本节第十款规定。 ④附件应臵于主件之后,与主件装订在一起,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注“附件”,有序号时标注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注应一致。如附件与主件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注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或带顺序号。) 7
发文机发文机12 关署名 关署名 13 成文 日期 成文 日期 ⑤被印发、批转和转发的公文,不属本机关公文的附件,应在印发、批转、转发“通知”之后另页排印,印发、批转、转发通知正文用3号楷体字。 ⑥被印发、批转、转发公文的一般格式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等,标题一般用小2号小标宋体字,正文字体从本节第十款规定。被 印发、批转、转发公文的版头、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等不再标注。 应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位于正文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因必须加盖发文机右下方。联合行文时,各联署机关名关印章,单一机关制发或两家机关联合称一般应平行排列,并将牵头、主办行文时,不需发文机关署名。 机关排列在前。 ①一般署会议通过日期或领导人签发①一般署会议通过日期或领导人签发日期(如有两位以上领导人审签,署日期(如有两位以上领导人审签,署最最后一位领导人的签发日期);联合行后一位领导人的签发日期);联合行文,文,署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署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电期。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②成文日期应写明年、月、日,位于②决议、决定、规定、会议纪要等不标8
14 印章 发文机关署名右下方。 明主送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加圆括号③决议、决定、规定、会议纪要等不标注于标题下方居中位臵。 标明主送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加圆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用汉字标注(如二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居中位臵。 00三年六月二十日)。标注位臵详见“印④党的机关公文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章”部分。 字标注(如2003年6月20日)。 ①党的机关公文,除会议纪要和印有①党的机关公文,除会议纪要和印有版版头的向下普发的公文外,应加盖发头的向下普发的公文外,应加盖发文机文机关印章。 关印章。 ②加盖印章应清晰、端正,印章上边②加盖印章应清晰、端正,印章上边缘缘不压正文或附件,下边缘居中压成不压正文或附件,下边缘居中压成文日文日期,印章用红色。 期,印章用红色。 ③联合行文,上报的,由主办机关加③联合行文下发的,发文机关都应当加印章 盖印章;下发的,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 盖印章。 ④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④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文日期拉开,左右各空7字,牵头、主成文日期拉开,左右各空7字,牵头、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日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期;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以保证印文日期;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以排列整齐;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保证印排列整齐;两印章间互不相交相距不超过3mm。 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 ⑤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9
⑤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称按加盖印章顺序排列在相应位臵,将关名称按加盖印章顺序排列在相应位使印章加盖或套印在其上。牵头、主办臵,将使印章加盖或套印在其上。牵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1个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或2个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排如余1个或2个印章,均居中排布,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空2字标注成文时间。 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注成文时间。 ⑥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⑥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臵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印章位臵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面,不得采取标注“此页无正文”的办处一面,不得采取标注“此页无正文”法解决。 的办法解决。 一般用于说明印发、传达范围或者需一般用于说明印发、传达范围或者需要印发传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在成文日期下1说明的其他事项。在成文日期下1行,15 附注 达范围 行,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用3号仿宋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用3号仿宋体字标体字标注。 注。 ①按上级机关的要求和《公文主题词①按上级机关的要求和《公文主题词16 主题词 主题词 表》标注,位于抄送机关或印制版记表》标注,位于抄送机关或印制版记上上方。主题词的标注要准确、完整、方。主题词的标注要准确、完整、规范。
10
17 抄送 机关 规范。 ②主题词由反映公文内容的类别词、公②主题词由反映公文内容的类别词、文主题的词及公文种类的词组成。如不公文主题的词及公文种类的词组成。能从《公文主题词表》中选出恰当表达如不能从《公文主题词表》中选出恰公文主题的词目,可由本机关根据公文当表达公文主题的词目,可由本机关内容自行拟定,并逐步规范化。 根据公文内容自行拟定,并逐步规范化。 ③“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注,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3号书宋或小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1字。 除主送机关以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除主送机关以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内容的上级、下级和无隶属关系的机内容的上级、下级和无隶属关系的机关。 关。 ①抄送机关名称标注在主题词下1行、①抄送机关名称标注在主题词下1行、印制版记上方,左右各空1字,用仿印制版记上方。 抄送 宋体字(党的机关 公文用4号字,国机关 家行政机关公文用3号)标注“抄送”,后标全角冒号。 ②抄送机关间隔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抄送机关名称11
18 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 ③多个抄送机关,按党、政、军、群的顺序排列,地方政府在前、部门在后;地方、部门分别按行政区划的顺序和机构序列的顺序排列。 ①由公文印发机关名称、印发日期和①由公文印发机关名称、印发日期和印印发份数组成,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发份数组成,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一般在公文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一般在公文末末页下部印两条横线,两线之间左空1页下部印两条横线,两线之间左空1字印发机字注明制发单位名称,右空1字注明注明制发单位名称,右空1字注明印发印制 关和印印发日期。印发日期以公文付印的日日期。印发日期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版记 发日期 期为准,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准,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②底线下面右侧加圆括号用阿拉伯数②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用3号仿宋体字。 字注明印发份数,如(共印620份)。 ③党的机关公文的印制版记用4号仿宋体字。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