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下)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 上答卷; 2. 本卷既可用于统一考试,又可用于学生自我测评。
一、阅读陈伯吹的《骆驼寻宝记》,完成1〜7题。
燕子在南飞的路上无意间望到了骆驼,只见他长颈上系着红绸 巾,两座驼峰中间搁着玲珑精致的篮子。燕子动了好奇心,想要看看 骆驼到底寻到了什么“宝”。他回环往复地低飞在驼峰上空,看了又 看,大为惊异:在篮子里面放着的只不过是一些保水源、耐盐碱的胡 杨,沙地造林的沙枣,耐旱、耐碱、耐寒的罗布麻,以及沙芦苇、芨 芨草、梭梭草和骆驼刺的种子。燕子愣住了,嘘!这算什么宝啊?他 转念一想,便醒悟过来了。骆驼寻到的不是使自己养尊处优的宝,而 是为大家谋福利的宝。
鹦鹉听说骆驼寻到了真正的无价之宝,羡慕得要死,她追问燕子: “难道是《天方夜谭》里苏丹皇冠上的那颗夜明珠? ”燕子鄙夷地说: “你太小看他了!世界上什么样的人寻什么样的宝。骆驼寻的是变沙 漠为绿洲的宝!”鹦鹉又惊愕又惭愧,脸蛋涨得通红,拍拍翅膀,没 趣地飞走了。
这时候,骆驼和他的同伴们,正越过一道道长长的沙梁……
1.
解释词语。
(1)回环: (2)鄙夷: (3)惊愕:
2. 从文中可以看出,骆驼寻到了些什么宝贝?有何作用? 3. 文中的骆驼具有什么品质?
4. 你怎样看待骆驼寻到的宝?
5. 对于骆驼寻到的宝,燕子和鹦鹉看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来
源:学科网]
6.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时,运用抓住其特征的语言,如写大象 是“扇
动着两只比蒲扇还大的耳朵”;写金丝猴是“穿上金光灿灿的 丝绒袄儿”,生动而形象。
B. 本文运用大量的篇幅写各种动物在寻宝路上的表现,为骆驼 的出场
作足了铺垫,蓄足了势,同时和骆驼在寻宝途中的表现形成鲜 明的对比,进而突出骆驼的高大形象,揭示主题。
C. 本文的主题是歌颂赞美骆驼吃苦耐劳改造家乡的志气。
D. 燕子鄙夷地说:“你太小看他了!世界上什么样的人寻什么样 的宝。
骆驼寻的是变沙漠为绿洲的宝!”属侧面写骆驼。
7. “世界上什么样的人寻什么样的宝”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如果 可能,
你将寻到什么样的宝?
二、阅读莫德•林赛的《地毯下的尘土》选段,完成8〜16题。
O二天一早,她被公鸡的打鸣声叫醒了,起床后她做了一顿可口 的早餐。
小矮人们离开后,她打扫了房子,并补好了小矮人的衣服。 晚上小矮人回家来了,他们发现炉子里的火烧得红红的,桌上一桌热 气腾腾的晚饭正等着他们。从此每天都这样,米妮一直这么认真地干 着,直到仙女的假期到了最后一天。
OK天早上,米妮望着窗外,想看看去工作的小矮人,她在一扇玻 璃上看到
了自己从未见过的美丽的景象。
豳画里有美丽的宫殿,银色的塔,塔尖上装了花花绿绿的玻璃, 一切都是
那么的新奇和漂亮。她津津有味地看着,连要干的活都忘了, 直到壁炉架上的布谷鸟自鸣钟敲了十二下。[来源:学I科I网]
观急急忙忙地跑过去整理床,洗盘子。时间过得太快了,她再也 无法干得更快了,当她拿着扫把准备去扫地的时候,已快到了小矮人 们回家的时间了。
⑤我想,〃米妮大声说,''今天我就不打扫地毯下面的地了。再 者,地毯下面没人看得见,有点灰尘也没关系的。〃于是她匆匆跑过 去做晚饭,没有去动地毯。
窗久,小矮人们回家来了。房子里看起来跟平时没什么两样,他 们什么也没说。米妮也没有再想毯子下面的灰尘这回事了,直到她上 了床,看到星星透过窗户,向她眨着眼。
例这才想起了地毯下的尘土,因为她好像听到星星们在说: ⑧那位小姑娘,诚实而善良。\"
孕妮把脸转向墙,她听到一个微弱的声音,就在她的心里,说: ⑩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 〃[来源:学科网]
⑪''那位小姑娘,〃星星们叫道,''把房子整理得像星光一样敞亮。〃 ⑫''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 在说。 ⑬''我们看到她了!我们看到她了! 〃所有星星都快乐地叫着。
⑭''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 〃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 在说。她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扫帚,开始扫地毯下的尘土。可是, 哦,地毯下躺着十二块闪闪发光的金币,就像月亮一样圆润、闪亮!
⑮''哦!哦!哦! 〃米妮惊奇地大声叫道。所有小矮人都跑过来看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⑯:米妮把一切都告诉了他们。当她讲完整个故事的时候,小矮人 们高兴地聚在她的周围,齐声说道:
亲爱的孩子,金子就给你, 因为你证明了真挚和诚实;
但如果你不翻动地毯, 你能得到的就只是遗憾。 我们的爱随着金币一起给你, 哦!今生你要牢记, 每个小小的工作里, 都藏着快乐的宝藏。
©米妮感谢了小矮人的好心。第二天早上,她带着金币急匆匆地 赶回了家,给亲爱的妈妈和妹妹买回了许多东西。
⑱后来,她再也没见过小矮人,但她永远也忘不了他们的教诲, 总是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而且总是要擦地毯下的地板。
8.
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下面词语中加点)
脊顾(juan) 陌生(mud) 葱茏(cong) 扫帚(shao)
量 强 渣 阿
勉教腿打
A.真挚(zhi) B.敞亮(chang) C.遗憾(han) D.圆润(ytin)
(qian
g) (hui )
(que) (liang)
9.
项是(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
A. 假期地毯意口同声 B.缝补熟炼津津有味 C.璧炉真诚青翠茂盛 D.抽屉甜蜜养尊处优 10. 从选文的前三段可看出米妮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1. 文中为什么要写小姑娘米妮观望窗外的风景?
12. 选文的色⑭段分别运用了哪些写法描写米妮的内心斗争?这 样写的好
处是什么?
13. “房子里看起来跟平时没什么两样,他们什么也没说”中“看 起来”
实际在暗示什么?他们为什么“什么也没说” ?
14. 听到星星们的话,米妮为什么“把脸转向墙” ? 15. 选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意?
16. 地毯下出现的金币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三、阅读王尔德的《巨人和孩子》选段,完成17〜23题。
他看见了什么呢?
他看见了一幕动人的景象:孩子们爬过墙上的小洞进了花园,正 坐在树枝上,每棵树上都坐着一个孩子。迎来了孩子的树木欣喜若狂, 并用鲜花把自己打扮一新,还挥动手臂轻轻抚摸孩子们的头。鸟儿们 在树梢翩翩起舞,兴奋地欢唱着,花朵也纷纷从草地里伸出头来,露 着笑脸。这的确是一幅动人的画面。满园春色中只有一个角落仍笼罩 在严冬之中,那是花园中最远的一个角落,一个小男孩正孤零零地站 在那儿,因为他个头太小爬不上树,只能围着树转来转去,哭泣着不 知所措。那棵可怜的树仍被霜雪裹得严严实实的,北风也对它肆意地 咆哮着。“快爬上来呀,小孩子!”树儿说,并尽可能地垂下枝条,可 是小孩还是太矮小了。
此情此景深深地感化了巨人的心。“我真是太自私了!”他说,“现 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我这儿来了。我要把那可怜的孩子抱上 树,然后再把围墙都推倒,让我的花园永远成为孩子们的游戏场所。” 他真为自己过去的所做所为感到羞愧。
巨人轻轻地走下楼,悄悄地打开前门,走到花园里。但是孩子们
T看巨人,都吓得逃走了,花园再次回到了冬天里。唯有那个小男孩 没有跑,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巨人悄 悄来到小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儿立即怒放出 朵朵鲜花,鸟儿们也飞回枝头放声欢唱,小男孩伸出双臂搂着巨人的 脖子,亲吻巨人的脸。
其他孩子看见巨人不再那么凶恶,都纷纷跑了回来,春天也跟着孩子 们来了。“孩子们,这是你们的花园了。”巨人说。接着他提起一把大 斧头,把围墙统统给砍倒了。中午十二点,人们去赶集的时候,欣喜 地看见巨人和孩子们一起在他们所见到的最美丽的花园中游戏玩耍。
17. T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栖(qi )息 徘徊(hudi ) B. 咆哮(xiao) C. 肆(si)意 D. 茸(r6ng)毛
W (Hng)听
果实累果(lei) 翩(bian)翩
冰雹(bdo)
窗康(kud) 烟网(cong) 嬉(xi)戏
18. 孩子们给巨人的花园带来了哪些变化?
19. 作者通过巨人的语言和行动,写出他的改变是真诚和彻底的。 试举
例说明。
20.
“(人们)欣喜地看见巨人和孩子们一起在他们所见到的最美 丽的
花园中游戏玩耍。”你怎样理解“最美丽的花园” ?
21.
好处?
作者描写花园里的景象,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
22. 文中说“满园春色中只有一个角落仍笼罩在严冬之中”,为什 么? 23. “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我这儿来了。”巨人明白了什 么?
四、阅读塞尔登的《蟋蟀在时报广场》选段,完成24〜30题。
蟋蟀切斯特成了纽约最著名的音乐家,可是他并不感到快乐。生 活似乎不像以前那样充满乐趣。在切斯特看来,荣誉虽然好,却使人 疲劳。他一向喜欢自由自在地歌唱,不习惯在规定的时间演奏规定的 节目,也不喜欢别人盯着他
看。一天黄昏,一片黄叶落到他身边,这 是顽皮的风给他送来的秋天的名片。他开始怀念故乡的草地、树墩和 小溪,想念故乡的土拨鼠、野鸡、鸭子和兔子们,他们全都是他的朋 友和听众。马里奥看出了蟋蟀的心思,他对爸爸妈妈说:“如果他在 这儿不快活的话,我宁愿他没有来纽约。”听了马里奥的话,切斯特 终于拿定了主意。
第二天傍晚,切斯特在纽约举行了最后一次公开演奏,这是为了 向纽约的听众告别,也是为了向马里奥全家致敬。美妙的乐曲声弥漫 着整个车站,就像一颗石子落进静水里,激起了一圈一圈涟漪。人们 听着听着,脸上的表情发生了变化。心事重重的眼神变得温柔平静, 舌头不再唠唠叨叨,充斥城市噪音的耳朵也在美妙的音乐中得到了休 息。蟋蟀演奏的乐曲声传到了大街上,行人全都停下来倾听,警察只 好断绝交通,以免撞伤行人。交通停顿了。公共汽车,小汽车,一切 都停下来了。最奇怪的是:谁也没有意见。就这一次,在纽约最繁忙 的心脏地带,人人心满意足,不向前移动,几乎连呼吸都停住了。在 歌声飘荡萦回的那几分钟里,时报广场像黄昏时候的草地一样安静。 阳光流进来,照在人们身上。微风吹拂着他们,仿佛吹拂着深深的茂 密的草丛。
24. 切斯特成了 “最著名的音乐家”,“可是他并不感到快乐”。原 因
是什么?
25. 切斯特终于拿定了什么主意?对这一结局,课文不断暗示。从 文中找
出几处。
26. 表现切斯特的演奏,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主要是为了突 出什么? 27. “乐以教和”。听切斯特的演奏,人们“脸上的表情发生了什 么”,
“人人心满意足”。这样写有什么寓意?
28. 分析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 美妙的乐曲声弥漫着整个车站,就像一颗石子落进静水里, 激起
了一圈又一圈涟漪。
(2) 人人心满意足,不向前移动,几乎连呼吸都停住了。 (3) 微风吹拂着他们,仿佛吹拂着深深的茂密的草丛。
29. 第二段主要通过侧面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切斯特的音乐才能,你 知道哪
些部分是侧面描写吗?请标示出来。
30.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切斯特时时怀念他的故乡。也
许你还没有这种背井离乡的生活体验。可你一定知道不少思乡作品。 请简要地介绍一个,并和你的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
一、1. (1)盘曲环绕。
(2)轻视,看不起。(3)吃惊而发愣。
2. 胡杨、沙枣、罗布麻,沙芦草、芨芨草,梭梭草和骆驼刺的种子。 治理沙
漠,美化家乡。【点拨】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来理解,不要答 成答题者心中的想法。
3. 有毅力,不自私,一心为大家造福。
4. 骆驼寻到的宝,可以变沙漠为绿洲,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不是为 自己,
而是为大家谋福利,他的精神和志气是真正的无价之宝。【点 拨】要认真领会文章的写作意图,理解骆驼寻宝事件所包含的意义。
5. 好处是:分别从正反两方面烘托骆驼的高尚品质。【点拨】这道题 设计的
目的是考查同学们对这篇文章对比手法的理解。
6. C【点拨】完成本题需要我们对文章由主题到写作特点,由内容 到形式的全
面把握和准确理解。C项对本文的主题理解错误,作者通 过叙述骆驼不畏艰难探寻到宝,揭示了要想成功,就必须有坚韧不拔 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
7. 第一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他们心中追求的“宝”各不相 同。第
二问示例:我寻到的宝应为健康的身体、高尚的品德、聪慧的 头脑、渊博的知识、聪明的才智和多样的能力等等。【点拨】只要言 之成理即可。 、8. C【点拨】A项“勉强”中的“强”应读为qiang; B项“陌” 应拼为m6; D项中“扫”应读为saoo
9. D【点拨】A项“意口同声”应写作“异口同声”;B项“熟炼”应 写作
“熟练”;C项“璧炉”应写作“壁炉”。
10. 善良勤劳,有很强烈的好奇心。
11. 为下文米妮来不及打扫地毯下的尘土作铺垫。
12. 用心理描写(梦境幻觉)表现米妮诚实的内心世界,将人物描写 得有血有
肉。
13. 实际在暗示他们知道这件事。什么也没有说是因为他们想考验一 下米妮。 14. 知道这样做不诚实,心里不安,连星星都不敢面对。反映了米妮 内心正在
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
15. 形象地告诉我们要认真工作,哪怕是点滴的、不为人所知的。
16. 地毯下的金币告诉我们,一个诚实、善良、勤劳的人是一定有回 报的。故
事的结尾告诉读者,米妮由此养成了 “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 工作”的良好习惯。这实际上是在教育我们要向米妮学习,也要养成 这种良好的习惯。这对当
今的独生子女尤其重要。【点拨】要结合文 章的主旨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三、17. B【点拨】A项中“栖”应读qi; C项中“累累”应读为le i; D项“翩”应读为pidn。
18. 孩子们给巨人的花园带来了春天。【点拨】紧扣“变化”回答。 19. 语言:“我真是太自私了!” 行动:“接着他提起一把大斧头,把
围墙统统给砍倒了。”
20. 春天回来了,花园是美丽的;花园中充满爱心和欢乐,所以是最 美丽的。 21.
拟人 好处:使文章形象生动、充满感情。
22. 因为那个角落里小男孩爬不上树,正孤零零地哭泣。
23. 孩子是春天的使者,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孩子的欢乐会带给 他最灿烂
的春意。
四、24.荣誉虽好,却使人疲劳,演奏不自由,他也不喜欢别人盯着 看。【点拨】细读选文第1段,可找出答案。[来源:学I科I网]
25. 回到乡下去。一处:“可是切斯特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比得上自由。” 二处:
“切斯特作了一个梦。他坐在康涅狄格州老家的大树墩上,正 在吃一片柳叶。”
26. 侧面描写。主要从侧面烘托出切斯特演奏的音乐之美妙。
27. 反映了人们对人类古老的乡土家园的向往。反映现代文明牺牲了 人类心灵
的自由和个性完整。
28. (1)比喻 形象地描述出连绵不断的美妙音乐悠扬起伏,阵阵向 四方传播
的情景。
(2) 夸张鲜明地表达了人们忘我、陶醉的心情。
(3) 比喻 写出了人们终于抛弃喧嚣、烦忧,忘情于自然之美的景 象。
29. 人们听着听着……草地一样安静。
30. 《乡愁》是台湾著名的诗人、学者余光中的作品,在这首诗里, 作者以
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结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 思乡情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