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泡泡糖》含反思word版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泡泡糖》含反思word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学校启蒙教育的最早阶段,教育内容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既要有趣又要能够传达一些道理,培养孩子的各项基础能力。幼儿园阶段最常用的资料是幼儿园教案,一般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过程、提问互动环节、活动反思等内容,帮助幼儿园教师梳理安排好每次的课堂环节。好的教案设计能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掌握知识技能。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一些优质的教案案例,方便大家使用学习。 中班音乐欣活动教案《泡泡糖》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跟随音乐用身体动作打节奏,乐于参加音乐活动,并体验游戏的快乐,尝试创编\"小丑\"的动作,学习合作游戏,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音乐欣活动《泡泡糖》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音乐活动,并体验游戏的快乐。 2.能跟随音乐用身体动作打节奏。 3.尝试创编\"小丑\"的动作,学习合作游戏。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5.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准备: 音乐《泡泡糖》。 活动过程:

1.复习儿歌《泡泡糖》。 2.节奏练习:

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来引导幼儿为儿歌打节奏。

1

3.创编小丑的动作造型:

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变成小丑最美丽\"来进行创编。 4.游戏:《泡泡糖》 教学反思:

1、由于题材是幼儿熟悉的泡泡糖,幼儿对泡泡糖的感知经验较丰富,因此,在活动过程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2、整个活动能以送礼物,围绕泡泡糖的特点展开,主线清晰,游戏性强。存在问题:1、活动过程第二个目标感应儿遥强化不够,导致部分幼儿只做动作,不念儿谣。2、老师在表现各种小精灵时,动作表情再夸张一些,就更富有感染力。3、“嚼、粘”的环节能让幼儿充分创造肢体动作,但老师在提升小结上语言不够简洁。

小百科:泡泡糖是以天然树胶或甘油树脂型的食用塑料作为胶体的基础,加入糖、淀粉糖浆、薄荷或白兰香精等,调和压制而成。泡泡糖既好吃,又可以吹泡泡玩,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泡泡糖发明于1928年,上世纪90年代最有名的泡泡糖是大大泡泡糖。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