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1.20.No.4。2013 大规模风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白文慧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大规模风电的开发利用,对缓解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温室效应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正反两个角度出 发,分析了大规模风电发展对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的积极影响,以及噪声、电磁辐射、鸟类、生态环境等的消极影响,给出 了实现风电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风力发电;环境影响;新能源 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3.04.030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化石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等问题 的日益加剧,风力发电已成为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 源。风力发电在我国同样得到了迅猛发展,截止到2010年底, 我国风电机组累计装机总容量已达到44 733.29 Mw…。 随着风能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大规模风电场的建设, 尤其是风电基地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变得更加突出,风电场 一旦建成,要消除或减轻某些不良影响势必将付出高昂的代 价。因此,在大规模开发风电场的背景下,分析研究风电场建 设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并采取必要措施将消极影响 降至最低,对推进风电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 1 风电开发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由于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风 能。对于缓解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周边生态环境等 具有积极的影响。与火电相比,风电场的生产过程是将风能 转变为机械能、再转变为电能,在整个工艺流程中,不产生大 气、水体、固体废物等方面的污染物,可实现基本“零”污染排 放。以福建莆田忠门风电场为例,风电场总装机容量48 MⅣ, 年上网电量约122.2 GWh,每年可节约3.4万t标准煤,可减少 灰渣产生量1.2万t,减少so2产生量770 t,减少NOx产生量 364 t,减排CO2约10.9万t【2J。 1)与水电相比①节省大量淡水资源,减少水环境污染。 这对淡水资源缺乏的沿海及干旱地区尤为重要。②风电场的 建设周期短,从土建、安装到投产,只需半年至1年时间。③ 由于不需要建设大面积的水库做调峰使用,风电场建设占地 相对较少,风机与监控、变电建筑仅占风电场1%土地,其余 99%的场地可供农、林、牧使用。④没有水库淤积、水库淹没 及水库移民问题,对河道珍稀鱼类生存没有影响也不形成脱 水段等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2)与核电相比风电没有放射性废料及放射性风险等问 题,这点在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发生核泄漏和核辐射以后, 变得尤为突出。 3)与潮汐能相比,风电没有港口及航道淤积影响等问题。 2风电开发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2.1噪声影响 风电机组的噪声,主要来自机组内部产生的机械噪声,以 及叶片与空气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机械噪音 主要是在叶片旋转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发电机时,齿轮箱的齿 轮啮合产生,其噪音水平取决于齿轮的制造水平。空气动力 噪声是伴随着叶片旋转而产生,其噪音水平取决于旋转速度 和叶片间所通过的气流性质(风速、风向等)。通常,风电机组 的噪音声功率水平(power leve1)来表示,单位为dB(A)。单台 风力发电机的声功率水平通常在90—100 dB(A)之间。距离 风电机组4o 远的地方为5O~60 dB(A),即相当于平常说话 的水平。随着生产制造水平的提高,在距离风电机组500 m以 上时,风电机组的噪声影响已可忽略,以国产200 kw的风电机 组为例,其噪声水平如表1所示 3 J。 表1国产200 kw风电机组的噪声水平 距风机的距离/m 噪声水平/dB(A) 150 46 200 43 30o 39 400 37 在日常生活中,汽车发动时的噪声约为8O dB(A),办公室 的噪声约为60 dB(A),夜晚卧室噪声约为40 dB(A)。 2.2电磁辐射影响 电磁辐射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运行设备的环境污染。对风 电场而言,其辐射源主要包括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3 部分。为建设风电场而架设的高压输电线路工作时,由于其 电压等级较高,相对地面将产生一定的静电感应,即产生1个 工频的交变电磁辐射场,因而会影响其周围的电磁波传播,干 扰无线电通信联络。 技术与市场 ∞l3年第∞卷第4期 技术研发 目前,关于超高压送变电设施的工频电场与磁场强度限 值尚无统一标准,相关研究认为,风机对150m范围外产生的 电磁影响较小。同时,风机在设计构造时已考虑了防磁、防辐 射等要求,在选材时已将辐射降至最低;风电场的输电线路多 为66 kV,也未达到国家规定的“100 kV以上的送变电系统属 电磁辐射项目”。 2.3对鸟类的影响 3实现风电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3.1噪声和电磁辐射防护 由于风机产生的噪声部分是与风机组成密切相关的,因 此,在选取设备时,应选用隔音防震型,同时在机舱内部粘贴 吸音材料(玻璃棉)等。在风电场的周围种植作为隔音层的树 林,以削减噪音污染。在风机设计构造时,要考虑防磁、防辐 射等要求,使风机的辐射降至最低;在输电线路设计选线、定 位时,要调查线路经过区域的居民点、通信线及主要电子设备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制造水平的快速发展,单台风力发电 机容量得到了大幅增加,已由过去的200 kW升级为当前主流 的1.5 MW、2.5 IVlW。与此同时,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半径、扫风 面积和装设高度也跟着增加。 资料表明,风机叶片旋转高度为37—100 m,而候鸟在迁 徙途中栖息和觅食时,飞行高度一般低于100m,因此,当风机 安装在鸟类飞行通道上时,尤其是风机安装在鸟类活动频繁 的地区,风机的运行将直接影响鸟类在风电场范围内的飞行, 存在鸟类撞击叶片而伤亡的风险,故风电场范围不宜作为鸟 类的栖息觅食场所_4J。如2003年秋天在美国阿巴拉契亚北 部,发生了至少4OO余只蝙蝠与风电机组冲撞致死的惨剧。同 时,根据详细的现场调查,也确认存在候鸟回避的案例,这是 因为鸟类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即当撞击事件发生后,其他鸟 类会回避运行中的风机。另一方面,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对鸟类的栖息和觅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体而言,鸟类撞击风机而死亡的事件是较少的,但在风 电场建设之前,仍需认真分析风机可能对鸟类所产生的各种 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某些区域,如国家鸟类保护基地,要 限制风能的开发利用。 2.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风电场的建设过程中,由于需要架设风机基座、铁塔基座 以及部分道路建设,将会对土壤和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增大 地表裸露面积,遭遇雨水冲刷时,易造成水土流失。风电场建 设过程中易引发粉尘污染,影响施工人员及周围居民的身体 健康,如开挖干燥地表及开挖回填会产生粉尘;泥土在堆砌、 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会造成粉尘的扬起和洒落;刮风会引起二 次扬尘等。风电场的建设过程中也易引发噪声污染,噪声主 要来源于风机基础的土方开挖和回填、打桩、基础承台的浇 筑、机组设备的安装、综合楼及变电站的修建等。另外,风电 机组在安装、调试及日常维护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拆卸、加油 清洗等,易产生漏油等现象,从而对土壤、植被造成油污污染。 2.5其他消极影响 其他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风电开发引发的视觉影响,如 国外一些环保人士认为在田园景区建造风电场是对田园风光 的破坏,是一种视觉污染;风机的安全问题,如风机叶片因故 障或结冰引发的脱落,风机对高速公路、雷达系统及低空飞行 的飞机的影响等;建设风电场对地表水的影响等。 布置,明确电磁环境敏感点和敏感区,并设立相应的防护带; 尽量使民房远离电磁污染源区,对高压送变电设施采取安全 措施,在输电线路经过的居民点周围种植高大乔木,以有效屏 蔽电磁辐射【引。 3.2生态环境保护 风电场在建设前应进行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在建设时 应充分重视生态保护工作。在风电场选址时,应回避自然生 态敏感区;在风电场规划时,应合理的设计场内风机的平面布 置,注意与鸟类栖居地保持一定的距离,且尽量将高压输电线 路建成埋地电缆。施工前应合理地规划施工所需道路、施工 场地、取弃土场和施工营地等,严格界定施工范围和人员、车 辆的行走路线,避免对施工范围之外的区域的植被造成碾压 和破坏。风电场内道路两侧和风机基础平台外围均要大量植 树,以保持绿化覆盖率;工程防护及绿化工作应结合土建施工 同步进行。项目竣工后,应加强场内生态景观的日常养护和 跟踪管理,确保树木、植被和景观的完好。同时,为避免发生 风电场与其周围自然景观无法协调,甚至是强烈反差的情况, 风电场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风电场周围的地形、自然景 观等,通过风机叶片的形状、尺寸、颜色的适时选择和各种建 筑物的外形、色彩的合理设计,来满足周围环境和建筑美学的 要求。 4结语 积极分析研究大规模风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对实现风 能的大规模开发应用、风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 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风电开发对环境的积极影响,研究了 风电开发带来的噪声、电磁辐射、鸟类、生态环境等消极影响, 提出了噪声和电磁辐射防护、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2009年中国风电 装机容量统计[J].风能,2010(1):28—33. [2]李文婷.青海省建设大型风电场对环境的影响[J].青海 环境。2.oo4(2):83—84. [3] 陈亚中,曹磊.江苏省风电发展的环境效应分析[J].能源 研究与利用.2009(2). [4]翁国坚.南日岛风电开发及其环境影响[J].能源与环境, 2006(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