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智能配电网顶层设计技术路线
2017年7月20日,2017年中国配电技术高峰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论坛以“引领配电技术创新,建设世界一流现代配电网”为主题,旨在展示配电网科研成果,推动配电技术创新发展,增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引领配电技术的发展潮流和方向.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检修三处宁昕副处长作了题为“ 智能配电网顶层设计技术路线”的报告。本文根据宁昕副处长的报告PPT整理而成,分享给各位行业内专家(本文旨在交流学习,如有侵权或冒犯,请回复后台进行删除)。
一、配电网概述配电网有以下特点:1.规模大、结构复杂、点多面广。配电网元器件的数量级远远超过输电网,配电网网络结构庞大且复杂,网络结构由于故障或负荷转移操作中开关的开合,经常发生变化,节点众多,覆盖面非常之广。2。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高度融合。主要指二次系统与一次系统融合度高。3.双向能源流、双向信息流的融合。配电网属于电源和负荷高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必须适应分布式电源高渗透接入及用电需求多元化的趋势。能源流、信息流在任意节点上都存在双向流动。二、智能配电网顶层设计1.智能配电网信息系统整体架构。两系统、一平台。即pms2.0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智能化供电服务指挥平台.2. pms2.0系统。pms2。0系统是配电网图形资源、运检业务流程和设备资产全寿命管理系统,为大数据平台和配电网智能化运维管控平台提供配网资产和业务数据。包括有电网基础信息(基础台账信息)、配电网模型信息、运维业务流程信息。依托营配数据贯通,实现“站-线—变—户”的准确对应关系。3.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通过新一代配电主站、通讯网络、即插即用智能终端、一二次设备融合等技术运用,全面提升中低压配电网运行状态的主动感知和决策控制能力,为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和配电网智能化管控平台提供配网运行状态数据,有效支撑配电网精益化管理水平提高.(1)配电主站新一代主站“做精I区”,满足配电网调度控制要求,“做强IV区”全面支撑配电配网设备状态监测。(2)配电终端DTU包括组屏式站所终端DTU 、遮蔽式站所终端DTU 、
遮蔽卧式站所终端DTU、户外立式站所终端DTU。FTU包括厢式馈线终端FTU、罩式馈线终端FTU。TTU智能配变终端成为承接中压低压配电网自动化监测控制与管理的关键环节与重要载体。故障指示器具备短路故障检测和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功能,根据适用范围可分为架空型和电缆型,根据通讯方式可分为远传型和就地型。(3)一二次成套化配电开关全面集成配电终端电流电压传感器电能量双向采集模块等采用标准化接口和一体化建设系。包括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开关技术(柱上开关 FTU)、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柜技术(环网柜 DTU)。(4)即插即用技术为减少现场运行调试人员终端接入压力,提升配电自动化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研究,基于IEC61850标准的即插即用终端,结合配电终端标准化设计开展试挂、试用。(5)处理接地故障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中损失瞬时接地占比较高,单相接地故障产生的过电压,易造成相间短路故障。国家电网公司对于配电接地故障处理原则优化为:在躲过瞬时接地故障后,快速接就近隔离故障,从原有的两小时运行加接地选线改进为选段跳闸。4.配网智能化运维管控平台。配网智能化运维管控平台以智能化为目标,着力提高对配电设备状态管控能力及运维能力的穿透力,服务与管理转变,满足当前及今后的配电网的管理要求.依托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管理管控、状态管控、指标管控以及应急管控。配电网智能运维管控平台功能构架分为主题首页层、专题分析层、明细列表层、详细信息层四个层级,以“剥洋葱”的使用方式进行功能和数据的层层递进,实现数据挖掘和业务的穿透。配电网智能化运维管控平台是基于配电网大数据、利用大数据深度挖掘及人工智能技术,为配电网运维检修管理提供智能决策和协同指挥。纵向实现国网-网省-地市-县-班所逐级管控,横向实现配电网自110kV/35kV至配变设备的站线变逐级管控.今日文章就分享到这,后续还有更多关于电网规划、设计的咨询、学习交流经验、信息,我们会为大家一一分享,奉上绵薄之力。如果您感觉文章有帮助,欢迎给我们来个点赞、关注、评论、收藏以及打赏等一系列肯定!如果您觉得以上观点有同感,就请分享给您欣赏的各位专业人员、供应商、老板、创业者.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本文旨在交流学习,如有侵权或冒犯,请回复后台进行删除。如果您是电网规划、电力设计圈中的业内人士,如果你想用详细了解电网规划设计相关内容,如果你想持续提升非凡格调,这
个号你值得拥有。欢迎各位电网规划设计朋友在下方留言处留下您的精彩评论!细心观察电网至要,精心分析电网之痛,用心分享电网见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