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市场论坛 MARKET F0I UM 财税金融 2012年第o6期 (总第99期)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戚 1’ 月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村镇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定位不准确,社会认知度低,缺乏贷款模式,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制度模式不完善 等诸多原因,生存发展一直处于规模小,资金匮乏,涉农贷款少的困境。文章从目标定位,政策支持,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为村镇 银行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内部约束外部约束 【文章编号]1672--8777(2012)06--0080--02 【中图分类]F830.34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体系作为我国整个金融系统中最为 薄弱的环节,一直存在着金融服务严重缺位,资金供求不平 二、阻碍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壮大的内外因素 (一)内部因素 衡,农民及中小企业贷款困难等问题。为了提高我国农村金 融发展水平,构建新型的农村金融体系,村镇银行应运而生。 但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仍 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1.村镇银行定位不准确 村镇银行的设立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 足,填补金融服务的盲区,活跃金融领域竞争,在市场定位上 主要是服务于“三农”。但是由于农村金融贷款风险过大,在 缺乏倾斜性政策支持和外部补偿机制的情况下,村镇银行必 然会收缩“三农”的贷款额度。目前,村镇银行大多还没有将 自己准确定位为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机构,大多只移植了 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过分注重吸收存款,扩大信贷规模,追 求利润最大化,严重扭曲了村镇银行的宗旨和目的,不利于村 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 自2006年底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 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推动以村镇银行为主的新型农村金融 机构的发展。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代表,村镇银行能够 充分发挥管理层次少,经营方式灵活,信息渠道通畅的自身优 势,有效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 中机构形式单一,金融产品及服务供给不足,缺乏竞争的局 面,有助于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展现出良好的发 展前景。 2.村镇银行社会认知度低,资金来源不足 村镇银行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普遍成立时间较短,经营规 模小,营业网点少,社会认知度低。村镇银行多数设立于农村贫 困地区,受地域自然条件和开放程度等限制,居民收人水平不高, 农户和中小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造成村镇银行筹资困难重 但是,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下,村镇银行生存发展 的困境也不容忽视。 (一)当前村镇银行的数量规模远未达到经济发展的规划 目标,难以有效填补农村金融供给的缺口,扭转资金匮乏的局 重。而且,在农村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传统金融机 构有着更为广泛的储户基础,信誉度更高,因而造成村镇银行吸 收存款困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目前,村 镇银行的存款业务大多依赖于地方政府对公存款的支持,个人和 企业存款有限,不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面。同时,农村业务发展较慢,存贷业务量小,市场占有率低, 不能对当地的农村金融格局产生根本性影响。 (二)村镇银行资金大量外流,涉农贷款少。由于农村金 融自身高风险,低风险的特质,加上农户缺乏有效担保物和抵 押物,还款能力弱,使得村镇银行出于规避风险和自身效益的 考虑,不愿开展涉农业务,银行资金更多的是流向发达地区的 高收益行业。 3.村镇银行缺乏对贷款模式的创新 由于农业经济的自身特性,中国农村金融和城市金融生 态有很大区别,而村镇银行完全照搬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模式, 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扩张信贷规模上,缺乏对贷款模式的创新, 局限于传统模式之中,流程设计复杂,不能很好的发挥村镇银 【收稿日期]2012--05—28 【项目基金】苏州大学2012年度著政基金。 【作者简介】成 月(1992一),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指导老师:周中胜教授。 一80— 行规模小,经营灵活的优势。在担保抵押方面,则主要采取实 户群,避免与其他银行机构同质化竞争;坚持市场化原则和商 业化运作模式,在成本可测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创新符 物担保,很少开展农户联保,信用担保。 (二)外部因素 合当地客户合理需求的金融产品。 (二)构建长效的政策支持体系 1.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对农村金融给予政策扶持是保证其商业可持续的客观要 求。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村镇银行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 的规定,但与农村信用社等传统金融机构相比,扶持力度仍显 不足。大多数村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和营业税率都按商业 银行的标准执行,普遍高于农村信用社标准。村镇银行作为 服务“三农”的新兴金融机构,却没有享受到和农村信用社同 1.政府应适当放松利率管制,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实 际发展情况和资金供求状况在一定范围内自主确定贷款利 率,提高村镇银行对涉农贷款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为“三农”这 一弱势领域提供信贷服务的整体可持续性。 2.在一定年限内对村镇银行实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的 优惠政策,支持其初期发展壮大。同时,建立涉农贷款补贴机 制,对村镇银行发放的涉农贷款,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提供一定 等的政策待遇,削弱了其竞争力。激励和引导机制的缺失导 致村镇银行支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也不利于农村 金融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另外,涉农金融业务成本高,风险 大,收益低,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金融业务与其商业化运作之 间客观上存在矛盾,没有相应的政策扶持,村镇银行难以实现 商业可持续,在利益导向下,其对“三农”的支持作用也难以得 到充分发挥。 2.经营制度不完善 (1)准入门槛过高,发起人选择面过窄。在建立村镇银行 的制度安排中,规定村镇银行应采取发起人方式设立,且至少 应有一家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持股比例不得低 于2O 。这个规定的出发点在于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但是将 村镇银行的发起人局限于符合设立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将具有竞争实力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排除在外,会导致村镇 银行的发起人选择面过窄,无法体现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 则,也无法让更多优质资金投入农村金融领域。 (2)村镇银行的支付结算体系建设落后。资金汇划渠道 存在阻滞,不能直接接人人民银行大,小支付系统,汇总业务 主要实行他行代理,不利于规范管理和提高支付结算效率。 (3)村镇银行的征信体系建设落后。农村地区的信用环 境较差,企业逃废金融债权的现象比较严重,而村镇银行风险 控制所需的大量信息又缺乏必要的系统支持,导致风险控制 盲点较多,经营风险大,削弱了对农村提供信贷的积极性。 (4)担保机制不健全。农村金融担保体系向来薄弱,农户 贷款项目抗风险能力弱,极易受到自然灾害或疾病影响,“三 农”贷款损失补偿机制及农业保险机制不健全,使得村镇银行 在风险控制,贷款质量方面受到严峻挑战。 三、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建议 (一)明确金融服务的目标定位,开展错位竞争 村镇银行要以服务“三农”为主要目标,将市场定位于满 足当地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要求,通过金融创新,提供 个性化服务,与传统涉农金融机构开展错位竞争。要积极发 挥小银行的优势,利用地缘优势和“软信息”,拓展金融服务领 域;在开展信用审查,信贷审批时,应更深入的理解农户和农 村中小企业在经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 融资和金融服务;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细分金融市场,本着 弥补市场空档的原则,结合自身优势,大力挖掘与培育优质客 比例的信贷补贴,以增加农村贷款的有效供给,鼓励加大对 “三农”的投入。 3.成立政策性村镇银行。其资本金来源为财政拨款或政 策性银行的低息贷款,致力于服务农村地区的普通农户及中 小企业。 4.放宽资金准入的限制条件。允许资本雄厚,财务状况 良好的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中外非银行金融 机构作为发起人,真正吸引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设立符合农 村经济需要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将城市资金引入农村, 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三)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一方面,应尽快解决村镇银行支付结算的难题,允许村镇 银行参加同城票据清算和大,小额支付系统,允许开立对公结 算账户;将村镇银行纳入货币政策传导和监测体系,人民银行 应针对其机构特点,进行统一调控和监测管理。另一方面,应 加强农村征信建设,大力推广信用评价制度,对农户和农村中 小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评级,建立电子化的信用档案;建 立失信惩戒制度,对失信行为给予严厉制裁,依法打击逃废债 行为,逐步建立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另外,还应努力创新农 村担保抵押机制,建立为农村,广大农民及农村中小企业服务 的信用担保机构,通过招商引资引导城市商业担保机构进入 农村;积极鼓励农民建立农民贷款小组,采用村民互保的方 式,让村民之间均能从担保模式中受益;扩大农村担保品范 围,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农业机械抵押等多种 担保方式,从而解决农民担保物匮乏的难题。 村镇银行是我国农村地区资金供给不对称,金融服务与 经济发展部协调的环境下的产物。在短短几年的发展历程 中,显示了村镇银行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虽然面 临诸多挑战,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人, 村镇银行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秦汉锋.村镇银行制度创新,环境约束及其演进[J]. 武汉金融,2008,(O5). [2]赵小晶,杨海芬,王建中.村镇银行的商业可持续发展 研究一基于制度层面的分析[J].南方金融,2008,(11). [3]张亦春,张金斌.村镇银行的顶层设计问题与发展困 境[J].中国金融,2011,(23). 一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