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例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孙成霞
3月24我校组织了小学数学教学课例研讨活动,我有幸聆听了3位教师的授课,可谓风格各异,精彩纷呈,感触颇深。她们精湛的教学艺术、巧妙的教学设计、朴实的教学风格引起我深深的反思。特别是教研室李志娟老师的讲座,更是让我受益非浅。
一、 注重情境导入
张秀梅老师执教的《十几减8》这一课,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情景资源进行再加工,让学生观察图中自己喜闻乐见的风车,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既尊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从自己比较熟悉的情景入手,提出数学问题,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解决自己发现问题的欲望。王莉莉老师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练说,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满花教师能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为后面圆柱体体积的推导过程埋下伏笔。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王莉莉老师执教的《乘法结合律》这一节课,教学过程清晰,强化了训练,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始终处于一个引导者的位置,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归纳总结并验证,无论是新授还是应用环节,都给他们提供了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学会迁移,学会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从而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满花老师执教的《圆柱的体积》这一节课,在推导圆柱体体积的过程中,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萝卜),通过想一想、试一试,把实物圆柱体模型进行分解,再组合成一个已学过的长方体进行推导,最后再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推导过程重新回顾一遍,这样就把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有机地结合再一起,突破了教学难点。
.
四、练习有坡度,层层递进。
王莉莉老师设计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乘法运算律的理解,让学生感受连乘时可以根据数据特点选用简便算法。深化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的广阔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求精神。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张秀梅老师的《十几减8》,学生自始自终沉浸在游戏中感受数学,学习计算。学生虽小,但注意力,情趣和兴致得到较高的集中,学习效果显著。并且每位老师在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五、注重评价性语言
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在这次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能对学生的来回答做出积极的评价,尤其是张老师,课堂是老师亲切和蔼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调、孩子们积极向上鼓励使得整节课都充满着活力。
的讲座,更是给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的“心灵上的鸡汤”。尤其是提的四点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学习方法)更是让我有了很深的体会,同时也为我以后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我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业务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升华自己的教学水平,争取让自己不断进步。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