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经营与管理_ ・ 设计阶段对项目工程造价的影响及控制 陶晓蓉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 剖析了在设计阶段对建设工程造价的影响,并提出了在这一阶段控制工程造价应注意的几 个方面。 【关键词】 工程造价;设计阶段;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工程项目建设,投资目标的实现才是项目经济效 益的真正体现。而工程造价确定与投资的有效控制是工程 2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现状 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特殊的地位。工程项 设计是工程建设项目的龙头,要控制工程的投资,首 目建设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因而 先应从设计方案人手。建筑方案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要想确定建设投资规模和工程造价,在满足项目合理的质 集工程性、艺术性和经济性于一体,只有技术上先进可靠, 量标准和合理的建设工期的前提下,项目决策阶段,设计 经济上合理可行的建筑产品才能让社会所接受。设计方案 阶段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中的造价控制尤为重要。必须在 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投资的综合效益。因此设计单位 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入手,即从町研阶段编制估算、初步 应本着维护业主利益的立场,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设计阶段编制概算、施工图阶段编制预算、竣工决算进行 不仅要做到充分体现业主对项目的意图,还要考虑建筑项 控制。其中项目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关 目的经济成本,从而更好地做出优化设计方案。在设计院 键环节和重要阶段。 的方案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往往缺乏将经济意识贯穿其设 1设计阶段对建设投资的剖析 计方案中,盲目的追求建筑美观、品质,出现建筑层数不 合理,层高超高,不合理的柱距布置等等,造成了建筑成 长期以来,我们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普遍忽视工程 本无谓的增加,超出项目预期的投资,让业主为此增加投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和造价控制,而把主要精力和重点放 资,减少利润。 在项目的实施阶段,很少考虑如何才能达到投入合理的 施工图设计,就是让项目成形于施工图中,当它付诸 资金,获得经济合理的建筑产品。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 实施时,就是工程的本质和工程造价的基础。目前,设计 程,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据国内外有关资 部门存在着重设计,轻经济的观念,而建筑经济人员只是 料统计表明:项目决策及初步设计阶段影响最大,建设 机械地按步就班地照图编制概预算,没有起到项目的成本 项目的整个寿命期内,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就决定了建 控制作用。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设计市场,设计师为追求效 设的规模、结构形式、建筑标准和使用功能。设计概算 益,设计人员往往只重视技术责任,忽视经济责任,一味 的完成,也就确定了建设投资的预期成本,其影响建设 追赶进度,造成结构形式选择保守,出现胖柱多筋现象。 投资数额幅度的可能性为70%~90%;而施工图设计完 各工程配合不到位,图纸各工程“打架”的现象层出不穷, 成后,确定了该工程实施成本,该阶段影响可能性为 选型交代不清,造成工程实施过程中变更凋整加价,使预 5%~30%;在施工实施完成形成成果成本,该阶段的 算与实际造价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影响可能性为25‰~5%。直观来说,项目决策阶段, 设计阶段影响建设投资的可能性为80%,而实施阶段影 3设计阶段必要的工程造价控制 响建设投资的可能性充其量超不过20%。如只在项目实 要避免上述的这些弊病,除了提高设计人员的经济意 施阶段中采用造价的控制,降低建设投资,最大限度也 识,还要设计院对设计经济造价管理上加强力度,采取有 只有20%的空间了。方案确定、施工图设计完成,就决 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 定了项目的建设成本的80%,因施工企业履行按图施工 (1)实行设计招标,才能在设计阶段有效地控制工程 的原则,无权改动图纸,同时也没有时间、精力及职责 造价。要做好设计的优化工作,即在设计阶段设计方案的 并承担风险去考虑优化设计。可见,加强对设计阶段造 竞选和进行设计招标时,对设计方案中的(下转第235页) 价控制对整个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如何开 展设计阶段造价控制进行探讨。 [收稿日期]2007—10—15 四JII建筑第28卷1期2008.02 23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蕴j曹 每0 2 案 例 评价组成评判矩阵R 0.6 0.3 0.1 0 在已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条件下,如竞争对手的数量、 0.7 0.2 0.1 0 实力等,要求对某一投标项目的中标程度进行评判。 = 0.2 0.3 0.4 0.1 2.1 影响因素的确定 I投标影响凶素的评价指标体系 0.4 0.3 0.2 0.1 影响施工企业是否对某个 0.3 0.4 0.2 0.1 工程进行投标的因素有很多, 管 『 , 项 类 则可求得这个项目的综合评判B。 这些因素即构成了影响投标决 理 期 争 目 似 条 望 对 熟 I. B=A。R=(0.5179,0.2827,0.1663,0.0331),它表示的 策的评价指标,有:管理条件、 件 求 手 悉 科 及 情 程 经 评价是:“中标机会很大”的概率是51.79%,“中标机会大” 技术人员条件、工人条件、机械 交 况 度 验 的概率是28.27%,“中标机会一般”的概率是16.63%,“中 1 设备条件、类似工程经验、工期 条 件 标机会小”的概率是3.31%.按最大隶属原则,结论是这个 要求及交工条件、对该项目有 项目的中标机会很大。 情况要 对今后在该地区给企业一 专图。投标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一’……。。’ 3结束语 、带来的影响和机会、当地市场情况等的熟悉程度等,各主要 工程投标是一项需要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 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 。 工作,建筑企业若不加选择地对多个工程进行投标,一旦 2.2 影响权重的确定 不能中标、势必造成企业人、财、物的浪费,通过对投标 对各影响因素用0~9标度表(表1)进行两两比较,得 项目中标程度的评判可使施工企业根据自己的投标策略来 到数值n ,记c=(n )…,c为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 选择投标项目,提高中标率,减少投标的风险,节约大量 表2 c— 判断矩阵 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一评判模型是在充分了解竞争对 标 度 a1 02 a3 a4 a5 手的情况下建立的,为此要求建筑企业注意收集资料,通 管理条件(a。) l 2 3 4 5 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竞争对手的信息,还必须掌握与投标 竞争对手情况(a2) l/2 l 2 3 4 项I]1熟悉程度(n3) l/3 l/2 l 2 3 项目相关的更为广泛的地域环境和资源配置的各种信息, 工期要求及交工条件(o ) l/4 l/3 l/2 l 2 以免造成失误从而失去机会。 类似工程经验(a5) l/5 l/4 l/3 1/2 l 参考文献 利用判断矩阵C求出C的最大特征根A…=5.10,C.L =0.03<0.1满足要求,属于A 的标准化特征向量c£,= [1]杨纶标,高英仪.模糊数学原理及应用[M].广州:华南理工大 (0.432,0.237,0.166,0.101,0.064) ,得到的标准特征列向 学出版社,2004:350—382. 量近似作为权重向量,即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权重A= [2]胡运权.运筹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89— (0.432,0.237,0.166,0.101,0.064)。 393. 2.3 模糊评判 [3]夏清东,程宏志.工程投标的多参数决策[J].哈尔滨建筑大学 在投标过程中,中标是一个模糊概念,记V=(中标机会 学报,2000,33(3):99—103. 很大,中标机会大,中标机会一般,中标机会小),请若干充分 [4] 薛洪利,李波,任春梅.主成份分析法与工程投标决策[J].青 了解竞争对手的条件下的专家进行单因素评价,所有单因素 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22(4):4—7. (上接第233页)技术经济评价,尤其是对建设项目设计方 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具体的做法是:第一,在方案可研 案中直接影响项目投资额的因素:设计选型、结构形式选择、 阶段保证估算起到总项目投资作用;第二,把初步设计概算 空间平面布置、层数和层高设置、结构和材料的选择等方面 控制在工程估算内,施工图设计预算控制在设计概算内,则 进行合理选择,使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以达到在技术先进 承包合同价及以后的合同价控制在设计概预算内。 条件下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确保技术先进,以最 (4)引入设计监理理念。设计监理的实行,即从项目可行 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研究阶段人手,协助项目业主调研、考察、立项、论证方案可行 (2)工程设计和工程造价是统一整体的相互配合,配合 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直至贯穿整个设计过程,有效避免设计 促进的两项工作。在设计阶段,必须加强工程造价和设计之 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失误,有效地控制项目的投资。 间的横向联合。首先增强设计人员的经济概念,同时造价人 (5)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设计人员应加强经济方面的专 员对每个阶段设计进行参与,当好设计人员的经济参谋,为 业培训和学习,树立起经济意识,了解建筑技术经济指标,以便 设计人员提供有关经济指标,准确测算和论证项目各种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自觉地把技术设计与经济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的经济指数,以达到控制工程投资优化设计目的。 综上所述,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龙头,项目投资管理首先 (3)推行限额设计。在项目的投资范围内,按照“安全” 锁定龙头,通过对设计阶段从严把关,精心设计,加强投资控 “经济”“适用”的原则,建立健全设计单位的经济管理制度。 制,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才能达到有效合理地控制整个项 在造价人员配合下,使设计人员精打细算、精心设计,达到有 目的投资 四川建筑第28卷1期2008.02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