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达辽宁(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锦州121000)一批网络借贷平台在互联网+的大潮中借势兴起并快要】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竞相降低贷款门槛。大学生作为一个特速普及。大大小小的网贷平台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保生存,不断拓宽业务领域,不计后果地网贷消费。网贷消费殊的消费群体,容易受其攀比消费心理、炫耀消费心理、享乐消费心理的影响和干扰,和安全风险,甚至引发了多起大学生自在满足了贷款学生物质需要的同时,也增加了贷款学生的经济负担、加强家庭、学校和自我教育等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杀的悲剧。为此,通过构建、、网络三大监管机制,此来保障网贷大学生能够健康发展。引发问题;【关键词】大学生;网贷消费;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G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102(2018)02-0083-03所谓网络贷款业务,就是指借贷双方利用互联快捷、方便完成的一网优势,以互联网为交易平台,项借贷业务。网贷商家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不断抢占市场份额,很快将在校大学生纳入了自己的发展“无抵押,为范围。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以零利息”诱导学生进行网贷并消费。由进行广告宣传,由于盲目的贷款消费,加上还款资金不足,许多贷款大学生就出现了逾贷行为。逾期还贷不仅使学生们产生,还会受到网贷平台的威或走向犯罪、或选择自杀,胁,一些学生不堪重负,悲剧频繁发生,这也直接引发了广大社会群体对开展对大学生网贷消费网贷的质疑和批判。因此,的研究,找到防范风险的对策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一、大学生热衷网贷消费的心理分析有对大学生网贷消费的现状有基本的了解,助于对大学生热衷网贷消费的心理进行深入分高消费的需求析。高比例的人数、高额度的贷款、这一现状印证了学生从心理上对网贷消费的追捧分析出当代大学生热衷网和青睐。针对这一现状,贷消费的三种心理。(一)攀比消费心理和所谓攀比消费心理,就是指需要通过消费,他人进行对比,从中获得平衡或心理优势的一种心理状态消费心理。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收稿日期:2017-06-02意志力不强,容易受到外不稳定、认知能力不高、界事物的干扰和影响。这些自身的局限容易催生学生产盲目的攀比心理。所以,攀比心理是造成大学生热衷网贷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二)炫耀消费心理“所谓炫耀消费心理,是指通过消费让他人了从而博得他人解消费者的经济实力、权力及身份,炫耀的赞许和尊重,获得自我满足的消费心理。”性消费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可以使他们获得所使用高端手机、穿谓的“尊贵地位和身份”。比如,这些举动,常常会被周名牌衣服、用品牌化妆品,“土豪”。学生在听到这围的同学夸奖为“有钱人”因此些赞许后,他们的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们对炫耀性消费都乐此不疲。经济实力的不足并不能阻碍学生的炫耀性消费,学生们会选择网络借贷的方式来满足这种消费需要。(三)享乐消费心理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一些腐朽的西方社会在我国迅速传播。与此同时,思潮也随之而来。这些思潮对我国公民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所以易受这些思的社会群体,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拜金主义对大学生的潮的影响。其中,享乐主义、影响极大。有些学生甚至把即时享乐当做自己的(1996-)李长达,男,内蒙古通辽人,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作者简介:83李长达:网贷消费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人生信条。“向钱看,向厚赚”是他们读书的唯一目标。他们认为,有钱购买自己所需的东西就是快乐,及时满足自身的种种欲望就是享受。这种享乐的消费心理使大学生忽视了自己的实际经济实力,铤而走险,开始网贷消费。二、大学生网贷消费引发的问题大学生对网贷消费的了解有限,加之被不良网络贷款平台的虚假宣传引诱,致使部分学生在选择网络贷款行为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引发了大学生网贷消费的诸多问题。(一)增加学生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负担通过上述的现状调查可知,目前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学生选择贷款消费后,在偿还贷款时往往会向父母提出增加生活费用的请求。这样一来,既加大了学生的个人开支,也加重了父母和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此外,学生会通过压缩其他方面的开支来偿还贷款,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相关需求得不到满足。为此,学生们就会继续选择贷款来维持正常的生活运转。长此以往,学生们会陷入借贷—消费—还贷—借贷的恶性循环之中。(二)引发学生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身处校园,未踏足社会,受本身知识能力水平的局限,社会经验和社会常识较少,加之当前部分高校的诚信教育缺失,使大学生对个人征信的知识了解少之又少。作为借贷客户的他们,金融知识匮乏,不能理智地消费,再加上网贷平台的风控不严格,这样就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贷款逾期。此外“,现今我国的征信体系尚未完全放开,互联网金融平台之间相互竞争,不愿分享数据,目前关于大学生分期消费和借贷的信用记录依然缺失”,这将引发严重的个人。(三)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学生进行网络贷款的流程灵活简单,只需在手机的APP上向借贷平台提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家庭情况信息,就可以轻松地获取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学生在不明情况的前提下,向网络贷款平台提交了个人信息,如若未按期还款,很可能会遭到不良借贷平台的打击报复。比如,贩卖学生的个人信息,或者直接利用学生信息做违法乱纪的事情,扰乱社会治安,给实际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四)冲击大学生的健康消费观所谓健康消费观,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消费84的观念。网贷平台用超低门槛给大学生群体发放消费贷款,很大程度上是误导了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观,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的理念极不利于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消费价值观的培养。三、解决大学生网贷消费引发问题的对策大学生过度且放任的网络贷款消费不仅给大学生及家长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不利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危及大学生的身体与生命健康,引发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给全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对此深刻反思,研究和提出防范对策。(一)构建三大监管机制,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监管。为加强对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和整治,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2016年4月13日,教育部、中国银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和各银监局等部门要建立校园不良借贷应对处置机制,制定和完善各项应对处置预案以及加强整治不良校园网贷的相关立法。”针对已经贷款的同学,部门要出台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相关。例如,制定保护学生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严格打击网贷平台泄露和贩卖学生个人信息的非法行为。部门还要责令网贷平台严格审批贷款程序,提高贷款门槛,对学生的还贷能力进行深入考察,从而减少学生还贷能力不足引发的贷款风险。金融部门要加强对自身的监管力度。防止本身出现漏洞,要和打击网贷运营商为争夺利益而采取的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此外,金融部门还需要联合银监部门鼓励网贷平台互相监督,如有不法行为,及时检举揭发。监管。在部门发力的同时,社会部门也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媒体、报纸等大众传播手段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多加报道、刊登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文章、事例,启发大学生勤俭节约,奋发图强。其次,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部门也要进行宣传,对学生网贷消费的危害多加报道,揭露不良网络平台为谋取私利而进行的虚假广告宣传,同时还要呼吁大学生警惕这些危害并且理性消费。此外,社会群众的还要做大学生的精神向导,引导大学生逐步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主流价值观念,倡导大学生要以学业为重,合理兼顾物质消费和精《李长达:网贷消费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神消费,做一个绿色的消费者。网络监管。首先,网络监管部门要不断提高网络技术管理水平,对网贷平台是否合法经营进行严格考察,如发现存在非法经营,或者是有损害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则应立即联合门对非法校园网贷平台进行取缔、制裁。其次,要加强相关立法,湖南政协委员胡曾提出,必须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立法,加强对网贷平台的监管与引导,严控网络贷款平台的准入条件。只有做到网络自身监管和网络立法监管相结合,才能有效地遏制“网贷悲剧”的发生。(二)加强针对性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消费观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学生能否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首先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对于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养成,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正面典型。例如,制定合理的家庭消费计划,家庭本身的消费要量入为出,合理消费,从而给子女营造一种科学的消费氛围。其次,父母不能溺爱孩子,让孩子恣意妄为,对于子女的每一笔大额支出,要做到心中有数,教育孩子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做自己财务状况的合格“管家”。最后,父母更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消费情况,坚决抵制他们为炫耀和攀比而进行的不正当消费,在抵制的同时,还要告诫子女要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把握好自己的消费需求,理性看待网贷消费。学校教育。大学生的多数时间都身处校园,所以学校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高校教师要针对大学生网络贷款的新情况,强化消费观、价值观、人生观、学习观、理财观。首先,教师在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消费观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构建相关的校园管理机制,约束学生的不合理消费行为。其次,教师在培养大学生形成理财观的过程中,开设一些财经课程、经济法律课程,从而使学生掌握理财知识,制定理财计划。再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既要提醒学生树立美德意识,又要时刻警诫学生:“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帮助他们形成诚实守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最后,学校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学生进行学习观教育。例如,经常开展健康消费的主题班会和校内实践活动,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分散他们热衷时尚的注意力,从而减少网贷消费行为,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自我教育。学生们应该不断地激发自身学习兴趣,专心致志地完成学业,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才会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学生们应该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提醒。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产生过哪些任性的消费需求,做出过哪些不合理的消费行为。提醒自己千万不可逾越合理消费的界限,一旦逾越,会对自己的消费心理产生哪些不良影响。除此之外,学生们还应该履行好自身的责任,理性地看待新兴消费模式,加大自身的学习投入,努力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既要学好本专业的科学知识,又要学习理财相关知识。如此这样,不仅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还可以养成健康的消费观念。曾指出:广大青年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坚决抵制攀比炫耀、贪图享乐的消费心理,从而减少过度的物质消费需求,形成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如此,才能避免网贷消费给自身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健康成长,才能肩负起复兴中华的大任!【参考文献】[1]王久才,田金花.大学生借贷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商贸,2015,(16):73-75.[2](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77.[3]王东静,张社争.大学生网贷消费心理探析[J].榆林学院学报,2016,26(4):98.[4]孙丽朝,裴昱.专家:网贷或引爆大学生征信危机,应自建防御体系[N].中国经营报(北京),2016-05-28(2).[5]岳磊.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消费信贷的分析与引导[J].高校辅导员,2016,(5):36-37.[6]高志坚.促进校园网络金融贷款良性发展的思考[C].决策论坛———公共的创新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2016,(06):62-63.[7].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2).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