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网络流行语用字现状研究

网络流行语用字现状研究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铬言研究 网络流行语用字现状研究 王宇辽宁丰田金杯技师学院基础部 摘要: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网络流行语的用字也随之形成,成为记录网络语言的符号系统。在网络中,某些汉 字被另一些汉字、符号或数字等代替,并逐渐流传开来。本文分别从网络流行语用字使用现状,网络流行语用字形成的 原因,网络流行语用字的造字法分类以及有关网络流行语用字的规范问题这四个方面了阐述了网络流行语用字的现状。 关键词:汉语;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用字;汉字规范化 引言: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所带来的新的变革, 使得网络流行语用字的研究成为热点之一。 表示某些意思。 例如:“ORZ”是流行最广泛的“火星文”之~,学 名叫“失意体前屈”,0代表人头,R像是人的双手扶在 地面z则是双膝跪地的姿势,组合起来,就是“五体投 地”的意思。 网络空间或网络聊天工具中新造字词的传播范围之 广、流行速度之快是现实空间语言所无法比拟的。网络 流行语用字,也随着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而发展,也开始 融人现代汉语中,它丰富了现代汉语,增强了现代汉语 的表现能力。当今使用网络的人成千上万,所使用的语 言也不尽相同,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3.有些网络使用者为了偷懒或装可爱,将完整的注 音拼音简单化,取注音符号中的声母来代表原本的文字。 例如:我爱我勿家人。一一“力”应为“的” 4.相似音/多字合一,就是将将多个字合在一起表示 的情况,或是使用发音相近的字取代原本的文字。 例如:酱很好阿!一一“酱”表示“这样”的合音。 5.脑残体。 、网络流行语用字的使用现状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 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而网络流行语的用字也 就是随着网络流行语的形成而形成,本文就现行的“火 星文”以及“网络流行字”两个方面的使用现状进行 研究。 (一)“火星文”使用现状 作为网络语言的一个新的变种….“火星文”,它主 要流行于以新生代“90后”为代表的这一层次的网民的 网络语言生活中。 通过分析总结,下面列举了火星文的几种情况: 1.用音相似的符号标示,或者直接使用发音或意思 相关的符号来取代某些字。 例如:3Q一一“3Q”为英文“Thank you”的 2.通过象形的方法,用单个或者多个英文字母组合 般表现为在一个词或一句话甚至一段话的文字中, 大量使用字形与原文部分相似的别字的行为。这些别字 的来源五花八门,大多出自繁体汉字、日文汉字和生僻 字(所谓的怪字、乱码字),另外也有部分简体汉字,甚 一至还有日文假名、汉语拼音字母等,有时还夹杂一大堆 杂乱的符号。 例:“莓天想埝祢巳威信1.种沼惯”,这句话就是用 脑残体写出来的。 它的真正原意是:每天想念你己成为一种习惯。 (二)现行网络流行字的使用现状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流行字也有了新的变化 发展,下面就列举出了几种现行的网络流行字。 或无意的否定说话人的预设,制造幽默效果。例: (7)田娃:毕老师,我老想你了。我做鬼都,不是, 我做梦都梦见你,我家屋里到处都贴着您的画像。 毕福剑:呵呵,是吗? 田娃:画儿前搁着一香炉,我每天都要给你烧香磕头。 毕福剑:感觉怎么又像把我整到另一个世界里去了。 赵本山:不是,这孩子的意思是太崇拜你,不是希 望你万古流芳吗! 一一声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语用预设的互知性、隐蔽性、单 向性、可消除性等特点为小品中人物形象的突出、故事 情节的展开、幽默气氛的营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因此,可以说语用预设在制造小品言语幽默效应上是一 个很有力的语用策略。 参考文献: [1】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 .北京:外语与 教学研究出版社,2004. [2】何兆雄.新编语用学概要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0. 《就差钱》 例子中田娃说的话很容易让人想到他在祭拜某位神仙, 但赵本山的话语又使这一预设取消,使观众了解到田娃 对毕福剑的崇拜,揭开了悬念,制造了幽默。 四、结语 喜剧小品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表演形式,以其诙谐 幽默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并以特有的视角针砭时弊, 『3]王玉晓.喜剧小品中的语用预设研究U】_作家杂志 (下半月),2011(4). [4]王文博.预设的语用研究叩.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1). 以幽默性的语言反映社会现象和生活哲理,使人们于笑 [5】丛日珍.语用预设与中国喜剧小品——以“不差 钱 为个案研究Ⅱ].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 北方文学杂志欢迎投稿.http://www.bfwx.O ・105・ 才 —— 后者) 1.髁,读音m6i,古同“梅”。这个“髁”字由两个 “呆”组成,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傻很天真。 2.囿,读音ii6ng,古同“同”,原指光明。在网络文 化中,它的内小“八”字视为眉眼,“口”视为嘴。它的 内涵就是:作为头,表达沉重的思想;作为脸,表达浪 漫与激情;也常常表示郁闷的表情。 3.雷,原指自然现象。在现代的网络语言中,雷可 以说成是惊吓,被吓到了。指看到某些文字,脑子里忽 然轰的一声,感觉像被雷击过一样。 4.天,跟常用来骂人的那种水生动物“王八”没有 关系,其实这个字是“天”字的古体,也念“天”(fiOn)。 5.炎,这个字是会意字,人掉水底下了,当然就是 溺水,这个字就是“溺”的意思,读音也一样:溺(ni)。 (五)合音法 就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字的意思,用一个字来 表示,在读音上面也比较接近的方法。 例如:f1)表:不要,比如“表太好”,不要太好的意 思。 (2)酱紫:这样子(三个字的读音用两个字表示)。 三、网络流行语用字形成的原因 网络语言的产生,特别是网络流行语用字的形成, 既源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带来的新事物、 新观念的社会背景,也源于网民们追求标新立异,以及 网络交流所需要的迅速、简单等特征。 从外形来看,这些网络“新宠”确实和古汉字相同; 二、网络流行语用字的造字法分类 依据当今网络流行语用字的使用现状,下面总结分 析出了五种作为记录网络语言的符号系统…网络流行语 用字的造字法分类。 (--)谐音法 指利用数字、字母或词汇的谐音,把文字简化,以 用来方便输入,这种起源于学生们常玩的文字游戏。可 以分为几类:汉语谐音、汉语读外语的谐音等。 1.汉语谐音 例如:520(我爱你)、8(不)、94(就是)、偶(我)、 粉(很、非常)、银(人)、木有(没有)、西西(嘻嘻)等。 2.汉语读外语的谐音 例如:88(byebye)、3Q(thankyou)、等。 但音、义却相差甚远。在读音上,很多年轻人都不再采 用这些古字的古音来读。例如:“ ”怎么念?一些人 就直接看形读音。有的读成“呆呆”,有的读成“双呆”。 说到义,就更大相径庭了。确切地说,“ ”、“囿”这些 网络“新宠”和古字完全不同,虽看似相同,但意思却 截然不同。 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兰溪籍教授张华认为,网络流 行字的形成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非常象形,被 新一代网民认可并广泛使用。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字与网 络语言本身的要求十分贴近。一方面,网络语言从整体 (二)象形、会意法 例如:1.圃,读音ji6ng,古同“同”,原指光明。在 网络文化中,它的内小“八”字视为眉眼,“口”视为 嘴。它的内涵就是:作为头,表达沉重的思想;作为脸, 表达浪漫与激情;也常常表示郁闷的表情。 2.囿,象形愁眉苦脸,意为郁闷等。 (三)缩略法 上来看比较生动活泼,力求拉开与主流表达习惯的差异, 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另一方面,网络用语力求创新、 创意,用不同一般的表达方式体现出‘酷’和‘时尚’。 同时笔者认为网络流行语用字形成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网友们为了缩短打字时间,在网上的各种场合使用 的更为方便快捷的符号、方言甚至错别字。 四、有关网络流行语用字的规范问题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接触网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因此网络中的流行语用字的规范问题已经成为汉字规范 问题中的一个新的方面,对推进汉字规范化的进程起着 定的作用。网络语言的形成、网络流行语用字的产生, 有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各方面原因,所以网络应用 一网络流行语用字的缩略形式各种各样,依据构成要素 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汉语首字母简缩,这种形式是用汉语拼音的首字 母简缩而成。 例如:JJWW=唧唧歪歪,指人说话的样子;LP=老 婆(有时也指个人的心爱之物);PP=多义词,可代表漂漂 (漂亮)、片片(照片)、屁屁(屁股)、怕怕(害怕)等。 2.谐音缩略,利用字母或数字的谐音特征来构成缩 略的组合方法。 例如:利用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母来替代相应词或 中的流行语的用字规范问题既不是信息界独自的问题, 也不是语言文字界独自的问题,而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 携手,一起解决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为了维护汉语 的纯洁性,当前我们可以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包括网络应 用在内的规范使用汉字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洛幻:《百度囿吧》,ht1]tp://fieba.baidu.com/ f?kw=%87%E5,2008年4月24日。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55,2008年7月。 短语的缩略形式。此类型有英语字母谐音,例如:CU=see you(再见,C与see的发音相近,u与you的发音相近);也 有汉语拼音字母谐音,如:e心=恶心。 3.混合式缩略,字母与数字的混合形式。它是前两 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在这种形式中既有首字母的简缩形 式,又混杂着字母与数字谐音的形式。 例如:3q=thank you(谢谢);U2=Youtoo(你也是); 3Q3Q--thankyou,thankyou(谢谢,谢谢);P9=啤酒 (四)同音法 用音相同的一个字或字母等代替另一个字的方法。 例如:(1)呀.吖(干什么呢呀?=干什么呢吖?) (2)嗯一恩(语气词,也是一种1:3语,现在通常写作 ・1O6・ 北方文学杂志欢迎投稿:bfwxbib@1 63.tom 【3】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国经济出版 社,2001年。 【4]何九盈:《汉字文化学》,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年。 【5]施正宇:《论汉字能力》,世界汉语教学出版社, 200o年 【6]许志龙:《中国网络问题报告》,兵器工业出版社, 2000年。 欧阳因:《中国流行新词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0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