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第27卷第17期 总第137期 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韩 薇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高职教育的焦点问题。本文以高职教 师专业发展理论为基础,对如何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行探讨,希望能拓宽培养高素质的高职教师队伍的 途径,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4)17—002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4.17—016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前言 化发展提出要求的政策,张君华和左显兰认为高职教师专业化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 发展的内涵除了教师这一职业应具备的各种知识外,结合高职 展。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处于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高 教育的特点还应包括:熟悉职业、热爱职教的专业化精神;进行 的阶段,教育部近几年来也出台了有关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 职业教育的专业化知识;进行职业指导的实践知识与技能。蒋 的一系列政策,以推动高职教育建设的深化改革和可持续发 旋新认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内涵有四点:思想品 展。高职教师作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千百万高技能应 德素质与职业道德素养的完善;科技人文知识与专业化知识的 用型人才的中坚力量,其专业发展处于核心地位,是国家对教 融合更新;实践能力与研究创新能力的提升;社会环境的改善 师“量”的急需逐渐提高到对教师“质”的需求的反映。因此, 与学校体制的改革。郝立宁和赵树彬通过问卷调查得出高职 推进和加强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 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应包括职业道德、企业服务、就业指导、专 质量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 业化开发、学术研究等五个方面。总的来说,能讲授专业化理 条件,是建设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力措施。 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化实践能力,还能指导训练学生的 然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需 “双师型”教师已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这是高 要国家、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等各方面长期的不懈努 职院校突显办学特色,培养高技能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力,共同协作来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政府来说,教师专业 三、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发展的问题已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改革,教育部近十年来也相 研究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使对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 继出台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但针对中小学教 队伍,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家和地方政 师的措施居多,相对于高职教师来说,在制度和体系上仍有不 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重 尽完善之处。因此,本文以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为基础, 要指导意义的文件,但在一些制度和体系上仍有不尽完善的地 对推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拓宽培养高 方,现就谈谈如何更好地加强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体 素质的高职教师队伍的途径。 现一“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推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一)加快制定高职院校教师编制标准 研究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首先要了解教师专业化发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为了保证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 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个内涵比较丰富的概念。国 展,我国需要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 内对此概念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另一 优良、规模适当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种是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前者指教师职业与教师教育形 建设这么一支队伍,必须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人力资源配置体 态的历史演变,侧重外在的、实际制度和体系的、旨在推进教师 制和机制,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教师编制标准是中心环节。 成长和职业成熟的教育与培训发展研究;后者则强调教师由非 然而,我国缺乏有效的针对职业院校的教师编制标准和管理办 专业化人员向专业化人员转变的过程,侧重理论的、立足教师 法。高职院校的人事编制长期以来参照普通中小学,虽然体现 内在专业化素质结构及职业专门化规范和意识的养成与完善 了同等重要的价值理念,但却忽视了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和培 的研究。我国学术界把“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概念更多地理 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的特殊性,造成职业院校师资队伍质量及学 解为教师专业化素质及专业化化程度的提高。 校组织结构优化得不到提升和发展,编制总量不足,编制结构 高职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上具备一般教师应有的专业化素 不合理,编制标准不能与时俱进,这一现象与职业教育大发展 质,但高职院校由于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独特性,高职教师 的现状不相符。因此,应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和教育规律制 专业化发展又有其特殊性。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 定区别于普通中小学的教师编制标准,既要考虑高职院校满足 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抓好‘双师型’教师的 一般的教育教学需要,也要满足实习实训的需要,以体现职业 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 教育自身特色。 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 (二)建立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制度 的专业化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除了对教师专业 我国目前的教师培养体系是断层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 收稿日期:2014—07—10 作者简介:韩薇(1982一),女,山西芮城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28 第27卷第17期总第137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Vo1.27.NO.17(Gen.NO.137) 2014年10月(上) 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Oct.(first half)2014 相互分离。教师培养机构职前职后各干其事,不沟通,不交流, (四)经费保证 特别是职前职后的所授内容要么相互断裂,要么相互重复,把 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专业和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师队 职教教师的培养看作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连续发展的过程的理 伍建设、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有 念没有建立起来。因此,要建立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 足够的经费投入作为保障。比如,为了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 制度。 践教学能力和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学校会定期安排专业教师 首先,制定独立的高职教师培训政策。1996年,国家教育 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专业实践,但教师费用问题就一直困扰 委员会出台了《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其中第37条指 着学校领导。 明“该规程适用于国家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院 因此,经费短缺是目前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 校是包含在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范围内的,但是高职院校教师 面。这个问题的解决一是要落实政府责任,通过出台设立专项 急需加强的“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并没有在该规程的内容中体 资金、专项补助和职教经费统筹等措施,逐步建立以财政拨款 现出来,它更适合于本科院校的教师培训。教育部近十年来也 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投资机制。二是要借助政 出台了一系列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 府财政资金的补助和引导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介入高职教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独立法律章程,法律制度层面保 育。可以采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教 障的缺失使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建 育领域,以弥补校方实验建设经费的不足与实践场所的缺乏, 议国家制定《高职教师继续教育法》,从法律层面规定高职教师 有效扩大办学经费的投入,解决人才培养需要的高投入与教育 继续教育的权利、义务、责任,统领各地的高职教师继续教育 经费不足。 工作。 (五)提高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待遇 其次,构建和谐的职前职后一体化运行机制。要深入研究 政府应切实解决高职教师的待遇问题,提高高职教师的社 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特征及规律,确定职前培养目标与职后 会地位,提高高职教师的经济收入,使高职教师工资达到国民 培训重点,从国家层面确立高职教师职前培养标准与职后培训 经济行业中较高水,在住房、医疗、退休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标准,合理安排职前职后各个教育阶段的培训内容;要进一步 为高职教师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使高职教师这一职业真正成 理顺管理体制,建立一套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师资管理系 为受人尊敬和向往的职业,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统,建议设立独立的管理机构,统筹管理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 的社会风气,这样才能把优秀人才吸引到高职教师队伍中,才 与职后培训。 会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使教师安心于教育事业,继而 (三)推进教师参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政策决策 引导教师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上,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在工作中实 当前,国家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政 现自我价值的目标。 策,但相对于高职教师来说,在制度和体系上仍有不尽完善的 四、结束语 地方。原因有两个:一是教师群体对国家制定的某些相关政策 积极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 有自己的不同见解;二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政策的内容实践起来 质和能力,是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保障条件,是职业教 和现实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条明 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应该为此制定一系列持续而 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 稳定的政策帮助教师成长,为教师提供更多完善自我、培训提 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 高的机会。当然,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政府、高职院校、教师个 业,管理社会事务。”这一规定在根本大法的高度上保障了教师 人、行业企业等内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教师的自 有权利参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政策决策。由此,为了教师专业 觉、主动发展是核心和关键。高职教师也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化发展政策的完善以及教师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的保障,推动教 导,不断增强自我发展意识,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从自身的实际 师参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政策决策是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的。 出发,建立具有“自我特色”的专业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季诚钧,陈于清.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68—71 [2]张君华,左显兰.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及发展途径探讨[J].职教论坛,2008(11):16 [3]蒋旋新.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与展望[J].职教论坛,2oo6(2o):24. [4]郝立宁,赵树彬.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J].职业技术教育,2007(1):61. [5]贺文瑾.论我国职教教师素质提高的政策转轨[J].职业技术教育,2010(34):58—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