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在2020年高考中以676分的成绩获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她热爱考古,所以她选择报考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好不容易考上了北大为什么不选个热门专业?”“留守家庭应该选毕业后能赚钱的专业,比如北大经管。”钟芳蓉的选择遭到了网友的质疑。
“有人问我,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心灵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考古专家樊锦诗如此诠释自己的幸福观。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自我成就了,人生未必幸福
列夫 托尔斯泰在小说《安娜 卡列尼娜》的开头写道:“幸福的家庭一个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人们对“幸福”的评价标准大概率是一致的——无非是物质上有保障,精神上很富裕。精神上的富裕往往包含有自我价值实现这一内容。假如人生单单成就自我,物质上一贫如洗,家人困苦不堪,这样的人生跟“幸福”就很难挂上钩。换言之,自我成就了,人生未必幸福。成就自我不过是幸福
1
人生的众多构件之一。自我价值成就了,牺牲或无视其他构件,人生的幸福大厦就成了空中楼阁。自我价值部分成就或没能成就,而其他构件尚能成就,人生的幸福大厦照样能矗立。
考古学家樊锦诗说:“有人问我,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心灵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这是她的有着私人化倾向的幸福观,并不适用于大众。倘若人的幸福“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人的本性”是什么?是善?是恶?遵从恶的本性,就会无所不为。那些自私自利之徒,就可以大逞其私欲了,谓之“成就自我”、“追求幸福”。至于说“真正的幸福,就是在心灵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请问:什么是“心灵召唤”?“召唤”什么内容?倘没有理性、客观的思维提供辅弼,单凭主观臆想,会成就怎样的“自我”? 樊先生是有不错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首先有充足的物质的保障,其次有从事考古的志趣和人脉。
是“在心灵召唤”下,坚守理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她的人生的幸福大厦就高高耸立起来了。
但是,同样志在考古的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就不能如此“任性”了——你的人生的幸福大厦的基础建设工程有没有完工?钢筋、水泥够吗?你爸爸妈妈的身体好吗?他们今后的生活你能予以多大的支持力度?还有,你对考古的兴趣是不是单来自《盗墓笔记》这一类读物?你见过几件古玩?看到过几张古画?知道不知道田野考古有多艰辛?……
2
她同样要认真考虑自己这幢人生的幸福大厦的众多别的构件。这些构件不能成就,即便她成就了自我,人生的幸福大厦也难以矗立。 只有脚踏实地,既能考虑社会、家庭的需要,同时兼顾“心灵召唤”,人生的幸福大厦才能拔地而起。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出生富贵之家,衣食无忧,醉心哲学研究,算得上是“在心灵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的范本。但他从不忘记“在地面步行”,非常认真地学习金融投资和理财。到他去世,从父母那里承袭来的财产数额增加了许多。幸福大厦的基座就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试想,叔本华在从事金融投资时,会不会认同樊锦诗的幸福观呢?
海棠花绽放出艳丽欲滴的花朵,不是因为有着屈曲多姿的枝桠,而是有着深深植入大地的根系;人生的幸福大厦闪烁金黄的光泽迎风矗立,不是因为外墙玻璃昂贵明亮,而是因为其各个构件协同工作,基础牢固坚如磐石。只要人生的幸福大厦巍然耸立于蓝天之下,自我就有可能随之成就。依照“人的本性”,“在心灵召唤下”,自我即便成就了,人生也未必幸福!
二、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引用《吕氏春秋》的名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提示我们,水流和门轴在不停运动中才能避免外来生物的腐蚀,保持活力;水的流动始终有方向,门轴要精准安插在门臼中才能转动畅顺。爱因斯坦曾在给儿子的信中说:“生活就像骑
3
自行车,为了保持平衡,就要不断运动。”骑自行车必须不停地向前蹬,一旦停下来,就容易摔倒。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之于时代,是眼光,是心灵;是使时代长河永不腐败的源泉活水,是令进步的大门永不生锈的松蜡柏油。他们有胆识与智慧,往往能看到一个社会的凶兆,以未来的危险促进当下的改革。这类人,我们称之为“守望者”。
这类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比比皆是,从讽齐王纳谏,最终得以战胜于朝廷的邹忌;到鼓励唐太宗施以兼容并包之策而开创大唐盛世的魏征,再到虽失败却触动贵族统治的王安石,无不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用责任和灵魂试图唤醒一国或一个人的历史使命感。守望的旅途分外艰辛,有着常人难以体会的痛苦,但他们知道,行百里者半九十,擅始者甚众,而克终者益寡,惟有不忘初衷,才方得始终。
守望者的初衷,却也不仅仅是历史的使命感,还有对天下苍生的挂念与世间太和的向往。“古有春申、信陵、孟尝……”,孟尝是古代贤者的代表,却也有忘记初心的一刻,反倒是马谖,那个时代的守望者,以实际行动,维护百姓的利益,将孟尝用于催债的凭证烧个精
4
光,担负巨大的责任,以保一乡之太平。而清代名臣曾国潘,在面对众多将军对其自立为王的奉劝时,坐拥百万湘军的他,硬是吟出“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名句以昭他初心不改的壮志。他不愿以自身的功利去重伤天下的太平,从而选择开展洋务运动,救亡图存。这些守望者,或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推进社会改革,或无畏生死以护万民周全,人各有异,不变的,是他们那颗燃烧着正义的火焰的心。
其实应该感谢,感谢我们并未身处那个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的时代,亦不是在那个战火纷争,人人疲于奔命而只求自保的年代。我们生存的现下,是一个言论自由而民主权利广泛的社会,因此人人皆有幸成为这个国家与时代的守望者。从微博反腐到民主决策,我们无须将生死弃之不顾便可进行守护或革新,吉言、危言声声入耳。我们需要的不再是视死如归,却仍是一份责任感、使命感与胆识、智慧。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庆幸我们方为这个社会的守望者,能使这条河永远畅通,这扇门永远打开。
三、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①中国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出生在一个特殊的教育世家。从1945年至今,胡家四代人出了20名乡村教师,“一门师表,两万弟子,三尺讲台,四世家传”是胡清汝一家的写照。在这个大家庭里,尊重文化、重视教育,成为传统。
②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五号”,从“嫦娥一号”到“天问
5
一号”,50多年间,我国一代又一代的航天工作者不断传承自力更生的航天精神,并把它融入自己的血液,让我国航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③某大学老师利用线上平台,让昆曲的韵味在“云”上流转;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拍摄短视频、重走长征路、寻找身边红色宝物……党史学习教育在新颖的形式中更加走心。
学校青藤文学社拟出一期社刊,其中“高谈阔论”栏目本期讨论主题为“传承”,栏目编辑向你约稿,并提供了三则素材。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完成约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代代传承 永续发展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小家。良好的家风传承必将有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中国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出生在一个特殊的教育世家。胡家四代人出了20名乡村教师,“一门师表,两万弟子,三尺讲台,四世家传”是胡清汝一家的写照。在这个大家庭里,尊重文化、重视教育,成为传统。良好的家风在一代代人中传承发展。这让我想到了满门忠烈的杨家将,七郎八妹,前赴后继,洒热血于疆场,只为国泰民安。家训承载着祖辈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家风延续着良好的传统,是
6
社会的清新剂,是一股清流。
传承,不仅是家风的代代相传,更为宝贵的在于民族精神的传承。 1919年5月4日,风雨飘摇的年代,北京大学的一群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为祖国的未来奔走呼号,五四精神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今天,我们每年都进行纪念,我想我们纪念的不仅是一个节日,接续的更是一种精神,传承的是一种力量,当然随着时代发展,我们也在不断地赋予他新的内涵。五十年来,航天人持续奋斗,将航天精神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精神的传承,青年一代的接续奋斗,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和不竭的力量源泉。
社会在进步,文明在发展,需要守正,也需要创新。
传承是文化的延续,创新是时代的呼唤。近二百年来,人类所创造和达到的文明高度超过以往人类的综合。因为我们不仅在传承,更在传承中进行创新。某大学老师利用线上平台,让昆曲的韵味在“云”上流转;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拍摄短视频、重走长征路、寻找身边红色宝物……党史学习教育在新颖的形式中更加走心。六百年的故宫借助网络,迸发出新的活力,红遍网络,成为众人的打卡地。由此可见,各个领域都在传承文明和文化的同时,在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发挥着创新的力量,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诚哉斯言!
我们青年一代要勇于承担文化传承的重任。
青年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身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历史使命。
7
青年一代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树立文化自信,担负起传承、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新时期下,青年人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冲击下,青年人如何保持自我、坚持立场,中华传统文化给出了最佳答案。 愿我辈在对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中,诠释出与时俱进的文化新意!弹奏出民族永续发展的音符。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