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修专业课程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
作者:智刚毅 路进乐 李晓光 张利强 刘淑军 王朋 来源:《新课程研究·中旬》2017年第06期
【摘 要】依据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专业课程教学标准,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和教学现状,构建了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两阶段六环节”翻转课堂模式,开展了翻转课堂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研究与实践,旨在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全面提升职业能力,为同类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新模式。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翻转课堂;研究;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保定市科学研究与发展计划2017年软科学研究计划“中职汽修专业课程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7-0113-02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和“汽车电控系统”等,旨在培养学生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所具备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汽修专业课程教学突出的特点是既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是集理论性、实践性为一体的专业教学,需要在实训教室进行现场教学,以保证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是一种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前将微课、视频、导学案等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学生针对学习任务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展示交流,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翻转课堂将传统的“先教后学”翻转为“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好的统一,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融,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翻转课堂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研究的热点。
一、中职汽修专业课程“两阶段六环节”翻转课堂模式设计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依据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教学标准,针对中职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普遍带有自卑心理的特点和教学现状。构建了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两阶段六环节”翻转课堂模式,实现了翻转课堂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魅力。
“两阶段六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两阶段”是指课前学习阶段和课堂学习阶段,“六环节”是指预习质疑、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巩固训练、总结点评和布置预习,各环节环环相扣,构成了完整的教学循环,如图1所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中职汽修专业课程翻转课堂实践流程
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课程中“活塞环安装”(两课时)教学任务为例,“两阶段六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流程如下: 1. 预习质疑环节
根据上次课“布置预习”环节布置的预习任务,学生在课前明确本次课的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仔细阅读教材,观看微课、视频或PPT等相关资料,通过独学、对学、组学等方式,进行知识梳理提炼,完成导学案填写,准备课堂展示内容。导学案一般包括四部分内容: (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熟悉活塞环功用、种类、材质;(技能目标)掌握活塞环技术检测规范和安装操作过程;(情感目标)学会独立思考、主动学习,注重团队合作、与人沟通。
(2)知识梳理。在自主学习基础上,梳理出气环、油环的功用、材质、断面形状、“三隙”等知识点。
(3)合作探究。基于学校网络平台,学生下载活塞环安装的微课或视频,组内观看、合作探究总结归纳出活塞环安装步骤:①装前检查。如弹力检查、漏光度检查、“三隙”检测等;②零件清洁。彻底清洗各零件并用压缩空气吹干净。③安装活塞环。先安装第3道组合油环,再用活塞环钳安装第2道气环,最后安装第1道气环,安装时注意标记朝向活塞顶部。 (4)巩固练习。根据教学内容,编写测试题,测试题包括活塞环的功用、材质、装配要点、“三隙”标准数据等,让学生自我测试,检测本堂课学习效果。 2. 展示交流环节
课堂上,先由教师给各组分配展示任务,如第1组展示气环的功用、材质、结构特点;第2组展示油环的功用、材质、结构特点;第3组展示漏光度检查;第4组展示活塞环间隙的检查;第5组展示活塞环安装。再由各小组商讨,确定展示具体内容,选派代表进行展示。展示完毕,同学相互提问、质疑、辩论,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达到深化知识、加深理解、突破重点、化解难点的目的。 3. 精讲点拨环节
精讲点拨即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以学定教,点拨重点难点疑点,针对共性问题和实操中遇到的典型问题,适时答疑、解惑、纠正、补充、梳理、拓展、点拨、升华。如展示过程中,教师针对活塞环开口位置等技术关键点进行精讲;对气环泵油原理、其他车型活塞环断面形状等内容延伸拓展。本环节可穿插在展示交流环节进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 巩固训练环节
巩固训练即学生通过分组实训练习掌握操作技能。学生对实训中的难点、疑点可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视频,掌握操作步骤与规范要求,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如各小组按照活塞环安装技术要求进行检测安装巩固练习时,两人1组,1人操作,1人观察纠错。教师按组巡视并及时指导学生解决实训时的问题或进行示范操作,使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熟练掌握活塞环检测和安装技能。 5. 总结点评环节
总结点评即课堂总结,归纳总结学习内容,多元评价各组和个人表现情况,提升学生自信心。本次课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活塞环技术检测规范、安装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组内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综评各组学习情况,记分奖励。 6. 布置预习环节
布置预习,即教师布置下次课预习内容、学习目标,并提出预习要求和预习方法。它是本次课的结束,又是下次课的开始。
三、中职汽修专业课程翻转课堂实施要点 1. 小组建设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基础
小组建设应注重五方面:一是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保证各小组整体水平相近,每组6~8人,组内每两人结成学习对子,便于组内的合作与交流;二是选拔具有组织协调能力、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强、口头表达能力好、服务意识的同学担任组长;三是各小组创设组名、形成组训、制作组牌、组旗,加强小组文化建设,激发小组凝聚力;四是以小组为单位,桌对桌,面对面布置课桌椅,以便学生讨论、交流、合作;五是对各组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结果进行实时评价,增强集体荣誉感。 2. 导学案编写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关键
导学案是学生实现高效自主学习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展示交流的路线图,是复习巩固使用的文本材料。因中职生学习能力较弱,故导学案编写的学习任务要简单明了,并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明确本次学习任务的知识、技能、情感(即三维)培养目标;二是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层次清楚,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教材,充分运用微课、网络、PPT等学习资源;三是能够引导本次课的学习,同时能够检测预习和课堂学习效果,能够归纳本次课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作为以后的学习资料。 3. 展示交流是实施翻转课堂的核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预习是展示的基础,展示是对学生预习的延伸与检测,目的是通过全员合作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分享成功和喜悦,具有激励性。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把控课堂秩序和教学进程,即时点拔、启发、引导、评价,使课堂始终处于最佳学习状态,还要为所有学生创造展示表现机会。
中职汽修专业课程实施的“两阶段六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为学生创造了更多自主学习、自我表现的机会。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魅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两阶段六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2] 王长江,李新乡,张洪梅.杜郎口中学小组学习合作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2007,(2):46-48. (编辑:王春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