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小猫钓鱼》教案

幼儿园《小猫钓鱼》教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幼儿园《小猫钓鱼》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教材《趣味数学》第三单元“比较与排序”,具体章节为第5节“小猫钓鱼”。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小猫钓鱼的故事情景,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和排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情景,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事物的不同特征。

2. 培养幼儿运用比较方法进行排序,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比较与排序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排序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小猫钓鱼故事图片、数字卡片、磁性钓鱼玩具。 2. 学具:每组一份磁性钓鱼玩具、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通过讲述小猫钓鱼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图片,发现小猫钓鱼时遇到的问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

(1)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数字的大小。

(2)引导幼儿运用比较方法,将数字卡片从小到大排序。 (3)教师示范磁性钓鱼玩具的使用,让幼儿观察并学习。 3. 随堂练习(5分钟)

(1)分组进行磁性钓鱼玩具的实践操作,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比较与排序的方法。

(2)每组选一名代表,将排序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大家一起检查排序是否正确。

5. 课堂小结(5分钟)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六、板书设计

1. 故事图片:小猫钓鱼 2. 数字卡片:1、2、3、4、5 3. 排序结果展示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5个不同大小的物品,进行排序。 (2)将排序结果画在画纸上,并标注数字。 2. 答案:

(1)示例:铅笔、圆珠笔、钢笔、书本、玩具车 排序结果:铅笔 < 圆珠笔 < 钢笔 < 书本 < 玩具车 (2)幼儿完成画纸上的排序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小猫钓鱼的故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比较与排序。课堂实践表明,幼儿对比较与排序的方法掌握较好,但在团队协作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

(1)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自主比较与排序。

(2)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完成比较与排序任务。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 4. 学具的准备与使用 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

1. 故事内容要生动有趣,贴近幼儿生活,便于幼儿理解。 2.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观察故事图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 情景引入要自然过渡到教学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二、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

1. 语言要简练、易懂,便于幼儿理解。

2. 运用具体形象的教具,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比较与排序的过程。 3. 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幼儿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

1. 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先从简单的比较开始,逐步过渡到排序。

2. 运用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3. 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比较与排序的方法。

四、学具的准备与使用

1. 学具要具有趣味性,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学具要安全无毒,符合幼儿使用标准。

3. 教师要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学具,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1. 作业题目要具有实践性,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2. 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激发幼儿的挑战欲望。

3.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故事时,语言要生动、有趣,语调要富有变化,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讲解知识点时,语言要简练、清晰,语调要亲切、柔和,便于幼儿理解。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约5分钟,确保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环节约10分钟,详细讲解比较与排序的方法。

3. 随堂练习环节约5分钟,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 2. 提问难度要适中,让幼儿在回答问题时获得成就感。 3. 对幼儿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四、情景导入

1. 选择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2. 情景导入要自然、有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幼儿生活,能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是否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 3. 课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给予幼儿充分的实践机会。 4. 课堂提问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思考,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

5. 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作业设计是否具有实践性和拓展性,能否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