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古诗

三年级古诗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妆:装饰,打扮。

3.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②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鸣:叫。 ⑦立:站立。

注解: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注解: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译文: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译文: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太阳的一抹余晖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注解:鹿柴(zhài寨),是辋川的地名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注解:⑪解落:吹落,散落。《淮南子·时则训》:“季夏行春令,

则谷实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⑫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⑬过:经过。 ⑭斜:倾斜。

注解:呼作:称为。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译文:小时不识天上明月,把它称为白玉圆盘。怀疑它是瑶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羿: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天人:天上人间。

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阴精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凄怆:悲愁伤感。

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上边。

月中仙人垂下双脚?月中桂树多么圆圆!白兔捣成不老仙药,借问一声给谁用餐?

蟾蜍食月残缺不全,皎洁月儿因此晦暗。后羿射落九个太阳,天上人间清明平安。

月亮沦没迷惑不清,不值观看想要离开。心怀忧虑不忍远去,凄惨悲伤肝肠寸断。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注解: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注解:1.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

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2.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3.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4.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5.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注解: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注解: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1.蓬头:形容小孩可爱。2.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3.垂纶:钓鱼。4.纶:钓鱼用的丝线。 5.莓:一种野草。6.苔:苔藓植物。 7.映:遮映。8.借问:向人打听。 9.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10.应:回应,答应,理睬。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4.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

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注解:1.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解:1.香炉:指香炉峰。2.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

2.忆:想念。

3.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6.佳节:美好的节日。 7.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8.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紫色的烟云。3.遥看:从远处看。4.挂:悬挂。

5.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6.直:笔直。 7.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8.疑:怀疑。9.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10.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

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解:1.莺啼:即莺啼燕语。2.郭:外城。此处指城镇。3.酒

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注解:1.汪伦:李白的朋友。

2.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3.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 5.不及:不如。

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4.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是虚数。6.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7.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4.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

绝句四首 唐.杜甫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注解:⑪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

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译文: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椒也郁郁葱葱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 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⑫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⑬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⑭归鸿:归雁。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看到园中即将熟的梅子,便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

注解:① 行椒:成行的椒树。

② 朱老、阮生:杜甫在成都结识的朋友,喻指普普通通的邻里朋友;后世常用,“阮生朱老”或“朱老阮生”作为咏知交的典故。

③ 鱼梁:筑堰拦水捕鱼的一种设施,用木桩、柴枝或编网等制成篱笆或栅栏,置于河流中。但因为这里的水势险恶(“青

,所以有“竹石如山不敢安”之说。 ⑮依依:不舍之貌。《楚辞》“恋恋兮依依。”归人:回家的人。溪先有蛟龙窟”)

④ 青溪:碧绿的溪水; 刘长卿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⑯朔漠:北方沙漠之地。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⑰更待:再等;再过。

⑤ 黄鹂:黄莺。

⑥ 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能高飞。

⑦ 窗含。是说由窗往外望西岭,好似嵌在窗框中,故日窗含。 ⑧ 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这是想象之词。

⑨ 东吴:指长江下游的江苏一带。成都水路通长江,故云长江万里船。

⑩ 药条、药甲:指种植的药材。王嗣爽《杜臆》说:“公常多病,所至必种药,故有“种药扶衰病”之句。

⑪ 棕亭、草亭:言药圃之大。杜甫患多种疾病。故所到之处需种药以疗疾。 ⑫ 隙地:千裂的土地。

⑬ 成形:指药材之根所成的形状,如人参成人形,茯苓成禽兽形,等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

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解:1.泉眼:泉水的出口。

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注解:1.山行:在山中行走。

2.惜:吝惜。 3.照水:映在水里。

4.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5.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6.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5.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6.坐:因为。

塞下曲 唐.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译文: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注解:绝:无,没有。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注解:①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②月黑:没有月光。

③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孤:孤零零。

④遁:逃走。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 ,⑤将:率领。 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⑥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⑦逐:追赶。 ⑧满:沾满。

独:独自。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

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解: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注解: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

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3.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4.开:劈开,断开。

5.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 6.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7.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8.出:突出,出现。

9.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2.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3.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5.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6.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7.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4.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注解:1.洞庭湖: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注解:1.咬定:咬紧。

2.立根:扎根。

3.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4.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5.坚韧:坚强有力。 6.任:任凭,无论,不管。 7.尔:你。

2.湖光:湖面的波光。3.两:指湖光和秋月。

4.和(hé):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5.潭面:指湖面。 6.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7.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8.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洞庭山。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宋.范大成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锄草夜间搓捻细麻, 农家男女没有片刻闲暇。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大成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

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织布, 也靠在桑阴下学着种瓜。

注解: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注解:1.杂兴:各种兴致。

2. 耘田:在田间锄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不知道。 6. 供:从事,参加。 7.傍:靠近。 8.桑阴:桑树的树阴。

2.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3.绩麻:把麻搓成线。 4.未解:不懂。 5.供:从事。 6.傍:靠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