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议学分:4; 2.课程定位: 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技能课。 课程的作用:学习Android程序开发课程首先能让学生熟悉Android系统,进而能够掌握为使用该系统的便携设备设计程序的能力。 3.先修与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 后续课程:物联网编程技术。 4.教学目标要求: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Android程序开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在软件设计中能灵活地运用这几种技术进行系统开发。 职业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编写规范化的程序代码,自主的学习能力,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课程内容及要求:
序号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 1.Android概述 (1)Struts软件包的下载和安装 (2)Struts软件包的组成 (3)Struts开发环境的搭建 2.Android的基本原理 教学要求: 1.了解Android系统的起源和背景; 教学活动建议 教学做一体化 参考学时 1 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 6 2 资源访问 3 用户界面 4 组件使用 5 数据存储 6 互联网应用 2.掌握Android程序的工作方式; 3.掌握Android开发环境的组成。 教学内容: 1.熟悉颜色资源; 2.熟悉字符串资源; 3.熟悉尺寸资源; 4.熟悉XML资源; 5.熟悉图片资源; 6.熟悉布局资源; 教学要求: 1.熟悉Android中的常用资源; 2.掌握常见资源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 1.熟悉常用控件的使用(比如文本框、按钮、进度条、列表框、菜单等); 2.掌握常见控件的事件处理方法; 3.掌握常见的布局管理器(比如表格布局、线性布局、相对布局、绝对布局等)。 教学要求: 1.熟悉常用控件的使用方法; 2.熟悉事件处理机制; 3.掌握Android中的事件侦听方法; 4.熟悉布局管理器。 教学内容: 1.熟悉Activity的使用方法; 2.熟悉Service的调用方法;3.熟悉自定义广播事件和系统广播事件的使用;4.熟悉Content Provider的使用; 5.掌握Intent的使用方法。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Activity组件的使用方法; 2.熟练掌握Service组件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BroadcastReveiver组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 1.熟悉Shared Preferences; 2.熟悉Files;熟悉SQL Lite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要求: 1.熟悉Android中数据存储的基本方法; 2.熟悉Android的数据库编程。 教学内容: 1.熟悉通过Socket进行网络编程; 2.熟悉通过URL进行网络编程; 3.熟悉通过HTTP进行网络编程; 4.熟悉Web Service进行网络编程; 5.熟悉WebView的使用方法。教学要求: 1.掌握Android在互联网应用中的常见方法; 2.掌握网页在Android中的显示方法。 合计 教学做一体化 12 教学做一体化 12 教学做一体化 12 教学做一体化 12 教学做一体化 10 64 6.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在教学中融入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发现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方法组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选用提问、讨论、辩论、演讲乃至角色模拟等生动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7.考核方式: 本课程终结性考核采取笔试+上机考试考核方式。 (1)笔试考核(30分) 采取闭卷方式,从试题库中抽出1套试卷进行考试,完成笔试部分。试卷难易程度分成三种:①较易,②中等,③较难。 (2)上机考试(70分) 根据抽取的试卷完成上机部分。 终结性考核成绩 = 笔试考核+上机考试。 注:各项目考核过程中要注意考核工作与职业操守、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交流及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