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206线烟台至黄山馆公路某合同段沿线有多处水库、池塘在路基范围内,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需对路基范围内的水库、池塘进行特殊处理。
一、水库、池塘具体位置、状况:(实地考察)
1#、KXXX处右侧水库,约2-5米宽50米长在路基范围内,水库边坡较陡,
水深约3米,为个人筑坝自然汇水形成,现为个人鱼塘。
2#、KXXX处左侧水库,约5-30米宽80米长在路基范围内,水库基底较为
平坦,水深约1.5米,供当地村民耕种灌溉之用。
3#、KXXX处右侧水库,约3-20米宽50米长在路基范围内,水库基底较为
平坦,平均水深约1米。供当地村民灌溉之用。
4#、KXXX处右侧水库,约5-20米宽20米长在路基范围内,该水库正处于
K4+232.5分离立交桥桥位上。
5#、KXXX处右侧水库,约10米宽10米长在路基范围内,该水库处于KXXX
4×16m中桥及KXXX 2×2m的涵洞位置,修便道时已全部填完。 6#、KXXX处一水库约有30×15m在路基范围内,此处有KXXX 3×16m中桥
跨越。
7#、KXXX处左侧有一池塘,有25×45m在路基范围内(属道头村扬水站)。
水库均为自然汇水而成,库底淤泥较浅,淤泥覆盖层下为强风化或弱风化花岗岩。池塘为地下渗水而成,淤泥很少。现在正处于少有的秋季干旱农民耕种用水时节,水位正逐步下降,冬季雨雪又少,是施工的黄金季节。 二、 施工方案:
1
据水库、池塘实地考察状况,可将水库、池塘分为两类情况,第一类为1#、2#、3#水库,水域面积较大,路基只侵占水库边角部分;第二类为4#、5#、6#水库、池塘水域面积大小不一,设计上该处为桥梁穿越。针对这两类不同的状况可采取以下处理方案。 1、第一类施工方案:
沿线公路路基范围内的水库多为本地村民灌溉养鱼用,故不能采用放水清淤后再换填料的施工方法。采用抛石挤淤法施工。 (1) 具体施工:
根据实地情况并按图纸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在水库边准备足够的不易风化的片石,其尺寸不小于30cm。抛投:当水库基底较为平坦时,应从中心成等腰三角形向前抛填,渐次向两侧对称地抛填至全宽,使泥沼向两侧挤出;当水库基底横坡陡于1:10时,可自高侧向低侧抛填,并在低侧边部多抛填,使低侧边部有2m的平台,待片石抛至高出水面,并宽出路基范围不小于1m后,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用重型压路机压实。然后用砂、砂砾灌缝并形成砂垫层,作为反滤层,之后填筑路基料。填料是经检验合格的强风化或全风化花岗岩。严格控制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厚度不得大于30cm,每层铺设的宽度应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3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基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层。当填筑至与周围原地面齐平时,应同原地面一起压实,并经检验合格后,一同填筑。路基填筑达到设计图纸上的预压填土高度时,应进行边坡修整,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2
(2)路基防护:
路基验收合格后,按设计图纸要求及时做坡面防护。 (3)工艺流程图:
2、第二类施工方案:
(1) 4#KXXX 右侧水库,因在路基范围内面积很小,水位较浅,又处在KXXX
(11×25m)分离立交桥0#桥台位置,可直接用推土机向库内推土挡水,后用挖掘机清除基底淤泥,同时将桥台基坑一起挖成,并适时进行回填。
3
(2) 5#KXXX处右侧水库,修便道时已把公路用地范围内水域部分全部填完,
便道作堰坝挡水,可直接挖除路基范围内的淤泥、软土,然后回填。 (3) 6#KXXX处水库因设计上有KXXX(3×16m)中桥跨越,且全部在公路用
地范围内,水域面积很小,水位又浅,只需抽水后清淤、回填,方便桥梁施工即可。
(4) 7#KXXX处左侧池塘全部位于路基范围内,不需要围堰排水,可直接抽
干、清淤,由基底分层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台阶顶做成2-4%内倾斜坡),用透水性好的填料(砂、砂砾、碎石等)由最低一层台阶填起,并分层夯实,然后逐台向上填筑,分层夯实。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