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1 空气--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1 空气--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1 空气--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

一、 自主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徜徉书海探究发现: 问题情境导学(一):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是唐朝诗人李峤歌咏风的诗,那么风是怎么形成的呢?形成风的这种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模块(一)空气的组成

1、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结论

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实验目的】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实验用品】(1)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导气管、烧杯、弹簧夹、胶塞、乳胶管(2)药品:红磷、水

【实验步骤】(1)在集气瓶内要加少量水,并做上记号(2)连接装置:在集气瓶口连接一个双孔胶塞,一孔插燃烧匙,另一孔插导管,并配上弹簧夹(3)检查气密性: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集气瓶外壁,如果在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双手,待集气瓶冷却后,导管口内有一小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4)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进(5)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2)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分析与结论】文字表达式:红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P + O2

点燃点燃P2O5;红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极易溶

于水,使集气瓶内气压降低,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大气压把烧杯内的水压进集气瓶,压进的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内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交流讨论】

(1) 我们在实验中往往测得结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2)测定实验后,集气瓶中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推测氮气的性质有哪些? 氮气是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及杂质0.03%。也可粗略表示为空气中氧气约占1/5,氮气约占4/5。 问题情境导学(二):

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你是否想过空气、氮气、氧气的组成有什么不同吗? 模块(二)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 概念 纯净物 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一般没有固定的组成,各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 特性 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熔点、沸点等;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举例 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 空气、海水、大理石、石灰石 联系 不同的纯净物可以混合成混合物;混合物可以分离、提纯纯净物 2、想一想议一议

(1)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我们所说的洁净空气是指没有特殊气味和烟尘的空气,依然是混合物。 (2)水和冰混合后得到的物质使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属于纯净物。 问题情境导学(三):

1、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为了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常在灯泡内冲入氮气或稀有气体,为什么呢?

3、“亮化工程”是城市建设的一项内容,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装扮的城市夜晚异常美丽,你知道这是谁的作用吗?

模块(三)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1、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在潜水、医疗、炼钢等领域都要用到氧气。

2、氮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熔点较低。(2)化学性质:不活泼。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3)用途:a、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灯泡充氮延长寿命、食品包装充氮防腐;b、液氮冷冻麻醉手术;c、超导材料在液氮低温环境显示超导性能。 3、稀有气体:(1)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2)用途:a、保护气;b、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激光技术等 问题情境导学(四):

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那么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如何才能防治大气污染? 模块(四)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污染空气的物质:(1)粉尘;(2)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1)化石燃料的燃烧;(2)化工厂排放的废气;(3)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4、防治措施:(1)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等;(2)开发使用新能源,

消除污染源;(3)大力植树造林种草。 交流讨论:

1、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

化工厂排放的废气、温室效应、沙尘暴、酸雨等 2、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不使用一次性方便筷子等。

当堂达标练习

一、巩固练习: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 )。

A.78% B.21% C.0.94% D.0.03%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3.首先提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瑞典的舍勒 B.法国的拉瓦锡 C.中国的祖冲之 D.英国的普利斯特里 4.下列物质中,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 A.二氧化碳气体 B.二氧化硫气体 C.一氧化碳气体 D.二氧化氮气体 5.下列选项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燃放鞭炮 B.汽车排放出的尾气 C.北方冬天烧煤取暖 D.动植物的呼吸 6.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无色的气体一定就是空气 B.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

C.空气并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D.一般来说,纯净的空气是无色的

7.下列物质中,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①氧气,②水蒸气,③粉尘,④二氧化硫,⑤氮气,⑥二氧化氮, ⑦一氧化碳,⑧二氧化碳。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②⑤⑧ D.③④⑥⑦ 8.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干净的果汁 C.冰水混合物 D. 矿泉水

9.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从世界范围内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_________的燃烧和工厂的_________。

10.二氧化碳也是工业废气,它能否污染空气呢?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提高: 1、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B. 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是永恒不变的 C.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D. 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的质量越好 3、下列有关氮气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 ..

A.制氮肥 B.直接做燃料 C.做灯泡填充气 D.做瓜果保护气 4、为了改善我国的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B.禁止机动车辆上路行驶 C.限制吸烟场所 D.整治废气超标的工厂 5、空气中不存在的物质是( )。

A.稀有气体 B.细菌 C.使钢铁生锈的物质 D.石灰水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B.被污染了的空气会损害人体的健康 C.人们要充分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D.为了不使空气被污染,应关闭所有的工厂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B.空气中的氧气对人类及其他生物是很重要的 C.植物对于空气的循环起着重大的作用

D.空气中的所有成分,对人体的健康不会造成危害 8、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原因,是为了防止( )。

①空气污染,②噪声污染,③火灾,④环境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为了证明一个空玻璃杯中装有空气,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将玻璃杯倒插入水中,水不能完全进入玻璃杯中。

②将玻璃杯倒浸没入水中,再缓慢正立过来时,杯口会有气泡不断地冒出。 ③将燃着的蜡烛,放入玻璃杯中,盖好玻璃片,蜡烛还能燃烧一会儿。 ④将小白鼠放入玻璃杯中再盖好玻璃片,它也能存活一段时间。

⑤将酒精倒入空玻璃杯中,酒精倒不进去。你认为哪种方法是科学的? 10、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 定”实验, 知道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右图。然后给装有红磷

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 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其中一种) 。

三、中考链接:

1、(2011.滨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B. 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是永恒不变的 C.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D. 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的质量越好

2、(2011. 达州市)2011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3、(2011. 广州)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中的O2只有点燃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C.空气中的N2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4、(2011.苏州市)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C.按质量计算,宅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5、(2011.桂林市)下列环境问题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的是 ( ) A.酸雨 B.沙尘暴 C.白色污染 D.温室效应 6、(2011.桂林市)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消耗空气中的 (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7、(2011.湛江市)我市是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人们对空气污染关注的程度不断加强,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 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氮气 8、(2011.大连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富氧空气可用于潜水、医疗急救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 D.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使其耐用 9、(2011天津市)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该气体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10、(2011肇庆市)按右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现象是 ;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

参考答案:

模块(一)空气的组成

1、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结论

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实验目的】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实验用品】(1)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导气管、烧杯、弹簧夹、胶塞、乳胶管(2)药品:红磷、水

【实验步骤】(1)在集气瓶内要加少量水,并做上记号(2)连接装置:在集气瓶口连接一个双孔胶塞,一孔插燃烧匙,另一孔插导管,并配上弹簧夹(3)检查气密性: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集气瓶外壁,如果在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双手,待集气瓶冷却后,导管口内有一小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4)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进(5)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2)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分析与结论】文字表达式:红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P + O2

点燃点燃P2O5;红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极易溶

于水,使集气瓶内气压降低,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大气压把烧杯内的水压进集气瓶,压进的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内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交流讨论】

(2) 我们在实验中往往测得结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2)测定实验后,集气瓶中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推测氮气的性质有哪些? 氮气是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及杂质0.03%。也可粗略表示为空气中氧气约占1/5,氮气约占4/5。 模块(二)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 概念 纯净物 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一般没有固定的组成,各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 特性 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熔点、沸点等;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举例 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 空气、海水、大理石、石灰石 联系 不同的纯净物可以混合成混合物;混合物可以分离、提纯纯净物 2、想一想议一议

(1)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我们所说的洁净空气是指没有特殊气味和烟尘的空气,依然是混合物。 (2)水和冰混合后得到的物质使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属于纯净物。 模块(三)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1、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在潜水、医疗、炼钢等领域都要用到氧气。

2、氮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熔点较低。(2)化学性质:不活泼。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3)用途:a、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灯泡充氮延长寿命、食品包装充氮防腐;b、液氮冷冻麻醉手术;c、超导材料在液氮低温环境显示超导性能。 3、稀有气体:(1)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2)用途:a、保护气;b、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激光技术等 模块(四)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污染空气的物质:(1)粉尘;(2)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1)化石燃料的燃烧;(2)化工厂排放的废气;(3)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4、防治措施:(1)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等;(2)开发使用新能源,消除污染源;(3)大力植树造林种草。 交流讨论:

1、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

化工厂排放的废气、温室效应、沙尘暴、酸雨等 2、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不使用一次性方便筷子等。

当堂达标练习

一、巩固练习:

1、B 2、C 3、B 4、A 5、D 6、A 7、D 8、C 9、烟尘、有毒气体;CO、SO2、NO2。10、否;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二、拓展提高

1、A 2、C 3、B 4、B 5、D 6、D 7、D 8、D 9、①②③④ 10、(1) 10 mL。 (2) 是注射器内的氧气充分与红磷反应 。 4P+5O2点燃2P2O5 。 (3)装置漏气等合理即可 三、中考链接

1、C 2、B 3、C 4、C 5、A 6、B 7、D 8、B 9、① 4P+5O2点燃2P2O5 ② ③ 氮气 不支持

10、(1)红磷继续燃烧,产生白烟,火焰慢慢熄灭 (2)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

(3)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或烧杯的水面下降),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