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硕VS专硕
对面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考研大军。就在大家都在为理想而奋斗的时候,近几年却出现了一种新的研究生:专业硕士。也许你对它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也许你还纠结于自己的考研方向,那么现在我就从下面几个问题入手,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它们。
1.学硕? 专硕?
学术硕士,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普通硕士,传统意义上的硕士。而专业硕士是政府近几年大力培养的一种新型硕士。说白一点就是:学术硕士做研究,专业硕士重实践。
2.专硕的由来?
为什么国家要培养这种专业硕士?政府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学术硕士注重于理论的培养,而缺乏实际的经验,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并且学术硕士的质量也在下降,所以政府开始培养专业硕士。对于这个结果我想了很久,为什么不在前几年发展专硕,又为什么不在后几年发展专硕,而偏偏在这几年开始培养。当我看到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时,我明白了其中的原因:缓解就业压力。国家既要保证硕士的质量,又要解决就业问题,所以将硕士分成两种,一箭双雕。如果政府真的能够做到言行如一,那么专硕的前途也将无可限量。
3.学硕,专硕的区别? 学习时间 是否公费 培养方向 考试难度
4.专硕的地位?
以前国家规定的是应届毕业生不能考专硕,只有工作两年之后的人才可以考,但是09年的时候应届毕业生可以从学硕调剂到专硕,现在应届生可以直接考专硕。名为硕士,却已经失去了硕士培养的初衷。这些专硕应届生既不像学硕那样接受循序渐进的科研能力和思维的培养,也不能像有工作经验者那样自主性针对性较强的汲取知识。并且,专硕的毕业生近两年才刚刚走入社会,前途尚不可知,所以专硕目前处于比较尴尬的局面。
学术硕士 3年 部分公费名额 学术研究 较难 专业硕士 2—3年(含实习) 无公费(或名额很少) 实际应用 较易
5.学硕,专硕的前景?
学硕专硕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两者是平行的,前者向着学术,后者向着应用,前者是小部分人,后者是大部分人。 但是改革后的专硕毕竟是新生事物,就总体而言,在一段时间内其认可度要低于学硕。这段时间是多久呢?我想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二十年。时间长短完全在于培养方案。如果方案得体,即确实能培养出极具应用能力的人才,很快专硕的认可度就会超过学硕。专硕有一个王牌优势——进公司实习,很多企业会留下表现优秀的实习生,毕竟企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如果政府若仅仅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而培养专硕,那么专硕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同时,近几年专硕毕业生的质量也将决定以后专硕毕业生的前景。
而学硕呢?当然保持原来的教学风格,培养着理论和实践有点脱节但认可度较高的所谓学术型人才。值得庆幸的是,由于专硕的存在,学硕的比例会越来越小。或许不久的将来,学硕又会变成精英教育。
6.我们的选择?
究竟报考学硕还是专硕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观点是,如果你的考研目标是搞科研、考博士,那么学硕几乎是你的唯一出路;如果你的目标是就业,同时对自己的实力较有把握,那么安全起见最好也报考学硕,实在不行也能调成专硕;如果你就是想混个文凭就业,同时对自己的实力没有把握,直接报专硕,专硕也是双证,完全满足企业对学历的虚荣心,不要怕有歧视,即使有也是短暂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学硕也好,专硕也罢,其实它们仅仅只是一种学历,并不能代表我们的能力,要想有真正的实力,我们还必须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