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的绒布熊》教学设计
浙江省岱山县万良中心小学 韩世芬
一、教材介绍:
《出走的绒布熊》收录的是米切尔·恩德创作的短篇童话。 《出走的绒布熊》讲述了小顽童——一只可爱的旧绒布熊,有一天,他突然想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因为苍蝇、小老鼠、蜜蜂、蝴蝶、小鸟、天鹅、布谷鸟、猴子、大象、响尾蛇都知道自己是为什么活着的。出走的绒布熊在绝望中被一位小女孩收留了,于是他找到了答案。这本绘本用绒布熊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关于人生、关于生命的深刻思考。该绘本的绘画也美仑美奂。它的作者是欧洲著名的儿童插画家。这些绘画以丰富的视觉语言,传神的笔触,给予故事以最生动的展现。欣赏这些图画,对于小读者来说,本身就是一次极好的美学熏陶。 教学目的: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出走的绒布熊》内容,感受读书的乐趣。 2、学生创造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张扬学生个性。
3、通过讨论、探究主角绒布熊,让学生懂得爱与被爱的意义。
4、通过学生生活体验,使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就是不断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生命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感受、探讨、学会读书。 四、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法,设问诱导法,赏析法。 五、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主动学习
教学过程: 一、
欣赏绘本,初步感知
1、教师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看一本书,书名是——《出走的绒布熊》(教师出示书,学生一起说)。
师:从封面中你们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绒布熊呢?
生自由回答。(注意老师只注意倾听,尽量不打断学生的发言。)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们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呢?
如:这是一只怎样的绒布熊?绒布熊为什么要出走?出走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
2.欣赏绘本《出走的绒布熊》。 带着心中的问题快速浏览一遍。 3.交流:
刚才大家用眼睛读了一则故事,是不是有一些话想一吐为快呢?那么现在请你吧你看到的故事告诉你的伙伴,注意:听清并记住同学所说的大概内容。 4.反馈:
你的同学告诉你什么? 二、精读故事,探讨深化
1.请大家再次走进这个故事,深入熟悉内容,做上读书记号、批注,不懂的词语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同时请思考:绒布熊为什么要出走?出走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 1.学习第一部分,(绒布熊出走以前的故事)。 ①女生朗读。
②这是一个怎样的绒布熊? 预设:
生:这是只孤单的绒布熊,因为……。 生:这是只破旧的绒布熊,我从……看出, 绒布熊为什么要出走?(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课件出示句子】
“过得怎样?“苍蝇问。 “我坐在这!”小顽童说 “这我已经看到,”苍蝇嗡嗡地说,“可你坐在这里干吗?” “就坐在这!”小顽童说。 苍蝇想了想,说: “可是你总得干些什么吧!” “什么也不干。”小顽童说“难道非得干点什么吗?” 苍蝇激动说:“这可是世上最重要的事情!比如我吧,我成天飞来飞去,见什么都舔一口。你能到处去飞,见东西就舔吗?” “不能。”小顽童嘟囔了一句。 “原来是这样啊!”苍蝇嘲笑说,“居然有人不知道,活在世上干什么。你可真够傻的!简直傻透了!”她绕着小顽童的头不停地飞着,嘴里一个劲儿地说: “真傻……透了……毫无意义…意义!”然后便飞走了。 “是呀,”他对自己说,“也许我真的太傻了。如果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活在世上是为了什么,那我现在也想知道。我应该去打听打听,也许可以找到一个人,他能告诉我正确的答案。”
男女分角色朗读苍蝇和绒布熊的对话。 读了苍蝇和绒布熊的对话你想说些什么呢? ③小结:
这只绒布熊,因为它陪伴的小孩已经长大,所以很多时间,它都孤单地坐在那里。 这样的一只绒布熊,某天,因为苍蝇的提问引起了绒布熊的思考。它开始了独自旅程,去寻问生命的意义。
2.学习故事的第二部分(绒布熊出走寻找答案的经历)。
①扫描读这一部分内容,思考:绒布熊出走的过程中遇到了几种动物,作上记号。 ②每次绒布熊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吗,这是因为什么? 请将几种动物的回答用“——”划出来读一读。
③面对不同的答案,小熊的表现是怎样的?请将有关句子用“——”划出读一读。 小熊遇到了许多动物,从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哪个? ④小组讨论。
我们根据老鼠、母鸡、蜜蜂、布谷鸟、大象、蝴蝶这几种动物分小组进行讨论,重点谈谈你们对这种动物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⑤小组交流。
每一种动物的回答都表明了他们最生命意义的看法,你最佩服他们的哪点?各小组选一位同学做重点汇报,其他同学做适当补充。 预设:
生:他们的回答都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适合绒布熊。 生:我们最喜欢的是蜜蜂,因为它懂得或者就要努力工作,
生:我喜欢蝴蝶,正如它说的人来到世上的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和升华自己。 ……
⑥分角色朗读故事的第二部分。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有自己的见解。下面请同桌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部分,试着把他们的对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学生自由读。 指名读。
3、学习学习故事的第三部分(绒布熊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师:是谁让绒布熊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三、联系生活,激发情感
师:如果你是绒布熊,你会选择小女孩吗?为什么? 预设:
生:我会选择小女孩,因为小女孩需要这个玩具。 生:一位小女孩喜欢它。
生:小顽童又有了一位主人,又有人会爱它、关心、在乎它 生:……
师:小顽童在这里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从此,它的生活变得———— (学生补充说、自由说) 预设:
生:小顽童从此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生:小顽童从此天天会生活的很充实、很开心! 生:……
师:同学们说的真精彩,但生命的意义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小顽童寻找生命的意义中,我们知道了每一种动物都有适合自己的生命的意义,知道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付出自己的爱和享受被爱。当我们看到那些由于自己的爱而感动的人们,那才会体验到生命的最崇高的意义。爱自己喜欢的爱人,并无怨无悔地付出,爱自己喜欢的工作,并满怀热诚地创造,爱自己喜欢的生活,并不断增添色彩。同学们,希望你们也能想一想:你们的每一个阶段的生命意义是什么?回去和父母一起交流把它完成。 四、拓展延续
师:上完这节课我们知道小顽童在心底感激着小女孩,因为小女孩使它的生活充满了意义。我们通过这个故事,跟着小顽童追寻了生命的意义,我们应该感谢谁呢? ------米切尔•恩德, 【课件出示作者介绍】
米切尔·恩德,(1929-1995)德国当代最优秀的幻想文学作家,德语国家的文学评论界称赞他“在冷冰冰的、没有灵魂的世界里,为孩子也为成人找回失去的幻想与梦境”。他一些著作,如《毛毛》和《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等已经成为世界名著并为中国读者所熟知。他是一位多产的全方位的作家,作品被译成近40种文字,总印数超过3000万册,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套绘本汇辑作者的经典短篇,共7册,包括《犟龟》、《苍蝇和大象的足球赛》、《月圆夜的传说》、《吃噩梦的小精灵》、《光屁股的大犀牛》、《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出走的绒布熊》。请同学课外去阅读其中的几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