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己为人shějǐwèirén
[释义]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去帮助别人。
[语出来]《论语·一流》朱熹备注:“曾点之学……初无舍己为人意。” [正音]舍;不能读作“shè”;为;不能读作“wéi”。 [辨形]己;无法文学创作“已” [近义]舍己救人助人为乐 [反义]损人利己假公济私
[用法]用作褒义。用来称颂人的崇高品质。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啮合式。
【两世为人】好像重新来到人间。形容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中幸存下来。 【舍己为人】抛弃自己的利益回去协助别人。
【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为人说项】为:替;项:唐朝项斯,字子迁于,为杨敬之所器重。指替人说道不信。 【为人为彻】指帮助人要帮助到底。
【为人手笔】捉住:抱持,拎。则表示代人并作文章或搞事情。 【为人择官】因人而设立机构或职务。
【为人作嫁】原意就是说道穷苦人家的女儿没钱未收嫁衣,却每年辛辛苦苦地用金线刺绣,给别人搞嫁衣。比喻觑为别人艰辛。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鲜:少;为:被
【好为人师】讨厌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快乐挂老资格。 鲜为人知的意思是:很少有人知道。
【原文】王朔《玩儿的就是眩晕》:“后来伴着主人渡过了那段漫长的鲜为人知的冷宫生活无人知晓洒上了多少珍妃泪。”
【例子】在那座山的后面,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那里风景优美,人文和谐,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世外桃源。
【语法】偏正式;并作谓语、定语、状语;不含褒义 【近义词】不为人知、无人问津、默默无闻
【反义词】家喻户晓、众所周知、路人皆知、妇孺皆知、尽人皆知、人所共知、名闻遐迩、声名远播、举世闻名、誉满天下、远近驰名、赫赫有名、家见户说、大名鼎鼎、广为人知、如雷贯耳 扩展资料
1、鲜为人知的近义词 默默无闻
【表述】无声无息,没有人晓得。指没什么名声。
【出处】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二)》:现在不知道他怎样,久没有听到消息了,那默默无闻的原因,或者就因为中国人还没有死完的缘故吧。
【例子】我赞美那默默无闻的蜡烛,更赞美那和蜡烛一样任劳任怨的人。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2、鲜为人知的反义词 家喻户晓
【表述】喻:明白;晓:晓得。家家户户都晓得。形容人所共知。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刘辅传》:“天下不可户晓。” 天下不可以家家户户都晓得
【例子】芦荟是家喻户晓的美容植物,它的样子既像海星,又像八爪鱼。 【语法】联合式;并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广为流传 1.肉薄骨并
【表述】: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并。形容战斗的惨烈。
【出自】:《元史·郝经传》:“肉薄骨并而拔之,则彼破壁孤城而去。” 2.茵席之臣
【解释】:茵席:铺垫的东西,褥垫、草席。指侍奉于皇帝左右的近臣。
【出自于】:语出来《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公曰:‘恳请进服裘。’对曰:‘婴非君茵席之臣也,敢辞。’”
3.腹心相照(原来只知道“肝胆相照”来着。。。)
【表述】:腹心:内心;照:映衬,见到。以真心相逢。比喻彼此很知己,达至心心相印的程度。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一:“这相知只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 4.科头跣足
【解释】:科头:不戴帽子;跣足:光脚。光着头赤着脚。
【出自于】:《史记·张仪本纪》:“虎贲之士跿跔科头。”《崭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彦章为人勇猛有力,能够跣足履棘行百步。” 5.足趼舌敝(zújiǎnshébì) 【表述】:指费了许多力气和口舌。
【出自】:清·叶廷琯《吹网录·宁古塔纪略》:“至汉槎赐环之事,桭臣言同社诸公,如宋右之相国……固不忘故旧,而其中足趼舌敝,以成兹举者,则大冯三兄之力居多。” 6.意在笔先
【解释】:指写字画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出自于】: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欲书者,先干活研墨,凝神静思,想象字形大小,偃仰弯曲振动,而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7.艾发衰容
表述:艾:苍白色。灰白色的头发,新陈代谢的面容 出处:唐·元稹《郡斋感怀见寄》:“艾发衰容惜寸辉。” 8.强凫变鹤
【解释】:指硬把野鸭变作仙鹤。喻滥竽充数,徒多无益。
【出自于】:语出来《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弊;鹤胫虽短,割断之则忧。”
9.蟹匡蝉緌(xièkuāngchánruí)
【表述】:匡:背壳;緌:蝉的针吻。比喻名就是虽非,两不相干。
【出自】:《礼记·檀公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以下就是九死一生晓得的: 10.坠茵落溷
【表述】:茵:茵席;溷:厕所。随风而落下,有的飞在茵席上,有的落到粪坑里。比喻境遇优劣相同。
【出自】:《梁书·儒林传·范缜传》:“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 11.户枢不蠹
【解释】: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容易受侵蚀。也比喻人经常运动可以强身。
【出自于】:《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颤抖也。”唐·马总《意林》卷二引作“户枢不蠹”。 12.蠹国害民
【表述】:蠹:侵害。危害国家,欺压人民。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 13.狼奔豕突
【解释】:豕:猪;突:猛冲。象狼那样奔跑,象猪那样冲撞。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
【出自于】:清·归庄《万古愁》:“存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赵,存有几个狗厉驴贩卖的奴和盗。” 14.漏脯充饥
【表述】:漏脯:摆在檐下风干的肉,因屋漏烫而有害。馋了喝腐坏干枯的干肉。比喻只顾眼前,不管后果。
【出自】:晋·葛洪《抱扑子·嘉遯》:“咀漏脯以充饥,酣鸩酒以止渴也。”
15.匕鬯不惊
【解释】: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出自于】:《周易·苍》:“愤慨百里,不丧匕鬯。” 接受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