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互联网贷款消费现状分析
作者:叶翔宇
来源:《商情》2017年第03期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江夏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0)
【摘要】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涌现出不少消费问题。在当今的社会,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面临着不少问题。同时,正因这种特殊的群体的存在,不少的创业人也发现了其中的商机。走进大学校园就不难发现,校园贷款这一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新闻中也时常有报出大学生因贷款而引发的一场场的悲剧。就这一现象分析,大学生应该保持警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信贷 贷款软件 理性消费 一、大学生的生活处境分析
在校大学生在普通人群中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象征,从另一方面分析大学生也正是即将步入社会的人群,缺乏社会经验,没有稳定的社会收入,理财能力也有所欠缺。面对着这种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互联网金融贷款,当今大批互联网金融企业进军大学生信贷市场,给大学生分期付款消费注入了新动力。 二、互联网金融贷款企业现状分析
企业通过验证学生的个人信息,为学生提供分期购买商品、预借现金等服务。一、互联网金融信贷在大学生方面一般提供生活用品分期付款和现金借贷两大服务,采用分期的方法赚取手续费,一方面促进了物品的销售另一方面促进了消费者进行消费,很大程度的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可接受性。可以说是贷款的另一种运用起了一石二鸟的效果。二、互联网金融信贷现在处于发展的前期,但就拥有了很好的市场,在2014年,随着互联网金融市场及P2P平台的井喷式增长,针对大学生信贷消费的公司已达到30余家。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独特的消费群体,他们对于新产品新概念的接受能力强,消费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依附性,并且严重依赖于佳通经济资产,崇尚个性,追求变化,是消费群体中需求量比较大的类型。三、互联网金融信贷所采用的途径贴近生活,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互联网金融贷款一般采用手机软件作为贷款平台,被称为贷款软件。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必需品,贷款条件也很宽松,一般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学校信息、家庭信息等基础信息,所以要取得这些小额贷款并不是难事。于此同时,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这无非是一种巨大的诱惑。 三、大学生消费观念分析
如今大学生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正是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依靠家中有限的生活费,无法满足高质量的生活,正因为这样谁能不想拥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呢?大多数人群用于消费购买数码电子产品、外形象装饰、聚会活动、奢侈品购买这一方面,无法获得报酬的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费中,并且无稳定收入。所以有时还款能力是很有限的,这样恶性的循环不免会造成一些不堪设想的后果。人们选择和消费的产品或品牌成了自我表现、体现个性的工具,成为社会群体文化的符号象征,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同获取分的标记。因此,符号消费又可以划分为两种符号表现形式:一是“趋同”,二是“示异”。所谓“趋同”,就是借助消费来表现与自己所认同的某个社会层或小团体的相同、一致和统一。表现为消费者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这一物品自己并不需要,但也随大流去购买。“购买”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保持与社会群体的所谓一致性。所谓“示异”,就是借消费显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和不同。大学生的年纪正处于青春有活力的时期,并且心志善为成熟,所以难免会无法考虑周全,不能正确的消费。但是从大学生在收入方面,大多数的大学生是依靠家中的生活费维持生活,还能力会受到,这样就将会引起恶性的循环。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相当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做的事,也拥有这种自由。虽然他们的消费和开支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消费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四、网络信贷不良事件分析
近年来,校园网络信贷导致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生欠贷跳楼自杀,近期出现了不少各式各样的贷款形式,如裸贷等形式。签署裸条合约用自己的裸照作为担保,事出后不少照片被公布,对借款人产生心理和生理的打击。悲剧背后,疯狂生长的高校校园“网贷”被推到的风口浪尖。首先,听到这样的新闻是多么让人惋惜与不安的,其次我们该思考思考因为什么造成这样的结果。也许我们不该盲目的追求利益,家长与孩子之间应该多一些沟通与交流。
五、互联网金融贷款运用总结
企业运用互联网金融把传统的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相结合,采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进一步的发展了金融行业的领域,创造出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校园互联网贷款运用点对点信贷,通过互联网第三平台进行资金的借贷。一方面保障了交易的安全性,一方面打开了更大的市场,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贷款人的风险。这种金融方式很好的诠释了大数据金融,互联网平台不仅提供了交易平台,也是提供客户数据的平台。互联网充当介质,在金融业的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身为消费者的大学生能否正确地使用这种金融方式是关键。坚持理性消费,摒弃不良消费习惯,互联网金融与我们的生活相结合并不是给我们带来烦恼的,互联网金融为我们创造的是便利。 参考文献:
[1]邓秀焕 大学生信贷消费市场前景分析[J].江苏商论,?2015. [2]王宁.消费的欲望[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陈延斌,肖武平.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国内研究[J].商情,20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