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作者:岳铭
来源:《中国经贸》2014年第16期
【摘 要】网络银行,就是依附于网络向客户提供查询,支付、转账等银行职能的新型金融机构。相比于传统银行,它具有全天候、全方位、实时便捷的特点。目前我国的网络银行发展十分迅速,而且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银行会有更大的发展。本文以国内的网络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网络银行的市场竞争现状、存在基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网络银行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银行;金融风险;市场竞争 一、网络银行概况 1.网络银行的定义
网络银行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互联网平台向用户提供开户、查询、转账、支付、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目前世界上网络银行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纯网络银行
纯网络银行是指没有实体银行的银行,其所有的业务都是通过网络开展和完成,美国第一安全银行就是例子,但是鉴于我国的金融法规限制,这类网络银行在中国还没有,因此本文不做讨论。
(2)传统银行开设的网络银行
这类网络银行目前是中国的主流,它的运营模式主要是发展原有客户,通过开通网上银行的业务来获得新客户,其网络银行的业务与实体银行本身并无差别。但是目前此类银行仍以线下开户,然后在开通网银为主要运营模式,因此网络银行的客户数量就会受制于实体银行的客户数量。举例来说,我国最早开办网络银行的是招商银行,1996年就成立了自己的网络银行品牌“一网通”,截止到2006年招商银行的网络银行规模已经超过实体银行的规模,但是仍然无法同工商银行这种国有大银行相比。根据艾瑞网2010年的调查,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在个人网银交易市场上分别占比36.4%和20.2%。排名第一第二,而招商银行排名第三,其他股份制银行所占份额加起来也超不过30%。 (3)非银行类的商业机构开办的网络银行
虽然我国的金融法规还不允许个人和商业机构开办银行,但是利用因特网,我国一些商业机构和金融机构提供的一些金融业务已经有了网络银行的雏形,因此可以算作网络银行的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种。目前我国商业机构设立的网上金融服务机构做的最大最好的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支付宝。随着网上交易越来越普及,支付宝作为一种网上支付手段独立出来,并且同各大网络银行一样成为网民惯用的网络付款方式。 2.网络银行目前的现状
自从1996年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率先开办网络银行之后,我国的网络银行发展迅速,目前我国最大的50家银行都已经开通了网络银行,此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金融市场一步步放开,很多外资银行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根据《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外资银行经营的业务品种超过100种,115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而像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等十多家外资银行已经可以在我国开办网络银行。本来国内的几十家银行之间的竞争已经很激烈,而外资银行在网络银行业务成熟度上占有优势,它们的进入更会加剧竞争。目前我国网络银行市场的竞争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在宏观层面上,截止到2102年,我国的网银用户数量为4.89亿,网络银行累计交易金额达到了900万亿元人民币,是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7倍。根据艾瑞咨询在2011—2012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在2011年,从我国网络银行的交易规模来看,企业网银仍占主导地位,但是个人网银的交易规模增速超过了企业网银的增速,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个人网上银行层面来看,工商银行占据个人网银交易额规模市场份额的32.0%,位列第一,其次是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占比21.4%和10.3%。三大行占整体个人网银市场份额的63.7%;从企业网上银行层面来看,工商银行占据2011年中国企业网银交易额规模市场份额的42.6%,位列第一,其次是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占比14.8%和10.7%,三大行占整体企业网银市场份额的68.1%。
而在微观层面上,2012年各大网络银行纷纷加大业务创新,拓展业务领域和深度定制,改善用户体验,发掘用户潜在价值。个人网银方面,网络银行的业务创新主要体现在用户体验上,包括界面优化、突出特点和方便实用等方面。对于网银用户而言,网银理财能享受到收益更高的专属理财产品;其次能享受到比实体机构更低的手续费率。网银支付便捷,对于投资操作而言省时省力。因此各大网络银行在2012年纷纷推出新的网银产品来吸引客户。此外还开通了在线客服等客户互动交流通道,建立客户体验问题库,还开发了网上银行专享理财产品,推出短信动态口令,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二、网络银行目前存在的问题
1.有关保障网络银行健康有效发展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有关维护银行业稳定运行的法律法规大多是在网络银行出现前制定的,这些法规更多是针对传统商业银行,而网络银行业务则是基于网络进行交易,其运营模式不同,因此监管模式也不同,目前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对网络银行进行很好的监管,所以要完善包括金融信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安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法规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目前国内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非常有限,除了国家安全法保密法外,关于网络银行业在互联网领域内的安全和信息保密方面无法可依,这直接导致了出现安全问题或者信息泄漏时银行或者消费者的维权的困难,因为不论从调查取证方面还是法规处理办法上都没有专门的规定和做法。
(2)我国的合同法在有关电子交易的规定上不够完善,有很多空白或者考虑不到的地方。虽然新制定的合同法承认电子合同的法律意义,但我国的电子签名法的很不完善,因此电子票据在签署、流转、回溯、打印、保存方面的法律效力和举证能力有时候并不能得到承认。另外在支付结算和会计准则上,还没有关于网上交易专门制定相关规定。
(3)目前网络银行和客户之间签署的是协议而不是合同,因此对于权利和义务的划分不是太合理。一旦出现问题通常是双方调解或者仲裁,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问题出现后的对错划分,责任认定以及涉及的资金数目都不好确定和举证,这就给调解和仲裁带来了难度。也增加了网络银行和客户双方的风险。
(4)银监会制定的关于网络银行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太少。目前只有《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其中办法:《办法》共9章99条。 《指引》共有5章57条。只是对网络银行下个定义,以及对其相关业务大致进行约束和规范,还不详细,包括一些监管措施如何实施也没有表明具体的做法,而且网络银行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这两个行政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金融管制不合理,使得市场竞争不充分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还有很强的计划经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利率没有市场化和银行分业经营上面。本来网络银行在成本上占有优势,这种成本优势完全可以体现在存款高利率和贷款低利率上,但由于受利率管制的限制,目前网络银行的优势只体现在了方便快捷和手续费低上面。除此之外,网络银行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能对不同业务进行整合,提高盈利,但是由于我国目前还不允许混业经营,所以我国银行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这样网络银行的全方位服务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从而降低了收益,制约了网络银行的发展。 3.电子支付系统和结算系统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的网络银行支付体系建设没有规划,各个银行之间的体系建设都是各自造车,因此我国目前虽然有了多套电子支付体系,但不能互相配合,层次也不同,不同银行之间的资金流转和结算的效率不高,制约着网络银行进一步的发展。其次是各银行开发的支付工具各不相同,兼容性和易用性方面并不够好,因此网络银行客户所持有的网络银行账户通常都在三个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内,而惯用的通常只有一个,一旦客户惯用的银行不能结算,那么就会减少客户的使用信心,不利于网络银行的发展。
三、促进网络银行健康发展的建议
1.政府应尽快完善关于网络银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要尽快完善目前的银行业法规,使之涵盖目前发展迅速的网络银行业务;其次,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我国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法规,因为对于网络银行而言,网络信息安全是最重要的,一旦出现问题如何处理和责任认定十分重要;然后,要尽快对电子合同进行法律定义和规范,使电子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从而保障合同双方的责权利。 2.金融监管部门应适当放松监管
我们知道网络银行的最大的特点是实时、方便、快捷。如果以后网络银行成为银行业发展的主流,那么必然会使金融市场中资本的使用更有效率,市场的反应也会更快。这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来看,虽然网络银行发展很快,但对金融市场的促进作用并不大,问题就在于金融管制太严,而且不够合理。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银行还是分业经营。因此资本流通和使用效率就会受到限制,即使网络银行使银行业务处理速度大大加快,但仍不能提高资本的流通速度,因为在非市场化的利率下,没有办法及时显示资金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同样,银行业分业经营的限制使得网络银行全方位同时服务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从而降低了收益,影响银行作为主要金融机构功能的发挥。 3.尽快完善电子支付系统和结算系统
我们知道,拿着工商银行的卡可以在建设银行的ATM取款机上取钱,但是如果我们网上买东西,选择网上支付时只有建设银行,而没有工商银行,那么我们就不能付款。这个问题的产生就在于目前不同的网络银行的电子支付体系不统一也不能互相配合,层次也不同。就银行间资金流转和结算这一问题而言,网络银行的发展还是落后于实体的银行,因此只有尽快完善电子支付系统和结算系统,才能使网络银行方便快捷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使网络银行继续发展。
4.网络银行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对于金融业而言安全是第一位的,目前网络银行的web加密技术以及密钥技术比较成熟,足以满足当前形势下的安全需求。但随着网银使用人数的增加,以及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一定要有新的、更安全的加密技术来保证用户的财产安全。同时,根据这十多年网络银行的发展历史来看,网络银行安全出问题通常不是源于系统漏洞或者安全证书漏洞,而是来源于黑客的攻击,而我国目前在应对黑客攻击方面比较缺乏经验,出现问题之后的应急机制也不完善。在将来,网络银行在安全问题上除了会加强信息加密技术的开发,更重要的是防范体系和应对体系的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叶蔚,袁清文.网络金融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宁静.试析中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前景[F].思想战线,2009,(S1):48-51
[3]郑晓颖,黄芳.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与对策探讨[A].东方企业文化,2011,(22):207-208
[4]张良成,周小刚.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和对策研[F].中国证券期货,2011,(11):179-18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