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训练选13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训练选13含解析新人教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训练选(13)含答案

李仕才

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石墨烯基础研究在受到重视的同时,还要加强石墨烯的应用研究。简单重复国外的应用研究,未来可能会在专利方面受制于人。

B.我们呼吁埃及有关各方摒弃暴力,通过对话化解分歧,恢复法治,这既有利于北非的和平与稳定,也符合埃及人民的根本利益。

C.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智成长至关重要,因此父母不仅要为孩子建构一个形式上的家,更要建构一个充满爱心、信任和尊重的家。

D.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严密监测经济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新问题,把风险和困难降到最低,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解析:A项,偷换主语。“石墨烯基础研究”不能做“还要加强”的主语。B项,语序不当。应将“符合埃及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有利于北非的和平与稳定”调换位置。D项,搭配不当。“困难”不能“降低”。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明两天亚冠联赛小组赛将进行第四轮的比赛,参赛的四支中国球队的命运迥然不...同。 .

②参观展览犹如给这些发行员的心灵放了个假,每个从展厅出来的人心情都豁然开朗。 ....③虽然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核心都是一种大爱,都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但是今天的许多人,似乎对他们的观点只能敬谢不敏了。 ....

④最近,广州连续晴好的天气,带给人们久违的开朗心情,不少市民的手机朋友圈里经常都会被形形色色的天气图片刷屏。 ....

⑤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 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改革。 ....

⑥今年5月,新一批歼-16战机已交付中国空军使用,亮相珠海航展也顺理成章。 ....A.①③⑤ C.②⑤⑥

B.①④⑥ D.②③⑤

解析:①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符合语境。②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不能用来形容心情,不合语境。③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不合语境。④形形色色: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符合语境。⑤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处与“根本”重复,不合语境。⑥顺理成章:写文章、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比喻随着某种情况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结果。符合语境。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答案:D

3、假设苏轼在黄州写信给好友张梦得,以下书信用语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苏轼称呼张梦得时可用“足下”,自称时可称“仆”。

B.信中提及苏辙时,可称“舍弟”,提及过世的母亲时则称“先慈”。 C.信末的祝福语,可用“斗山安仰”“福寿双全”。 D.署名下敬辞,可用“顿首”“谨启”。

解析:C项,“斗山安仰”形容死者像高山一样,值得大家抬头抑望,常用在挽联中。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答案:C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淡水资源不足,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切的问题。作为水资源的开源增量技术,__①__。虽然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相对于大部分城市的自来水价格,__②__。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需要全方位扶持和培育。但从长远来看,__③__,因为我国淡水资源缺乏,向大海要淡水是大趋势。

答:① ② ③ 解析:根据后面“虽然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知,第一空的陈述主体是“海水淡化”,再根据前面“中国淡水资源不足”可知,第一空应填与“海水淡化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相关的内容。第二空,根据“但相对于大部分城市的自来水价格”及“需要全方位扶持和培育”可知,第二空应填与“海水淡化的成本高”相关的内容。第三空,根据前面的“但”及后面“因为我国淡水资源缺乏,向大海要淡水是大趋势”可知,第三空的内容与“海水淡化发展前景广阔”有关。

答案:①海水淡化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②海水淡化成本仍然偏高 ③海水淡化发展前景很广阔

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故它决定家庭成员事业的成败。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它会直接影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只有大家都来关注家风建设,才能构建出一个和谐社会。

①家风并不能决定家庭成员事业的成败。

② 。 ③ 。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注意把握语段的内在逻辑。“家风”是“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在”,它将直接影响到家庭或家族的进步与发展,而对社会的影响则应是间接的。“关注家风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但是社会的和谐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达成,只关注家风建设显然是不够的,语段推断不合理。

答案:②家风不直接影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③并非只有大家都来关注家风建设才能构建出一个和谐社会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王安石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注 ①二江:宋代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的简称,也是建都金陵诸国的主要统辖区域。②西纣王的叔父箕子路过殷商旧墟,看到宫室毁坏,长满禾黍,作诗《麦秀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题目中的“怀古”标明了这首诗的题材,“金陵”是地名,今指南京。 B.“霸祖”句是写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只身匹马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C.“东府”句虚实结合,写现在的金陵东府,将来可能只剩几间佛寺。 D.“后庭”化用了唐朝杜牧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E.宋诗常以议论入诗,这首诗也如此,夹叙夹议,增添了诗歌的理趣。 2.全诗分为几层?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参】

1.BC [B项“霸祖”句写的不是楚霸王项羽的事迹,而是指在金陵开创基业,取得霸权的历朝开国君主。C项应是“以前的东府如今只剩下几间佛寺了”。]

2.(1)前四句是第一层,表达了诗人对子孙丧失前辈打下的天下的根本原因是追求豪华、安逸生活的认识,隐含着历史朝代的兴衰更替具有必然性的思想。(2)后四句为第二层,借《黍离》《麦秀》之歌,表达诗人对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感慨以及千百年来,人们对兴亡更替为力,而自己也只能如此,只好一切付之酒杯的伤感之情。 【作者: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区)人,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②①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从文学角度总观王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新运动,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做出了贡献。但是,王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虽然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但也不失大家风范,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星。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路向暖 于艳丽

父亲坐在轮椅上:他垂着头,看不到脸,花白稀疏的头发掩盖不住头皮,一道勒痕从他低垂的后颈处显露出来,红紫色的於血让人触目惊心。

她“啊”地一声站起来,埋头工作的同事抬起头莫名其妙地望了一眼,复又低下头去了。每个人都有忙不完的事,谁有工夫关心她的情绪呢?

此刻正是中午,一天中最暖的时候,明媚的阳光从窗户外铺展到室内,她用手摸索了一下脸,恍惚中做了一个梦!

她觉得有必要请假回老家一趟,这个打算已经有了好久了。从去年的秋天开始,她知道父亲的中风更严重了之后,就打算回去。可是,工作实在是太忙了,一个任务套着一个任务,她没有办法停下来。

无论如何必须回去一趟了。这几天,网络里、电视上,轮番轰炸似地播报一个关于保姆弑杀老年雇主的新闻,这让她时不时地做噩梦。

伺候父亲的保姆是自己在中介找到的,五十岁左右,圆脸,有一双与年纪不大相符的清澈的眼睛。她就是看中了她那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凭她在社会上多年历练的经验,那笑不是逢迎的、卑微的,而是从心底里生长出来的善良结成的笑。把一个失语的瘫痪在床的老人交给有着这样善意笑容的人,她觉得自己是能够放心的。可现在,她对自己的判断有了怀疑。电视上那个老女人看起来多憨厚,多无辜,如果不是证据确凿,她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那样的一个人竟然会像掐死一只蚊子一样害人!

终于还是请了假,头也不回地挤进了火车站。她坐在候车室,心神不宁地盯着候车大厅门口那个圆形挂钟上的时针和分针等车。

母亲去世后,父亲得了脑中风,不能自由行动,也不能言语,自己又没有能力将他带在身边,只好在老家雇了一个保姆,伺候他的饮食起居。最近两年,新换了工作,压力大,而她似乎也有意识地逃避着那个有亲人却没有温暖的家,直到最近看到那则保姆出事的新闻,她才慌乱起来。她想,应该回去看看了,如果父亲出事了,那冥冥中她也成了杀人者的同谋。

回乡的路曲折漫长,火车爬过一座山又一座山,越过一道河又一道河,可终点似乎遥遥无期,对面一个回乡的小孩问:妈妈,火车爬得这么慢,为什么不站起来跑呢?

她在众人的惊叹中,哑然失笑。小时候,她也问过父母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得不到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想要的答案,但是父母亲无一例外地慈祥地对她笑,抚摸她的头,甚至给她一个奖赏性的拥抱,让她觉得问一些没头没脑的问题虽然没有答案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下了车,神思还在恍惚。

有两年多没回来,站前的大楼在新广告牌衬托下,似乎更显破旧,一辆黄色的出租车恰当地停在她的身边。司机师傅按响喇叭,这让她竟然有了手足无措的感觉,就像偶遇一个曾经十分熟悉却又被自己疏远的朋友。

车上,她试探性地提起保姆杀人的案子,司机师傅打着哈哈说,现在这世道,什么稀奇事都有。前段日子,这里一个老人死在家里,十几天才被发现,等打开家门,发现人已经臭了。她的胃抽搐了一下,嘴里涌出一股酸水,想吐,却又忍住了。她用一只手扶着头,转脸看向窗外,马路边的老柳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没了,路边被水泥和花砖铺出了停车场,她想起那几棵老柳树,想起曾经在春天的时候,它们早早地把春天的消息捎给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人们……她拖着行李,走进小区,心脏跟着行李箱的碌碌声,快节奏地跳着。一个小女孩牵着妈妈的手迎面走了过去,一只毛毛狗跟在母女俩的身后摇晃着尾巴。

隔着几十米远,她看到了那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一个圆脸的老妇人在和旁边的人攀谈,老人坐在轮椅上,春天的阳光照着他黧黑又有几分红润的脸,他正看着前方,想必从视线里发现了令他惊喜的事物。他的眼神瞬间明亮了起来,嘴角有一丝微笑慢慢地鲜活,慢慢地鲜活,最后连她都觉得那微笑已经如这三春暖阳一样铺展开,让她的世界也跟着温暖鲜活了起来。

(选自《羊城晚报》2016年4月10日)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A.梦境是对现实的曲折反映。小说开篇对女主人公的一段梦境描写,用意在于表现女主人公长期以来对远在家乡的父亲安危的牵挂。

B.女主人公午睡做噩梦,惊心处“啊”的一声站起来,同事望了一眼又埋头工作,可见她所在的城市人情冷漠。

C.小说中关于保姆的外貌描写,暗示这位保姆真诚、善良,表明女主人公的选择是正确的,也为后文老人被照顾安好做了铺垫。

D.女主人公没有能力将父亲带在身边,近两年又新换了工作,压力大,任务多,才一直没办法挤出时间回去看父亲。

[解析] A“长期以来”错,女主人公是在听到保姆弑杀老年雇主的新闻后才加剧了对父亲安危的牵挂。B“她所在的城市人情冷漠”错,小说只体现了女主人公单位工作的繁忙。D女主人公没有回乡看望父亲,更多的是因为她在母亲去世、父亲中风失语瘫痪在床后,有意识地逃避那个有亲人却没有温暖的家。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对待生病的父亲,她在情感上出现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示例:第一问:女主人公是一个有责任感、孝顺、有进取心、善于识人的城市青年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女性。第二问:情感变化:①一开始由于工作压力面对脑中风的父亲,在情感上刻意疏远;②在听到保姆弑杀雇主的新闻后,对父亲的安危感到忧心忡忡;③在火车上看到小孩向母亲提问的场景后激发起内心对父亲的依恋,产生了愧疚之情;④在听到的士司机的话后加深了对父亲的关切。__

[解析] 5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意思对即可。

3.小说中间为什么要写,在回乡的火车上女主人公看到一个小孩向妈妈提问题这个情节?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示例:①内容上,这一情节使她联想起小时候自己问父母稚气问题,父母无一例外慈祥地对她笑,奖赏性地拥抱她,给她带来了幸福感,表现她的内心有了触动,重新感受到父母对她的深爱。②手法上,间接体现了父母对她深沉的爱,与上文写她在母亲去世父亲中风后,有意识地逃避那个有亲人却没有温暖的家的行为形成对比,体现她的愧疚之情。③结构上,与上文写她请假迫不及待地回家相呼应,体现了她对父母的依恋和牵挂。(或:与下文写她听到的士大哥的话后忧虑更深做了铺垫,向读者交代了她牵挂父亲安危的原因。)__

[解析] 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