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年全区职称改革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doc

2019年全区职称改革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doc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鄂人社发〔2019〕93号

错误!未指定书签。

鄂尔多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

2019年全市职称改革工作安排

意见的通知

各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直各部门,各大企业: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19年全区职称改革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内人社办发〔2019〕7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对我市2019年职称改革工作安排如下:

一、政策规定

(一)加强政策落实

主动围绕服务自治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支持各行业做好人才评价。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打破条条框框束缚,按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实绩进行评审。向基层一线,特别是贫困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倾斜。畅通非公有制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通道。

(二)完善评价标准

1.合理设置论文和科研成果等条件。继续设置论文条件的系列(专业),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业绩贡献及作品创作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其人员范围是:盟市及以上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评定自治区高校、党校、社科、卫生、农牧林业科研、会计、经济、统计、审计、新闻、出版、档案、图书、文博系列副高级以上职称、正高级工程师职称。

不再将论文作为限制性条件的系列(专业),侧重考察实际工作业绩,探索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教案、病历等成果替代论文要求。其人员范围是:上述人员范围以外的系列高级及以上职称;各系列中级及以下职称系列;艰苦边远地区和旗县(市、区)及以下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2.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职

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一般不作为参评的必备条件,可作为评审时的参考因素。确需评价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的,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自主确定。

3.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要求。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19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安排意见》(内人社办发〔2019〕70号)规定,参评人员继续教育须符合以下要求。

(1)评审学时要求:凡参加2019年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近三年按要求完成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学习;参加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须近一年参加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学习,总学时达到90学时。

(2)考核认定学时要求:申请考核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按照考核认定年限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大学本科、专科毕业认定助理级,须近一年参加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专业科目学习,总学时达到90学时;硕士学位获得者毕业满两年可认定中级,须近两年连续参加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学习,总学时达到180学时;博士学位获得者毕业可直接认定中级,不要求继续教育学时。

(3)按年龄减免学时规定: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时,不再要求继续教育学时;男满50周岁、女满45周岁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时,要求完成规定学时的1/3即可。

(4)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学时规定: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应继续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参加2019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继续教育不作为参评的必备条件,可作为评审时的参考条件。

(5)基层脱贫攻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学时规定:苏木、乡镇等基层脱贫攻坚一线人员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不要求继续教育学时。

(6)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调入或调整到企事业单位工作后学时规定:转任到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当年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不需提供继续教育学习情况,其他情况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7)学时认可范围:专业技术人员在自治区范围内接受继续教育培训,按照管理权限由属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定学时后,在全区范围内认可。

(三)创新评价方式

1.实行考评结合。卫生、经济、会计、审计、统计等系列高级职称,实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其他系列待条件成熟后逐步推行。

2.实行以考代评。计算机、外语翻译等职称系列,按国家统一安排实行以考代评,不再进行相应的评审或认定。

3.实行面试答辩、量化评审。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采取讲课说课、面试答辩、量化评审、专家评议、民

主测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有效评价。同时,在卫生等其他系列逐步推行面试答辩、量化评审的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4.推行网上申报评审。在自治区经济系列正高级经济师,统计系列高级统计师等部分系列职称评审中,试行网上申报、网上评审。

(四)下放职称评审权限

1.下放高级评审权。自治区继续将中小学高级教师和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到各盟市,由各盟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2.推动自主开展评审。自治区在已经下放部分单位自主评审权的基础上,继续下放自主评审权,具备自主评审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可提出申请,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同意后开展自主评审。

3.我市继续将中级职称评审权下放到各旗区。各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本地区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市本级中级职称评审工作,并负责全市中级职称的核准备案工作。

(五)规范破格申报

1.破格申报正高级职称。获得下列奖项和荣誉之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单位推荐,可直接破格申报正高级职称,由评委会对其工作业绩、能力和成果进行评价。考评结合系列,

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可不参加考试,直接参加评审:

(1)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2)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3)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国家其他人才计划入选者;

(4)自治区杰出人才奖获得者;

(5)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含原“自治区深入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6)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引进人选; (7)自治区32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

(8)科技成果国家级奖或省(区、部)级一等奖额定获奖人员。

2.破格申报高一级职称。获得下列奖项和荣誉之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单位推荐,可破格申报高一级职称,由评委会对其工作业绩、能力和成果进行评价。其中考评结合系列,需按要求参加考试并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方可参加评审:

(1)在旗县(市、区)及以下地区工作,获自治区科技成果二、三等奖的额定获奖人员,或者自治区行业一等奖(含原盟市科技成果一等奖)两项以上的额定获奖人员;

(2)自治区321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 (3)自治区青年创新拔尖人才。

3.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于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

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具有重大发明创造、转化科技成果取得显著成绩、在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对自治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民族特色人才以及引进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可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特事特办的方式,放宽学历、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经所在单位同意后,逐级向盟市(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部门推荐,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组织有关专家,通过专家评议、面试答辩、实地考核、成果鉴定等方式,破格认定相应职称。

4.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调入或调整到企事业单位工作后,5年内初次申报职称,可不受职称任职资格限制,比照同条件人员参评相应职称。其中考评结合系列,需按要求参加考试并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方可参加评审。

5.在旗县(市、区)从事专业工作满30年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在苏木乡镇从事专业工作满20年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受学历、专业的限制,在业绩成果等其他条件符合的情况下,破格参加高一级职称评审。

(六)有效衔接事业单位职称评聘

1.对于不实行岗位管理的单位,以及经济、会计、档案、图书、蒙语翻译、统计、审计等通用性强、广泛分布在各社

会组织的职称系列和新兴职业,可实行评聘分开。

2.对于全面实行岗位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与岗位职责密切相关的事业单位,一般应在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职称评聘。

(1)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严格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

(2)其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申报高中级职称评审,原则上按照单位高中级岗位空岗数推荐申报。确需超岗位职数评审的,申报总数应控制在已设高中级岗位数的5%以内。旗区申报卫生系列高级职称,社会化和基层卫生申报总比例不超过5%。同一年度,申报人员只能选择社会化或基层卫生其中之一申报,不能两者同时申报。申报高级职称,旗区申报比例以旗区为单位统一衡量,市直单位申报比例以主管部门为单位统一衡量。申报中级职称,以主管部门为单位统一衡量。对不按规定超岗位比例申报的地区和单位,将退回材料,严肃处理。

(3)符合破格申报条件(五)中的(第1条—第4条)的申报人员不受岗位数额(比例)限制参加评审。

(4)对高校教师受聘时间不做硬性要求。 (七)实施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倾斜政策

在职称评审中,引导专业技术人才深入基层一线,助力脱贫攻坚。

1.向经组织选派到苏木乡镇开展技术咨询、培训教育等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倾斜,重点评价其实际工作是否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农牧民收入、转化为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动力。

2.在扶贫攻坚中解决关键科研技术难题,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成效显著、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按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申报职称。

3.苏木乡镇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可不受所学专业限制。在苏木乡镇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满2年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和满4年的全日制专科毕业生,经考核合格,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评审。

4.探索实行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单独评审。对在旗区、苏木乡镇基层单位中小学、卫生、农牧业、林业、水利、乌兰牧骑等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评委会评审时,单独设组、单独评审。

(八)实施非公有制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倾斜政策 从非公有制领域实际出发,加大对非公有制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的倾斜力度。

1.大学本科毕业且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或大学专科毕业且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8年的专业技术人才,符合相关中级职称业绩成果条件,可以直接申报中级职称。

2.大学本科毕业且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2年的专业技

术人才,符合相关高级职称业绩成果条件,可以直接申报高级职称,考评结合的专业除外。

3.对按以上倾斜政策申报的人员,工作年限要提供佐证材料,成果业绩要切实达到评审条件所规定的,方可申报。

4.资历、继续教育培训符合原评审条件的人员,继续按原规定提供材料,作为评审时的参考因素。

(九)其他规定

1.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可申报工程技术系列职称评价。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2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助理工程师;获得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3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工程师;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4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高级工程师。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可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申报职称评审。

2.转系列评审。专业技术人才因工作岗位变动需参加转系列(专业)评审时,按照“先转后评”原则,在新工作岗位工作满1年以上,经考核符合相应职称条件的,可转评新系列(专业)同等级的职称;转系列满1年后,具备评审条件所规定的学历、资历等相应要求,可申报新系列(专业)

高一级职称评审。转系列人员参加晋升的,过去的资历连续计算,相关的业绩成果予以认可。

3.中初级考核认定。全日制高等院校毕业生,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经考核合格,可按照职称管理权限,直接申请认定相应的职称,不需要进行评审(国家规定需考试的专业除外)。其中,大学专科毕业、工作满3年的可认定助理级;大学本科毕业、工作满1年的可认定助理级;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满2年的可认定中级;博士研究生毕业,可直接认定中级。大学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旗县(市、区)及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可在此基础上提前1年认定相应职称。

4.申报材料截止时间。职称评审的学历、资历年限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论文、奖项和荣誉等各项业绩成果、继续教育审验卡截止到申报时间。申报工作结束后,不再补报相关材料。

5.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和退休人员不得参加职称评审。

6.中央和其他省区驻自治区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在我区参加评审的,须经本单位同意并由中央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或其他省区地市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出具委托函,送交评委会办事机构进行申报。

7.今年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将在科学设岗、总量

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申报时间和控制职数另行通知。

二、有关要求 (一)规范申报材料

1.网上注册填报信息。为规范职称申报评审及推进电子证书工作,申报高、中、初级职称的人员都必须首先在内蒙古人才信息库(xxx)中注册,填报个人基本信息,上传个人2寸近期免冠白底电子照片,方可下载《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和《专业技术资格送审表》,并完成线下填写申报工作。其中申请中初级认定人员只需要下载填写《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

2.申报材料须装订成册。申报人员应按照《专业技术资格送评材料目录单》(见附件1)认真准备相关材料,其中附件材料要按照要求一律用A4纸装订成册,未装订成册的不予接收。不再要求期刊查询和论文检索。

3.申报材料须真实有效。申报人员填写的表格和提供的材料附件必须真实有效,内容一致。在表格填报的业绩成果、论文论著需有附件材料佐证。

4.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完善诚信承诺机制,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须签署《职称申报诚信承诺书》,评审工作结束后,与《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一并归档备案。

5.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建立职称申报评审失信黑名单制度,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对通过学历、资历、业

绩成果等造假行为取得的职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予以撤销并记入失信黑名单,五年内不得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人所在单位要严格审核申报材料,对把关不严、违反规定程序的,视其情节轻重,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严格申报程序

申报人员首先登陆内蒙古人才信息库(xxx)完成网上个人信息注册,然后准备相关材料,经单位审核同意后,按照隶属关系,由基层单位逐级向上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报。

1.高级职称申报人员由所在单位将材料经同级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由同级行业主管部门统一将材料报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旗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本地区申报人员材料审核汇总后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最终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我市所有申报材料报送自治区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

实行岗位管理的事业单位(包括中小学高级教师及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控制申报人数,旗区和市直主管部门统一核算本地、本部门申报人数,并填写《关于2019年职称申报说明的函》(附件2),在申报材料的同时一并上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盟市、旗区无对应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系列高级职称申报材料和中小学教师副高、基层卫生高级职称申报材料,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仍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接收,按原渠道报送。

3.中初级职称申报人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市本级申报人员将材料报送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旗区申报人员直接到旗区人社局申报。实行岗位管理的事业单位中级职称申报人员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也需按照岗位比例向同级人社部门提供《关于2019年职称申报说明的函》,经审核通过后方可申报。

(三)明确申报职责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本地区职称综合管理、协调落实和监督检查;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核申报材料,对申报人员身份、工作业绩成果以及提供相关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把关。

(四)完善职称三公示制度

1.单位申报前公示。申报人员所在单位要将所有申报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送审表》在本单位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上报材料包括公示情况。

2.人社部门报送前公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上报材料的同时,要将本地区各系列申报人员花名册在相关门户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上报材料包括公示情况。

3.评审结果公示。各系列高级职称评审结果由自治区

各高评委公示,中级职称评审结果由负责中级评审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示,中小学教师副高和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评审结果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对公示期间举报反映的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组织核实,并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未经公示的申报人员及评审结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一律不予核准备案。

(五)完善评委会管理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发挥职称工作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监督管理,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职称制度建设、协调落实和监督检查。各级评委会办事机构(含自主评审单位)要认真贯彻国家和自治区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精神,不得自行增加限制性条件。对不能正确行使评审权、不能确保评审质量的,有违纪违规行为的评审机构,按照有关规定限期予以纠正,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不能按期纠正的,责令停止评审工作,直至取消评审资格,追究相应责任。各评委会办事机构要明确以下各项职责:

1.保证评审质量,控制评审数量。坚持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按照评审条件进行评审。控制评审通过比例,做到好中选优,确保评审的社会公信力,切实发挥职称评审的指挥棒作用。

2.严格评审范围和程序。严格按照评审权限开展工作,

不得超范围、跨专业受理或评审职称,不得违反规定降低评审标准和申报条件,不得违反评审程序。

3.严格评审进度要求。要遵守评审工作进度要求,确有困难不能按期评审的,要提前提交书面延期申请,同时抓紧做好评审各项准备工作。

4.完善专家评委库。建立健全本地区专家评委库,并及时报送鄂尔多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备案。对专家评委实行跟踪考核、动态管理、随机抽选。

5.加强评审管理。严格按照自治区相关规定组织开展申报、评审、备案工作。严肃评审纪律,明确评委会工作人员和评审专家责任,不得干涉专家评审,强化评审考核,建立倒查追责机制。加强封闭式入围评审管理,保证评审工作不受外界干扰;实行评委轮换制度,保证三分之一以上的评委实行轮换,已经连续三年担任职称评审工作的评委,原则上不再担任本年度的评委;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对职称评审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评审的公平公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单位,采取随机抽查、巡查、复查等方式,加强对职称评审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对违规操作,不按政策办事的将严肃处理。

6.做好核准备案工作。在评审结束一周内,各旗区人社局要做好公示工作,接受社会监督;无异议后将《中初级专

业技术资格评审通过人员花名册》、举报核实情况及正式核准报告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核准备案。

(六)明确职称工作进度

各旗区、市直各单位要尽早安排,及时部署,2019年我市高级职称申报截止时间为7月5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6月3日起接收高级职称申报材料,7月22日至8月30日接收中初级职称申报材料;旗区中初级职称申报时间由各旗区人社局自行安排。10月30日前完成全市的评审和公示工作,11月30日前完成我市中初级职称核准备案工作,12月31日前完成高级职称核准备案工作。

(七)加强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管理

1.全面推行职称“电子证书”。为提高职称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电子证书工作,在2018年全区高级职称实行电子证书的基础上,今年扩展到全区高、中、初级职称全面实行电子证书。评审通过人员登录内蒙古人才信息库查询打印个人职称电子证书。

高级职称在自治区职称核准文件印发一个月内打印证书,中初级职称评审(认定)工作结束后,由市(旗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照管理权限通过职称管理系统(xxl)履行备案手续,提交上传中初级职称评定结果后打印证书。

2.补证换证工作。补换证人员按照要求提供相应的材料。高级证书补换发,需由市人社局统一拿到自治区人社厅

办理;中级证书补换发由市人社局统一办理;初级证书补换发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当地人社部门办理。补换发时间原则上按照每年6月份、12月份集中办理两次。

(八)严格评审收费管理

各地区、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厅对自治区人事厅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费与证书工本费标准的批复》(内计费字〔2001〕1202号)和《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与证书收费及支出的通知》(内人发〔2001〕124号)规定收取评审费用,不得另行加收费用。各旗区、各部门要在报送申报材料的同时按照原渠道上交有关费用。

(九)其他事项

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职称改革的有关精神,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以鄂尔多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鄂尔多斯市教育局《关于转发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的通知》(鄂人社发〔2016〕216号)为准;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以自治区人社厅、卫计委、食药局关于印发《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实施意见》(内人社发〔2016〕30号)为准;其他系列评审条件仍执行自治区2015年制定,2017年1月1日起施行的评审条件。以往文

件(含各职称系列评审条件)与本工作安排意见精神不一致的,以本工作安排意见为准。相关政策性文件以及职称申报所需所有表格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下载,人社部门不再印制纸质表格。

职称制度改革事关全局,各旗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准确领会文件精神,严格职称工作程序,明确职责、各司其职,精心组织,抓好落实。要强化职称领域党风政风行风建设,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切实增强职称工作的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按照自治区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行风建设,整治“四官”问题净化机关政治生态的有关要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纠正职称领域不正之风,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鄂尔多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年5月30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