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卷第3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VOI.23.NO.3 2010年6月 Journal of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Jun.2010 中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比较 陈珩。,章樊 (1.武汉工程大学,湖北武汉430073;2.湖北开放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均在其民族的语言中有所表现。本文以英汉动物词 汇为例,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语言中的典型动物词汇进行比较,研究其文化内涵,分析两种文化的差异在动 物词汇上的表现。掌握这些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动物词汇;语言;文化差异;价值 【中图分类号l G642.0 l文献标识码J A I文章编号J 1671・5918(2010)03-0125.02 doi:10.39690.issn.1671-5918.2010.03.063 f本刊网址J http:Hwww.hbxb.net 一、引言 有此含义。在英语中有as greedy as a wolf(贪得无厌),wolf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中人类积累了多种丰富的语言,而 down(饿狼扑食),cry wolf(狼来了),而wolfin sheep’S clothing 任何一种语言都受到其所属文化的影响.词汇作为构成语言 则是“披着羊皮的狼”。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与“狼”有关的习 的基本单位,是整个语言系统的支柱,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 语、成语都含有贬义色彩。再如,驴在英汉语中都有愚蠢,没有 上体现的最为突出,涉及的面也最为广泛。 头脑,笨蛋之意。actthe ass指做糊涂事、出洋相;make na aSS 在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过程中,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密不可 of oneself意为做蠢事、闹笑话。汉语成语中,用“黔驴之技”比 分,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任何一种语 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驴脾气”用来形容人的固执,不知变 言都含有丰富的动物词汇,因此有人说“动物为人类作了许多 通。部分动物词汇单词的文化背景和语义结构较为简单,在英 贡献,有一项重要的常常被人们忽视的贡献是,动物大大丰富了 汉两种语言中的存在一定对应。 人类的语言。”(骆世平:2005:62)由于人和动物关系密切,人们 (二)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 把动物和自然现象、人的性格、情感或某些神秘力量联系起来。 人类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和人类适应环境结果,使人类的文 英语和汉语中许多动物词汇都反映各自的文化内涵,打上人类 化呈现多姿多彩的特点。而生活在不同文化领域里的汉英两 社会文化的深深印记。由于不同的历史宗教和地域等因素的 种民族,因受不同的传统文化、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宗教信仰 影响,这些具有丰富内涵的动物词汇极易使人们在中西方文化 的影响,赋予了同一动物词不同的内涵。下面选出英汉语中若 交际中产生误解,因此了解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显得尤 干动物词汇作以对比。 为必要。 受民俗与宗教对文化的影响,英汉词汇中,龙的内涵存在 二、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比较 很大差异。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龙是一个美好的图腾形象, 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的内涵意义常会产生差异。有些动 中国人都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并以龙为吉祥如意的象征,有 物词汇的概念意义完全相同,而其文化内涵却有明显差异、相 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是“真龙天子”,被奉若神明,顶礼膜拜。 互矛盾甚至相反。这是由于英汉两个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 龙腾虎跃、生龙活虎、画龙点睛、望子成龙等多为褒扬之词。但 文化背景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 “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是一种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 动物词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现象在语言中极为普遍,是英 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嘴能喷火,通常代表罪恶,。” 语学习者尤其应该注意的地方,因此笔者对此进行了比较。 (胡文仲,2005:69)《圣经》中与上帝作对的魔鬼撒旦就被称为 (一)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大致相同 thegreatdragon。现代英语中用dragon喻人常包含贬义,如果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语言与思维不可避免的有着共通的 把一个女人叫做dragon,意思是她很凶猛,令人讨厌。 部分。就动物词汇而言,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与其习性有着紧 地域文化差异对词汇带来的影响也很明显。中国属于黄 密的联系。各民族对某些动物的习性认识相同,这自然导致汉 土文明,自古就是一个农耕国,农民世世代代靠牛耕地拉犁,因 英动物词汇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在某些方面不谋而合地 此对牛怀有十分深厚的感情,牛的形象在中国较受欢迎。在汉 赋予动物词汇相同的文化内涵。狐狸、狼、驴等都属于这一类。 语中含有“牛”的词汇多为褒义,如汗牛充栋、老牛舐犊、孺子牛 狐狸生性狡诈,大多代表“狡猾、奸诈、多疑、欺骗”,在这一点 等。而牛在英语国家被视为“盘中餐”,在他们眼中的牛全是 上,英语和汉语表现出完全对等。在英语中,与狐狸有关的短语 缺点,如a bull in a china shop鲁莽闯祸的人,throw the bull胡 大都含有贬义,象征着狡诈欺骗。如:as sly as a fox(像狐狸一 说八道。此外,calf比喻呆头呆脑的年轻人,COW比喻肥胖丑 样狡猾),anoldfox(老奸巨猾的人),playthefox(耍滑头)等等。 陋的女人,其文化内涵也都是贬义的。这是因为英国人早期是 在汉语“狐狸尾巴 老狐狸 狐假虎威”这些词汇中,狐狸也有 用马耕地,因而在英语中horse有能干、健壮等联想意义,如“壮 同样的文化内涵。又如“狼”和“wolf"都会让人想到“残忍凶暴, 如牛”(as strong aLs a horse),“T作像头老黄牛”(work like a hor- 贪婪成性”。“狼子野心,豺狼当道、狼狈为奸,如狼似虎”等都 se)等。 作者简介:陈珩(1978--),女,武汉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汉语言与文化。 125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第23卷第3期 种长寿的动物,在宫殿、庙宇等古建筑前常常可以看到这种 不对等。蝙蝠在汉语中因为与“福”同音,便成了吉祥的象征。 象征长寿的石龟。“松鹤延年~龟鹤齐龄 鹤骨松姿”等无一, 一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不同也会造成的词汇文化内涵 而在西方人们一提起bat就害怕。“bat”是一个丑陋、凶恶的吸 不含这些含义。而在英文中鹤龟只是动物指称符号。又如 血动物形象,含贬义,如as blind as a bat(有眼无珠);have bats in “蚕”,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为乐于奉献、不图回报鞠躬尽 thebelfry(异想天开)。狗是文化内涵差异中最典型的例子,英 瘁,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但英语中silkworm 国人把狗(dog)看成是人类朝夕相伴的忠实朋友。狗的比喻多 无此含义,仅仅是一种昆虫。鸳鸯在英语文化中也没有白头到 用于褒义,Luck dog幸运的人;Big dog要人:Top dog优胜者; 老的含义,这些词汇就出现了文化空缺现象。 Clever dog聪明的小孩;而在汉语文化中,狗却通常用于形容 同样英语中也有部分词汇无法在汉语中找到其对等的联 和比喻坏人、坏事,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腿子”等等。 想意义。猫在英语文化中是一种有着丰富喻义形象的动物,常 自古以来语言和文学是无法分离的,经典的文学作品也 把黑猫与巫婆联系在一起,视为不祥之物。英语中有很多与猫 会赋予词汇一定的内涵。刘永的《雨霖铃秋别》中有这样的句 有关的习语oldcat(脾气坏的老太婆),acatinthepan(叛徒)bell 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蟋蟀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已成为“悲 the cat(为别人冒险)。河狸在英语文化中是勤奋的代表。这种 哀、凄凉、烦恼”的象征。而在英语中,自从莎士比亚在《亨利四 动物每天都很勤奋努力地建房子,不停地工作,这使其在英语 世》中用过as merry as crickets以后,英美人就一直沿用这种表 达,用cricket比喻快乐的人。 (三)概念意义相同,文化内涵空缺 受民族文化差异的影响,在汉语中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同 动物词,可能在英语中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即原语所载社 一中获一美称:eager beave ̄卖力的河狸),在英语常用beaver比 喻一个“勤劳、急于将某事做完”的人。这两种联想意义对中国 人来说就很难理解。由此可见,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在词汇上 都存在一定的文化空缺。 三、总结 会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无“对等语”,这也就是所谓的文化空缺现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不同的民族文化、历史、风俗习惯、 象。“英汉常见文化动物词(包括类属词次类属词)共649个, 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等,都在各民族的语言中有所体现。通过 英语有而汉语空缺的164个,汉语有而英语空缺的21个。”(廖 对比分析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使我们更了解英汉两种语言文 光蓉,2000:17-23)文化差异造成了动物词汇联想意义空缺现 化的区别和联系,有助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 象的出现,下面将分别用汉语和英语的例子加以说明。 惯,并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学习语言应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在汉语中龟与鹤都具有长寿的意义。“仙鹤”自古以来被 这对我们学习和使用英语、减少跨文化交际中交际障碍以及提 视为神仙的坐骑,神仙皆长生不老,鹤自然也象征长寿。龟是 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瑛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65. 【3】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夕 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廖光蓉.英汉文化动物词对比[J】.外国语,2000,(5):17 ̄26. 【5】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l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62. 【6】陶文鹏.宋词三百首【l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27. 【7】王佐良.欧洲文化入门【M】.北京.夕 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Animal Vocabulary CHEN Heng ,ZHANG Fan2 (1.Foreign Language School,Wu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Foreign Language School, 2.Hubei Open University,Hubei wuhan,430074) Abstract:The paper compares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vocabulary,studies their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nalayz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cultural linguistics.Those differences endow the niamal vocabulary with diferent cultural con- notations.Grspiang those diferent connomtions contributes a lot to the successful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animal words;lnguage;culatural differences;value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