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论》 B
一、单项选择(10分)
1、我国地理课程设置始于( D )
A 19世纪末 B 20世纪中叶 C 1895年 D 1904年
2、发现法是哪一位科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A )
A 布鲁纳 B 沙塔洛夫 C 斯金纳 D 普莱西
3、学生在读图时觉得位高纬度的格陵兰岛比澳大利亚大陆还要大的原因是( C )
A 多种刺激对读图的干扰 B 先前经验对读图产生的“定势”
C 视觉感知对读图的“误导” D 认知欠缺对读图的“障碍”
4、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全面、准确地提法是(C )
A 地理教学方法 B 地理教学过程
C 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问题 D 地理教学的规律性
5、“洋流-鸟粪”是对秘鲁沿海岛屿上鸟粪层形成原因教学时采用的一种地理教学法,称为( B )
A 启发法 B 纲要信号法 C 图像信号法 D 综合程序法
6、运用挂用地图进行教学时,应遵循的演示规则有(A )
A 悬挂要及时,要侧面站立,指河流自上游指向下游
B 指图要干脆、准确,指山脉沿走向指,挂图于黑板正中
C 要用杆指图,指图位置要准确,要注意运用“地图叠置法”
D 指城市应指在圆圈下半部,用新图应作为预先说明,指区域应指在正中处
7、在地理教学中“三板”是指( D)
A 形象直观教具 B 板书、板图与挂图 C 板书、课件、地理图表 D 板书、板图、板画
8、“启发式”是( B )
A 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B 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教学原则
C 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要素 D 贯穿所有教学方法的一种形式
9、人们将已感知觉过的地理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形象和想象称为( C )
A 形象直观教具 B 地理教学手段 C 地理表象 D 地理教材
10、在地理教学伦理论体系中,狭义的“地理教材”是指(B )
A 地理学习材料 B 中学地理课本 C 地图 D 地理课件
二、填空题(20分)
1、地理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观察法、文献法和 实验法。
2、地理课程目标和地理教学目标都由三个领域的内容组成,即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3、分析地理教材时,确定教学重点的方法有:要明确重点的相对性、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确定重点、根据 教材的主次 确定重点和根据 学生已知或未知情况 确定重点。
4、讲授法的主要类型有讲述法、讲解法和讲读法。
5、加强“科际联系”的地理学习策略主要有 课内渗透 和课外延伸两种。
6、地理教学评价的功能有诊断功能、 导向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和管理功能。
7、以直接感知为主的地理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8、对地理试卷进行设计时,应按确定测验目的、确定测验目标、编制双向细目表、编制试题、编辑测验试卷和确定评分标准等六个步骤进行。
9、学校地理教学行政的最基层组织是地理教研组;新时期地理教研工作方式的改变主
要有教研室职能转变、建立学习型教研组织和加强校本教研活动。
10、地理教学“软环境”有地理教学信息、地理教学组织等构成。
三、判断题(5分)
1、地理教学论隶属于地理科学。(×)
2、综合课与单一课中的新授课区别在于有无复习旧知一环。( √ )
3、学生看到地形图上的绿颜色就以为这个地方植被覆盖良好是学生视觉感知对读图的“误导”。( × )
4、评课要事实就是、毫无保留地指出执教者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促进提高的目的。(× )
5、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只有讲授法和谈话法两种这一说法不准确。(√ )
四、名词解释题(15分)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模拟各种真实的工作与生活情境,由学生扮演情境中的各种角色,以了解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及其人际关系,并寻找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2、地理教学论
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3、地理教学“硬环境”
地理教学“硬环境”是由学校内外各种物质的、物理的要素所构成的一种有形的“环境”。它由地理教学设施、地理教学信息载体等构成。
4、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地理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课前根据地理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特点,对地理内容进行组织加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出年度、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能力。
5、评课
评课是对地理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的分析和评价,是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作出的解释。
五、实践操作题(10分)
1、运用“ABCD”教学目标表述方法,编制一则地理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学生能在所给出的中国地形图上列举三列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
2、编拟高中地理某一课时的“带简要内容的纲目式”提纲。
略
六、简答题(20分)
1、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和基本要素有哪些?
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的方式、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
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2、应如何进行教材加工?
在“紧扣”课本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加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精简,即队已知的知识采用复习提问、次要的教材留给学生自学的办法进行精简;
(2)补充,包括补释术语,补充必要的基础知识,加浅近的说明,补图形之不足,补充实际事例,加生动描述;(3)调整,包括从逻辑顺序、认识规律、课时内容分配较均匀考虑调整。
七、论述题(20分)
1、说说你对地理教学活动诸要素相互关系的理解。
略
2、请你谈谈地理教案设计各个环节的做法。
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