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那个捣子径奔去报了蒋门神。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蝇拂子,便钻将来。武松却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因酒色所迷,淘虚了身子,先自吃了那一惊;奔将来,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似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晃,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来回走,中途折回,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进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作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武松指定蒋门神,说出那三件事来,有分教改头换面来寻主,剪发齐眉去杀人。
【乙】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右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成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
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迭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甲、乙两个文段都出自《水浒传》,作者是________。我国古代与《水浒传》齐名的长篇小说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描写方法上甲、乙两个文段都运用了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乙文段除了上述两种描写方法外,还有________描写,乙文段中这种描写的作用在于突出鲁达性格中____________的特点。
3.甲文段写武松打蒋门神用了两脚一拳,乙文段写鲁达打郑屠户用了三拳。写武松的两脚一拳,突出了一个醉字,写鲁达的三拳,作者除直接写打的动作外,还用了三个比喻,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用________的手法描写出鲁达痛打恶人的痛快淋漓。
(五五)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6题。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搁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7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懵。
1.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文中主要人物。
时间: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主要人物:____________.
2.用文中词语填空。
(1)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母亲对老玉的关爱,同样表现为他们说话时的________。
(2)对于父亲的町嘱,儿子的态度是:____________;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
3.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含义是什么?表现了老王怎样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王对儿子和对母亲的不同态度,主要是用什么写法来表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上文,你受到什么教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施耐庵、《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4分,每空1分。
2、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或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粗中有细(或勇而又谋)。4分,第4空如果学生所答意思相当,可以酌情给分。
3、味觉(或味道)、视觉(或颜色)、听觉(或声音)、夸张。4分,每空1分。学生所答意思相当,可以酌情给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