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拼搭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操作、比较、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领悟、体会知识的来龙去脉,进而内化为自己所有,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上课时我给学生安排了充足的操作时间,“滚一滚”、“堆一堆”等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去了解、体会平面与曲面的区别,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验证,从而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汇报时,各学习小组争先恐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如学生说“我感觉长方体是长长的”、“球是圆圆的,所以堆不起来”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操作,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发现,获得直观的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努力营造研究与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带着渴望去参与学习的过程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与撞击。
同时我也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去操作、去想象,尤其是在“搭一搭”中,学生对当一个“小小设计家”非常有兴趣,而积木又是平时自己常玩的、熟悉的玩具,所以,课堂上小朋友搭出了好多有趣的东西,有的小组配合,还搭出了许多,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在活动中,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挖掘,满足了学生创造的愿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