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融媒体时代如何提高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创新能力
袁海峰
(杭州市临安区融媒体中心,浙江 杭州 311300)
摘 要:编辑记者群体是电视台的核心保障,在新时期,电视台的编辑记者应与时俱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本文阐明了在融媒体时代电视台编辑记者面临的困境,并为增强其创新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如更新编辑记者的理念、对编辑方式进行完善与优化、注重策划方面的创新等,为关注这一类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关键词:融媒体时代;电视台;编辑记者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5-0054-02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对于电视台来说亦是如此,在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大融合中,电视台编辑记者应与时俱进,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通过现代化技术的运用,让电视台的节目在融媒体时代更加具有竞争力。
二、融媒体时代下电视台编辑记者面临的困境当前融媒体时代下的电视行业,在人才的培养以及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拥有着以往严肃和拘谨的工作氛围,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意识较为缺乏,使得编辑记者在工作中过于保守、难以进步。近年来,我国的融媒体发展得越来越快,各地区也开始成立融媒体中心,因此,电视台传统的工作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下融媒体市场的发展需求,电视台需进行改革。但由于工作方式与工作模式落后,致使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创新能力被限制。除此以外,我国各电视台的招聘机制过于死板,对于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引进力度小,使得电视台发展受到阻碍,制约了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创新能力,形成恶性循环。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特征,对于信息的时效性也有了新要求,但当前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思维未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同步的更新,依然沿用以往的工作方式,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另外,部分电视台的编辑记者自身的专业能力不足,尤其是在融媒体的大环境中,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相关经验缺乏,所以在电视台进行节目编辑时,会出现条理不清晰、逻辑思维混乱、编辑出现差错等状况,对工作效率造成严重的影响,并降低编辑质量,同时,部分编辑人员由于自身的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差,还会制约电视节目质量的提升。
三、融媒体时代提高电视台编辑记者创新能力的措施(一)创新电视台编辑记者的观念在任何一个行业中,创新能力都是衡量工作者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若没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观念,很难在一个行业中拥有长远的发展,电视台的编辑记者也同样。因此,应从创新电视台编辑记者的观念着手,先了解融媒体时代整个大环境,并明确传播对象的状态。若想要在融媒体时代中实现电视编辑的创新,编辑记者应充分考虑听众的需求,站在听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便促使后续的编辑与策划过程推陈出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产生良好的效果。同时,还应对电视台节目的精神层面进行创新,冲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构建良好的节目品牌,利用融媒体的优势,转变电视台节目的内容与形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节目品牌进行架构。此外,需要随着融媒体的发展不断更新电视台编辑记者的观念,进而促进电视台在未来能够实现平稳的发展[1]。
近年来,各地的融媒体中心竞相挂牌成立,以临安区融媒体中心(杭州临安新闻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它是整合了临安区新闻中心、临安区广播电视台、临安区委报道组职责,建成的集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社会宣传资源于一体的新型主流新闻传媒机构。融媒体时代,创新可创造生命力,创新意味着变化万千,创新要求推陈出新,但不变的依然是“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也就是以“数据库”为中心,以“用户”与“服务”为基本点,电视台编辑记者应不断转变自身观念适应形势,为观众产出优秀的电视节目。
(二)在策划方面不断创新
除了创新电视台编辑记者的观念以外,还应在策划方面进行完善。在对电视节目进行编辑的过程中,前期策划阶段是关键环节,其策划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后期节目的质量,影响着最终节目的呈现。因此,电视台节目编辑工作者应注重此方面的创新工作。对于电视节目的策划来说,应与实际情况相符,不能太过于天马行空,出现“不接地气”的情况。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编辑记者应做好充分的调查工作,寻找优秀的素材,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制作出能够展现出电视台特色的节目。电视台编辑记者群体应扎根人民群众,做好现实生活中的深入调查,到基层与民间亲自去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够成功地挖掘到生活中优秀的素材资源。若想提高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创新能力,应该针对性地提升编辑记者的素质,促使其积极学习相关内容,从而使得电视台能够良好发展。因此,编辑记者应注重强化自身素质,努力学习融媒体时代下的新思想、新技术,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实现策划
[2]
工作的创新发展。
在当前的新媒体的浪潮中,网络信息正在普及到世界各地,其影响力逐渐增强。在此背景下,新闻编辑记者能够获取信息的途径日益增多。但是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能够在庞大繁杂的信息数据中搜寻有用的信息是有着相当大的难度的。所以,在新时期电视台编辑记者需要进行自我完善,并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注重自身编辑水平的提升,不断与时俱进,使电视台的节目质量实现质的飞跃。另外,电视台也应发挥自身对于编辑记者的引导作用,做好相关教育培训工作,培养他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编辑者应该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注重对信息的加工,编辑和整合复杂的信息内容,坚持新闻的精简性与准确性。除此以外,编辑记者需要对相应的数据格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加强信息加工的逻辑性与概念性,以此切实地提升电视台新闻节目的质量。
(三)创新编辑的手段与方式在融媒体时代中,电视编辑记者应创新编辑的手段与
作者简介:袁海峰,男,汉族,浙江嵊州人,助理记者。研究方向:新闻学。
54
第3卷第05期
方式。现如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既给电视台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基于此,电视台的编辑人员应加强对于新旧媒体融合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在原有的编辑方式基础上,加入新媒体的编辑特征,对编辑形势进行优化。例如,在实施相关新闻媒体报道时,要将一些最新的信息公开发布到微博中,或者发到微信公众号里面。与此同时,将详细的报道网址,以及电视台播出的时间也附加到里面,如此便能增加电视台网站的流量,提升电视节目收视率。在此基础上,可以把电视媒体、手机媒体与网络媒体有效地联系起来,实现编辑手段与方式的创新,增加电
[3]
视台的竞争力。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观众通常都会在电视机前被动地观看电视节目,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观众不再仅仅作为接受者存在,还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因此,电视台编辑记者在对节目进行编辑时,应与观众进行充分的互动,调动其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例如,现阶段很多的选秀节目,都开始采用一种场上、场外、线上投票的模式,同时还会配备专门的新媒体运营人员,对现场(上接第52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对农电视节目需要注意的几点在这些年的农业电视节目采编工作中,笔者也注意到,要打造一档好的对农电视节目,以下几个方面不能忽视:
(一)采编人员要了解“三农”如今电视采编人员多从院校毕业,鲜有农村生活经验,在采编过程中,很难得到融入并得到农民朋友的认可,最终造成节目贴近性差,可视性差,从而影响节目的品牌打造。因此,对农电视节目的采编人员必须多下功夫,上至中央对农政策,下至各地农业特产、风俗习惯,都要认真了解,这样在采访或接待中,农民朋友才没有距离感,才能真正得到农民朋友的认可,也才能做出好的对农节目。
(二)采编要细心,要实事求是,不误导农民大多数农民朋友面对摄像机镜头都会紧张,采访过程中涉及品种、数量等细节都要认真核实,节目做到实事求是,不误导农民。
(三)要整合各种传播手段,让节目发挥最大效益宜昌素有“八山半水一分半田”之说,特殊地域条件对电视传播最大的影响就是收视覆盖。在宜昌山区,三分之二的农户没有有线网络,无法通过有线电视收看本土节目。针(上接第53页)成基层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因此,在5G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给我们带来智媒时代的当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抓住数字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遇,结合自身区域优势,打造综合服务平台,更好服务百姓生活,建设基层舆论阵地,从而不断提高县级融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以及公信力。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EB/OL].http://opinion.
people.com.cn/GB/n1/2018/1108/c1003-30388004.html[2]胡正荣,李荃.走向智慧全媒体生态:媒体融合的历史沿革和未来
展望[J].新闻与写作,2019(5):5-11.[3]郭乐天,王晓伟等.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与发展[J].传媒,2018
(11):6-7.[4]胡正荣,李荃.推进媒体融合,建设智慧全媒体,提升国际传播能
力[J].对外传播,2019(05):4-7.
广电聚焦
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记录,再通过微博、微信、知乎等平台传播,
让观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参加讨论,提高其参与度,使节目的影响力得到有效的扩大。该形式还有助于增强节目的趣味性,提升节目对于观众的吸引力,长此以往,电视台可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口碑,进而使其在融媒体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四、结论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电视台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电视台若想在大融合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编辑记者不断地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从改变传统观念开始,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对电视节目的形式、手段以及内容进行创新,产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任德刚.融媒体时代如何提高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创新能力[J].传
播力研究,2019,3(31):54.
[2]张永忠.融媒体时代如何提高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创新能力[J].传
媒论坛,2019,2(19):89+92.
[3]吴景然.融媒体环境下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研究[J].西
部广播电视,2018(19):162-163.
对这种情况,宜昌三峡电视台《垄上行》栏目的破解方法之一,是把活动办到田间地头、办到农民朋友身边,最终实现离播覆盖,从而增加栏目影响力,完成品牌打造。
自2009年底以来,栏目把“《垄上行》送温暖走进县市区”作为一种常态活动运作。该活动与各县市区“三下乡”活动相结合,除了给农民朋友送去文化、科技、法律、医疗卫生以外,还现场为贫困群众捐赠财物,活动不仅深受农民朋友好评,也得到了各地党委政府的配合和赞赏。目前活动既成为各级政府对农工作的另一种平台,也成为栏目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
而随着“三网合一”工作的推进,以及智能手机在农村的普及,我们节目已经能够让农民朋友通过互联网、APP随时收看,更通过微信公众号,在乡亲们之间形成了良性传播。
四、结语
以上为一家之言。农村山清水秀,农民朋友质朴善良,农业电视节目只要用心做的话,成片效果好,生活气息浓,贴近性强。相信只要每位对农电视节目从业人员多加思考,勤于探索,加大学习与交流,对农电视节目一定会激发出巨大的潜力,最终形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新局面。
注释:
①“200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
[5]周婷.基于场景视域下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J].当代传播,2019
(1):79-88.
[6]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
[S],2019-01-15.
[7]人民网.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面启动[EB/OL].http://media.
people.com.cn/GB/n1/2018/0922/c40606-30308803.html.[8]武新平.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一二三四”工作法浅析——以秦安
县融媒体中心建设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12-25.[9]鲁继武.县级融媒体建设“瓶颈”问题及其突破策略[J].新媒体研
究,2019-12-25.
[10]王彬.探讨新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必要性与方向[J].新闻
研究导刊,2019-12-25.
[11]杨安河.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20-01-01.其他作者简介:
于江荣,女,汉族,山东威海人。研究方向:儿童新闻、主旋律电影。
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