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在我国入世以后对外开放的过 程中,金融业跨国公司将对国民经 济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影响,这些影 响远远超越了金融服务业本身。 盒融服务 时我国经济的综含影响 Q墨主墨!圭查! 我国金融服务业具有相当的特殊性 开放服务贸易不仅能够引进竞争机制, (邓伦香 摄) 济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是采取两种方式 在总体上处于竞争力较弱的状态,外 进行推断的,一是测定发达市场经济 资进入后的市场格局无疑将重新洗牌。 国家特别是美国服务行业和企业的经 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表明,对外 (3)中国金融服务业有很多自身的特点, 济特征,因为美国是唯一具有相对全 以银行业为例,在市场结构上是四大 面资料数据的国家;二是测定服务业 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而且还 银行高度垄断,在功能定位上是我国 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转让特有优势 可引进国内亟待发展的产业,促进国 渐近式改革战略的重要支撑,在资产 的程度。本文结合这两种方式,从技术 民经济体系的健全和发展。2001年12 结构上巨额不良资产比例畸高,在管 进步与就业、国际收支与贸易、产业联 月儿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 理体制上是分业经营,等等。(4)由于中 动性等方面分析金融业跨国公司对我 以预期,中国服务业的竞争力从长远 外金融服务厂商竞争实力的悬殊,在 国的影响。 看将有较大的提高。 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外开放将导致外 一、技术进步与就业 但是,对于包括银行、保险、证券 资机构的大量进入,而中资厂商则很 考察跨国公司的技术影响,必须 等行业在内的金融服务业来说,问题 难走向国际市场,即在进入和走出之 区分体现在厂房、设备中的硬技术和 似乎并非如此简单。因为:(1)金融服务 间存在巨大的非对称性。 业是特殊的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核 体现在管理、销售、专业技能中的软技 总之,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 术。金融服务与一般产业的不同之处 心产业,健康、发达的金融服务业关系 具有双重的特殊性:一是与国内其他 在于通过雇员技术进行传播,尽管有 到一国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其重 行业相比的行业特殊性,二是与国外 的技术与实物资本(如计算机)的使用相 要性远远超过其在整体经济中数量上 同行业相比的国别特殊性。这两个特 联系,但主要部分则与经验积累与智 的比重。因此,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 殊性就决定了我国金融服务业在对外 力资本紧密相连。例如,保险业要求专 金融服务部门开放也是加入WTO谈判 开放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中国 业化的技术知识,要求有经验的工程 中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之一,必须 特有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这 师、律师、银行家、物理学家和其它专 采取极其谨慎、稳健的态度。(2)由于长 些问题不仅涉及到人世对金融业本身 业人员的智力投入,以衡量各种环境下 期受赶超式发展战略的影响,我国金 的作用,而且还波及国民经济各方面, 的风险程度,但在研究与开发上不需要 多少投资。因此,与工业跨国公司多以 硬技术为基础不同,软技术是金融业跨 融服务业一直由国家垄断经营。虽然 产生一系列影响。 在渐近式改革战略的制度安排下,我 国对金融服务业进行了一系列局部的 开放,但全方位竞争的格局远未形成, 金融业跨国公司对我国的影响 国公司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硬技术通 目前,服务业跨国公司在一国经 常可以通过研究与开发费用来衡量,而 28开放■2002.11 魏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堡I 软技术则根据报酬水平表示的技能来衡 然,随着外资金融业的发展,外资金融 行服务)和保险就占6O%,其中2/3的金 量,因为软技术往往是人力资源密集型 机构服务对象的逐步扩大,这种情况 融服务向母国销售。虽然金融业出口倾 而不是实物一资本密集型,这就要求东 将会有所改观。 向较高,但是出口绝对值却较低。因此 道国不应按照制造业的标准来限制金融 二、国际收支与产业联动性 总的说来,由于我国实行资本流动的管 服务业。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外国附属企 制,金融业跨国公司对我国91" ̄E收支不 对美国跨国公司及其国外附属机 业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受到特别关注。 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反而在近期以至中 构的研究发现,尽管从总体上看,服务 般而言,对国际收支产生积极影响 期内产生积极的作用。 业跨国公司进行的研究与开发比制造 的因素有:开展新项目的资本流入、服 金融业与其它经济部门具有较高 业跨国公司少得多,但是,除银行以外 务出口收入以及该服务的进口替代带 的联动程度,通过分析投入一产出表 的金融、房地产、管理咨询、广告等服 来的外汇节省、促进或帮助其它工业 可以得到其间的关系。七十年代金融 务业的母公司都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 企业出口;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是:汇 服务业在投入方面是相对自给自足的, 同时,国外服务业附属企业与其母公 回母公司的利润、酬金和特许使用费、 来自于本行业的中间品投入(19.6 占 司相比,也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这是 商品;FDN.务的进口、外籍员工工资汇 全部中间品投入(39.4 的5O%,来自 因为,制造业bLN.务业企业更能利用 出东道国。实际上,应辩证地看服务进 于制造业的只占2.9%。而餐饮业中间 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动力成本,把低技 口带来的影响,进口某些服务可以提 投入中来自于本行业和制造业的比重分 能的经营放到发展中国家,而服务业 高未来出口的竞争力。如六十年代挪 别是55.6%和35.3%,汽车修理;FDN.务 则有所不同,发展中国家外国制造业 威进口石油钻探服务,到七十年代,石 业的相应数字分别是47.2%;T!:126.1%。 的平均报酬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服 油出口收入已远远超过了进口服务的 但近年来金融服务业来自于其它行业 务业在发展中国家附属企业的平均报 价值。对金融业来说,还有一些特有的 的中间投入比重明显上升,特别是对 酬仅比发达国家i' ̄25%。因此,以高技 因素,如外国银行不仅可能将利润汇 计算机及相关服务需求的增加,使其 能雇员形式表现的人力资本,不可能 回国内,还可能把多余的资本也调回 成为国际大型金融机构成本项目中仅 大量从母国流向人力资源缺乏的东道 国内,而不是贷款给当地企业;在保险 次于人力资源成本后的第二大支出。 国,而是投资培训东道国雇员。所以, 企业中,保费收入可能用于东道国以 因此,金融服务业的繁荣对信息产业 金融业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所作的贡献 外的国家投资。除非政府禁止此类资 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在于培训人员和提供软技术。这一点 本流出,否则会对外汇缺乏的东道国 但在产出方面,金融服务业对其 对于经济起飞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 造成不良影响。 它行业具有重要的影响,最重要的是 如我国尤为重要。因为当经济增长到 金融业跨国公司的另一个重要的 其服务质量对其它行业的影响,其次 定的阶段,资本积累已经达到一定 特征是,某些服务的不可交易性对国 是服务价格对其它行业的影响。虽然 的水平,此时经济增长的瓶颈转变为 际收支产生影响,其出口倾向和进口 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在总体上相对于 软技术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通过引 替代能力比工业跨国公司低得多。美 产出而言较为便宜,但一些先进的金 进金融服务业,可以加速人力资源的 国的数据表明,服务业跨国公司的销 融服务则是昂贵的。而这是其它行业 供给。同时这也意味着,东道国如果采 售额中有6%出口,而制造业为l1%。 的重要中间投入品,高价格、低质量的 取限制雇佣外籍高级人员的政策会对 同时,服务业母公司向其国外附属企 服务无疑会削弱这些行业的国际竞争 本国经济产生消极的影响。 业的出口额比制造业母公司少得多, 力和消费者的福利效用。早期的文献 但是,由于很难把服务业生产过 在服务业母公司中,只有大约2O%是 只是把金融服务部门作为一个沟通储 程分解为劳动密集型部分和资本密集 向国外附属企业出口,而制造业相应 蓄和投资的中介,不强调金融服务在 型部分(而制造业就比较容易),加上大 比例大约是40%,但服务业的国外附属 促进增长中的能动性作用。九十年代, 部分必须在当地生产(而不是进口),因 企业却具有明显的出口倾向。除批发贸 随着全球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的 此,服务业国外附属企业的生产结构 易外,金融服务业出口比例也比较高, 进行和全球金融服务协议的达成,金 往往类似于母公司。对于金融、保险等 其中银行业出口倾向(出口额与销售额 融服务自由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学术界 资本密集型的服务业,无法指望它创 的比值)是54.1%,保险业是26.1%。 的关注。研究发现,金融服务开放改善 造出象制造业一样多的就业机会。当 在服务出口中,仅金融服务(不包括银 了资源在不同部门、不同国家和不同 FII ̄lll2002.II 2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时期的配置,从而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可以设想,如果保险业不发 达,投资者可能不愿进入高风险的项目。如果银行系统效率低下,当地企 业就不愿从事出口,因为回避汇率风险的套期交易太昂贵或根本无法得到 这种服务。尽管当地的银行可能在为当地需求提供服务上是有效率的,但 是并不擅长开拓国外资金渠道或国际业务。因此,对外资开放金融服务贸 易有利于促进其它产业联动。 三、金融服务领域是否会产生过度竞争 尽管理论上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对外开放只是其 中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在对外开放的同时,本国也可以“对等地”进 入对方国家提供金融服务。但实际上,由于我国金融服务业相对比较落后, 国际化经营的经验严重不足,内部控制也不够严密,因此,在今后相当长 的时期内大规模进入对方国家“对流”的可能性非常小。同时,随着国家 对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管制的放松,民营金融机构的数量将逐步增 加。随着国内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类型的不断增加,竞争将逐步加剧。由此 引起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金融服务领域是否会产生过度竞争? “过度竞争”指的是相对于有限需求的过度供给、设备过度投资、价 格战、广告战等行为而使行业中绝大多数厂商陷入困境而又不能顺利退出 的一种现象。经济学界似乎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即强化竞争可以促进 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政府应当想方设法促进竞争似乎成为一个不可辩驳 的定论。但是,银行部门与制造业等实际部门不同,过度竞争会削弱必要 的利润率,迫使银行进行过度冒险,这样不仅增加了这些银行破产的风 险,而且由于其连锁反应会增加金融体系的风险。我国银行资金流入股市 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业的过度竞争是非常有害的。因此, 金融业不仅是一个行业自身发展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 问题。 W.d.鲍莫尔的“可竞争市场理论”为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把握提 供了理论指导。在一个市场中存在着相互竞争的两类厂商,即在位者和潜 在进入者。为了不使新进入者有盈利的机会,均衡的产业格局必需是“可 维持的”,即在给定的条件下,不存在任何新进入者能获得利润的情况,所 以垄断并不必然使社会福利受损。因此,我们并非反对增加竞争的政策,而 是反对那种简单化地认为竞争总是越多越好,并且混淆金融部门与实际部 门不同特点的观点。在促进金融部门的竞争过程中,政策制定者需要在增 加金融业竞争和保持金融体系稳定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从某种意义上 看,只有金融企业之间服务的差异性足够大,才能避免过度竞争的发生。 总之,金融服务业对东道国的直接和更广泛的间接影响是非常复杂的, 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简而言之,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 为东道国带来较先进的软技术,为东道国培训当地缺乏的高级人才,提供 高附加值的就业机会,增加高质量金融服务的供给,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发 展,帮助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发达地区)。尽 管对于东道国国际收支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采 取资本项目非自由流动的政策和其它限制转移资本流动的政策,将有助于 外汇的盈余和外贸出口的发展。 0 30开放■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