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内置式换热器[实用新型专利]

内置式换热器[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520929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6.05.04

(21)申请号 201521096336.9(22)申请日 2015.12.24

(73)专利权人江苏诺恩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221011 江苏省徐州市徐贾快速通道北

侧徐州工业园(72)发明人孟宪峰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代理人刘葛 郭鸿雁(51)Int.Cl.

F28D 7/00(2006.01)F28F 9/02(2006.01)F28F 21/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内置式换热器(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内置式换热器涉及一种换热器。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体积小、制造成本低、能耗低的内置式换热器。本实用新型内置式换热器包括管箱、隔板、封头、管板和换热管组,所述隔板设置在管箱内部,将管箱分为上下两部分,管箱上部设有管程流体进口,管箱下部设有管程流体出口;管板包括左管板和右管板,左管板与管箱固定连接,右管板与封头连接,换热管组两端开口,一端固定穿过左管板与管箱内连通,另一端固定穿过右管板与封头内连通,管箱上下两部分通过换热管组和封头连通,其中还包括接口,所述换热管组穿过接口,接口左端与左管板密闭连接,右端用于与介质容器密闭连接。 C N 2 0 5 2 0 9 2 9 1 UCN 205209291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内置式换热器,包括管箱、隔板、封头、管板和换热管组,所述隔板设置在管箱内部,将管箱分为上下两部分,管箱上部设有管程流体进口,管箱下部设有管程流体出口;所述管板包括左管板和右管板,左管板与管箱固定连接,右管板与封头连接,所述换热管组两端开口,一端固定穿过左管板与管箱内连通,另一端固定穿过右管板与封头内连通,管箱上下两部分通过换热管组和封头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口,所述换热管组穿过接口,接口左端与左管板密闭连接,右端用于与介质容器密闭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下方设置有支撑导轨,所述支撑导轨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管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导轨底部设置有支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两侧和上方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管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箱和左管板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的换热管为石墨改性聚丙烯管。

2

CN 205209291 U

说 明 书内置式换热器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之为热交换器,换热器作为一种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食品等行业,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甚为广泛。[0003]目前对于容器内部介质的换热,最普遍的做法是先将介质从容器中引出,通过设置在容器外部的换热器,实现介质热量交换,然后再将介质返回容器内,以保持介质的设定温度。这种做法需要独立的换热器及循环泵,介质循环过程需要运力消耗,并且额外占用空间,此外,使用独立完整的换热器增加了生产制造成本。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制造成本低、能耗低的内置式换热器。

[0005]本实用新型内置式换热器,包括管箱、隔板、封头、管板和换热管组,所述隔板设置在管箱内部,将管箱分为上下两部分,管箱上部设有管程流体进口,管箱下部设有管程流体出口;所述管板包括左管板和右管板,左管板与管箱固定连接,右管板与封头连接,所述换热管组两端开口,一端固定穿过左管板与管箱内连通,另一端固定穿过右管板与封头内连通,管箱上下两部分通过换热管组和封头连通,其中:还包括接口,所述换热管组穿过接口,接口左端与左管板密闭连接,右端用于与介质容器密闭连接。[0006]本实用新型内置式换热器,其中所述换热管组下方设置有支撑导轨,所述支撑导轨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管板上。[0007]本实用新型内置式换热器,其中所述支撑导轨底部设置有支座。[0008]本实用新型内置式换热器,其中所述换热管组两侧和上方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管板上。[0009]本实用新型内置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管箱和左管板通过法兰固定连接。[0010]本实用新型内置式换热器,其中所述换热管组的换热管为石墨改性聚丙烯管。[0011]本实用新型内置式换热器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内置式换热器集成在容器设备的内部,换热管组裸露在介质容器内,可以直接浸没于需要换热的介质中,介质通过与换热管组接触,实现与管程流体的热量交换,无需消耗介质循环所需动力,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0012]本实用新型内置式换热器体积小,不需额外占用空间。[0013]本实用新型内置式换热器与传统换热器相比,内置式换热器结构简单,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3

CN 205209291 U[0014]

说 明 书

2/2页

本实用新型内置式换热器中使用易更换的石墨改性聚丙烯管,无毒性,不结垢,不

污染介质,并且具有优良的耐化学的品性。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置式换热器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置式换热器的纵向半剖面图;[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置式换热器的左视图;[0018]图3为图1 A-A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内置式换热器包括接口2、管箱3、隔板4、封头5、管板和换热管组8;隔板4设置在管箱3内部,将管箱3分为上下两部分,管箱上部设有管程流体进口9,管箱3下部设有管程流体出口10;所述管板包括左管板6和右管板7,左管板6设置在管箱3和接口2之间,管箱和左管板通过法兰14固定连接,右管板7与封头5连接;换热管组8两端开口,一端固定穿过左管板6,另一端固定穿过右管板7,管箱3上下两部分通过换热管组8和封头5连通。换热管组8穿过接口2,接口2的左端与左管板6密闭连接,右端与介质容器1密闭连接。换热管组8与封头5穿过介质容器1的外壳进入到介质容器1的内部,换热管组8裸露在介质容器内。

[0020]如图3所示,为了增加换热管组的稳定性,在换热管组的下方设置了两条支撑导轨11,支撑导轨11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管板上。在支撑导轨11下方设置支座12,起支撑固定作用。另外,在换热管组两侧和上方都设置有加强筋13,加强筋13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管板上,可以起到加强支撑作用。换热管使用易更换的石墨改性聚丙烯管,无毒性,不结垢,不污染介质,并且具有优良的耐化学的品性。

[0021]在需要换热的介质容器1内部安装内置型换热器,管程流体从管程流体进口9进入管箱上部,流经换热管,在换热器封头一端折流进入另一半换热管,最后换热后的冷却介质进入管箱下部,从管程流体出口10引出。在介质容器1内,由于换热管组8裸露在介质容器内,可以直接浸没于需要换热的介质中,介质通过与换热管组8接触,实现与管程流体的热量交换。

[0022]本实用新型内置式换热器集成在容器设备的内部,不需额外占用空间,无需消耗介质循环所需动力,降低能源消耗;与传统换热器相比,内置式换热器结构简单,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002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4

CN 205209291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5

CN 205209291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