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武胜中学高二年级
第一次月考试题
命题人:陈筱容 李斌 审题人:田继谋 杨杰
第Ⅰ卷(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角色/群雄角逐 度量/度德量力 横祸/横行霸道 强拆/天寒地坼 B.贬低/针砭时弊 飙升/鱼鳔 湍流/挣揣 救济/济济一堂 C.擂鼓/擂台 撒网/撒种 隽秀/隽语箴言 少见/少安毋躁 D. 朔日/溯源 嗔怪/瞋目 落枕/落款 渎职/赎罪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幽雅 防范 呕心沥血 个中三昧 B. 布署 杂糅 头昏脑胀 心率不齐 C. 忤逆 侯车 精力涣散 真知卓见 D. 搏弈 诡秘 怡笑大方 不足为训 3.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比赛前,他踌躇满志地对队友说:“虽然面对的是个强大的对手,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他们。”
B. 根据专家解释,自主招生面试考察的重点是学生在交叉学科方面表现出来的创新潜质。 C. 我们的负责欧锦赛采访的记者和工作人员已经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奔赴欧洲,届时将向国内发回最及时、最精彩的报道。
D. 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高晓松获释后,自叹狱中的六个月是“最长的半年”。他的自叹不仅给广大公众敲响了警钟,而且流露出对自己醉驾行为的悔意。这也正是高晓松“倾情”唱出的一首“警世歌”。
B.今年春节期间,西昌市共接待游客182.3万人次,同比增长5.94℅,游客人均消费同比增长97.41℅,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
C.造成中国近期大范围空气重污染的原因,主要是由污染物排放量大、气象条件不利而污染物难以及时扩散、机动车及北方冬季燃煤采暖污染等对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所致。 D.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 自执勤的岗位上。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1
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审美视野的逐步扩大。在自然美领域,从对动物的审美到对植物的审美,对山水的观赏由“比德”到“畅神”的转变,都可以看出这一点。处于狩猎生活时期的欧洲原始洞穴画作者,尽管生活在不乏美丽植物花卉的环境里,但他们着意描绘的只是经常与之周旋的野兽形象。我国仰韶彩陶,已有鱼、鸟、蛙等自然物的形象,但它们都是脱离各自的生存环境被加以表现的,几何化的写意手法和强烈的变形处理,表明这些自然物已变成象征符号,还谈不上自身的美。周秦以后,山川草木开始作为人的生活背景获得了自身的审美意义,然而人们主要是从“比德”的观点去欣赏它们的。
那时的人习惯于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的道德、情操,使自然事物的属性(物理属性、化学属性、生物属性)人格化,人的品性客观化,自然物的美丑,就按其所比附的道德情操的价值来评定,这实际上是一种“美善相乐”的观点。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提法,和《荀子》一书中所记的孔子“以玉比德”的观点,都可看成代表。这种用自然物比附人的德行的观点,虽仍有其片面性,却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已同实用感相分离,转为道德情感的满足,表现了历史的进步。《诗经》常以鸟兽草木比兴,作为抒发情意的借用物。《离骚》以香草喻君子,以萧艾喻小人,都表明“比德”观念对艺术创作有着广泛的影响。由于艺术作品中大量出现以物喻人的形象,所以就使自然物往往附着了传统的隐喻意义,如松柏喻坚贞,兰竹喻清高,直到今天还影响人们对这类自然物的欣赏。
对自然物的“畅神”审美观,是晋宋以后盛行起来的。同“比德”不同,“畅神”强调的是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抒发,得到满足,从而精神为之一畅。它所尊重的,已不是自然物身上被人为地外加的道德伦理价值,而是它自身的足以令人舒畅怡悦的审美价值,王羲之《兰亭集序》写到自己面临会稽山阴兰亭一带有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的美景所产生的感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宗炳平生“眷念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酷爱描山画水,认为再现山川之美,足以“畅神”。他说“峰岫娆嶷,云林森渺,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以,神之所畅,孰有先焉!”。肯定观赏和再现自然美可以“游目骋怀”,可以“畅神”,也就是肯定从自然界可以直接得到审美的满足。这种观点的提出,标志着对自然美审美意识的觉醒,为时比西欧早一千多年。在这种观点基础上诞生的谢灵运的山水诗和宗炳、王维的山水画,在中国艺术史上都具有开山意义。由此而形成的专事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品类——山水诗画,后来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民族艺术对人类艺术宝库的卓越贡献。
5.下列关于“比德”和“畅神”及其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比德”是指人们习惯性地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的道德、情操,使自然物的属性人格化,人的品性客观化。 B.“畅神”是晋宋以后才出现的,它强调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抒发,得到满足,从而精神为之一畅。 C.“比德”实际上是一种“美善相乐”的观点,孔子等人都曾提出类似的观点,“比德”对艺术创作有着广泛的影响。
D.由“比德”到“畅神”的转变,表现了人类审美视野的逐步扩大,这两者又都离不开自然美和人类审美这两个要素。
2
6.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人类审美视野的逐步扩大写起,而从原始洞穴画到仰韶彩陶,再到周秦以后的山川草木的意义变化就能体现这种审美视野的变化。
B.第二段首先对“比德”这个概念进行具体阐释,然后从古代先贤的理论和人们的艺术创作实践两个角度来说明这种理论的影响是十分深远。 C.第三段重点围绕“畅神”审美观展开论述,侧重从“比德”“畅神”的不同点角度切入,既有《兰亭集序》的例子,也有古人的理论阐释。
D.全文着眼于人类审美艺术视野的扩大,重点论述了“畅神”审美观的发展变化及表现特征,强调其对民族艺术和人类艺术宝库的卓越贡献。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物的形象只要脱离各自的生存环境被加以表现,或是经过几何化的写意手法和强烈的变形处理,就不再具有自然物自身的美。 B.《诗经》常以鸟兽草木比兴,《离骚》以香草喻君子,以萧艾喻小人,这使得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自然物全都附着了传统的隐喻意义。
C.中国古代的“比德”理论虽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这已经表明人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已同实用感相分离,表现了审美的历史进步性。
D.肯定从自然界可以直接得到审美满足的理论,标志中国人自然美审美意识的觉醒,并直接形成专事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品类——山水诗画。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卜式,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上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是时,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
②③
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令,缑氏安之。迁成皋令,将漕最。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会吕嘉(南越丞相)反,式上书,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上贤之,下诏曰:“今天下不幸有事,郡县诸侯未有奋由直道者也。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昔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乃拜为御..史大夫。
赞曰:卜式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 注释:①浑邪:匈奴首领名。 ②缑氏:县名。 ③将漕:办理漕运
3
①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 见:被 B.此非人情 人情:礼节应酬 ..C.于是上久不报式 报:答复 .D.今又首奋 首奋:首先站出来 ..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卜式忠君爱民的一组是( ) ①臣生与人亡所争。 ②愚以为贤者宜死节。
③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 ④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 ⑤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⑥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②⑤⑥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卜式与他的弟弟分家时,自己只要了一百来只羊,把其他田地、房屋等都留给了弟弟。他弟弟家业尽破,他又多次相助,这说明卜式是一个友爱兄弟的人。
B.从卜式愿意拿出一半的家产抗击匈奴、出资二十万作为迁徙百姓的花费、主动请求奔赴南越决一死战等事件中可以看出卜式是一个不吝啬钱财、不图回报、忠心为国的人。 C.卜式愿意资助朝廷抗击匈奴,却什么事情也没有求;被封为中郎官却不愿意做,宁可替皇上放羊。在皇上看来,卜式是一个品德高尚但不善于表达的人。 D.“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说明在作者看来,卜式牧羊出身,以财输边,从给皇上牧羊一直到被封为御史大夫,主要原因是遇上了好机会。
第Ⅱ卷(120分)
四.(28分)
11、翻译下列句子。(8分)
①、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4分)
③、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4分)
12.请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4分)
所谓士者虽不能尽道术必有率也虽不能遍美善必有处也是故知不务多务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务审其所谓。(《荀子·哀公》)
13.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
春 日
①
南宋 · 吴锡畴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4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 无赋招魂成独笑,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1)颈联除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外,还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
(2)“幽情”在诗中包含哪两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14.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任选8小题做)
(1)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 (柳永《望海潮》)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4)念去去,千里烟波,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5) ,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7)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8)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关汉卿《窦娥冤》)
(9)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22分)
灵魂远去的村庄
陈柳金
祖父驾鹤西游那晚,我在灵前三跪九拜,突然一只桃子掉下来,不偏不倚砸中我的脑袋,头上隆起一个“桃子”。家人疑惑,莫非我在祖父生前得罪了他?
属猴的祖父有八个儿子,希望有谁能走出山旮旯,但个个都是恋山的主。祖父说,龙生龙,凤生凤,老猴生儿钻山洞。我生肖属马,马踏天下,日行千里。祖父便把希冀转移到了我身上。弥留之际,祖父紧抓住我的手,气若游丝:“你不走出去,我死不瞑目!”那一刻,我泪流满面。在属猴的祖父灵位前摆上桃子,心里一万遍地默念“我要走出大山”。
按祖父的遗愿,葬他于村郭的高山之上。我想,祖父还是很留恋人间烟火的,他可以看到村庄的朝霞夕烟,听到牛羊的长哞欢唱,望到江上的轻舟白帆。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个愿景留在了人间。他站在高山之巅,是想有一天看着我走出大山!
于是,一匹马朝着高山昂首嘶鸣,顿时“大风起兮云飞扬”,烈马绝尘,踏破万里关山——我满怀激情地参加了市水利局的资料员考试,以赤骥之勇过五关斩六将,杀出一条血路,最终一举夺魁,成为了一匹城市中的千里马。
5
②③
离开老家那天,祖母用柴火在家烧菜,父亲摇着木船载我飘过凌江。家里的炊烟仿佛架起了一座天桥,一直通向祖父的坟墓。我想是祖父知道我要来报喜了,专为我搭了这烟桥。
顺着桥的方向来到山腰,在父亲的桃园摘了又大又红的桃子。正想离开时,瞥见好几人在风中白袂飘飘,我猛一惊。父亲说,那是看护园子的稻草人,一个大男人还怕没灵魂的人么?我定了神,把头上的红草帽扣在了一个稻草人头上,嘿,白衣红帽,精神着呢!我拍了拍它,老伙计,替我好好看护园子,下次回来赏你!
把桃子等供品在祖父坟前一应摆上,点了香烛,鞠了大躬。我气宇轩昂地把喜讯告诉了祖父,渴望他用桃子再砸一下我的脑袋。但是没有,祖父心疼都还来不及呢。
回到家,品尝着祖母亲手做的梅菜扣肉、酿豆腐、醋溜鱼和客家黄酒,那个味儿美的啊,至今还垂涎三尺。可惜,这是我在老家吃的最后一顿客家美食了。
我到市水利局上班后,被安排到下属的移民办写材料。不久市里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对我市的凌江水库进行加固扩容,须迁移上游的部分居民。我们村是上游地势最低的一个村,被定为全村迁移。尽管村民一百个不愿意,但谁敢跟龙王爷掰胳膊?
移民工作很快就开锣了,我忙成了转陀螺,根本抽不出身回老家。仅一年多时间,全村就迁移到了凌江水库之畔。回到按城镇标准建设的移民村,水泥硬化路面把家家户户的房子切割成一排排“豆腐块”,全没了过去那种倚山而建、傍湖而居的随意和闲适。村民也不再有土地,五谷蔬果都是从街上现买的,失却了泥土的芳香。吃着祖母用煤气煮的客家菜,再也品不出当年的滋味。
清明时节,我们精心准备了祭品,跋山涉水回到了原来的村庄。哪里还有村庄的影子呢?湖波浩淼,一片泽国,在低处的房屋都成了水底龙宫,只有高处的几座房子还在临水照花,显出无限落寞的怨妇神态来。
再看我的祖屋,一半在水里,一半在水面。我的童年记忆一下子淹去了大半。在那个老宅里,我曾经牙牙学语、蹒跚学步、闻鸡起舞,曾经听着祖父无数次“走出大山”的絮叨,吃着祖母用柴火烧的饭菜„„还有,在这村庄里,曾经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炊烟缭绕、渔歌唱晚。而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一片记忆化作无情水域„„
“你看,那边怎么浮着人?”顺着父亲手指的方向,看到远处一个个人头在浮动,我脸色煞白。父亲忽然一拍脑袋,说,怎么忘了呢,那是村民以前用来看护菜园的稻草人!
便想起了那些守护自家桃园的稻草人。举目望去,几个白袂飘飘的稻草人仍忠实地守候着,竟然还看见了那个戴红草帽的老伙计,只是没有了当年的精神劲儿,耷拉着脑袋,像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
我收回目光,不忍再看,眼前的凌江在怒吼咆哮,掀起滔天浊浪。要过江去祖父坟前祭拜,断然是不可能了。便在江边的一棵桃树下摆了供品,父亲隔江高喊——爹啊,吉日良辰,天朗气清,恭备三牲,祭奠尔魂。伏惟兮尚飨!
点了香烛,烧起纸钱,曾经村庄的袅袅炊烟、鸡鸣狗吠、渔米飘香瞬间灰飞烟灭。我心情沉重地屈膝下跪,忽然树上掉下一只桃子,嘭一声砸到了我的脑袋,头上长起一个“桃”。家人疑惑地看我,我真想一个猛子扎进凌江„„
晚上,我喝得酩酊大醉。梦见祖父指着一戴红草帽的稻草声呵斥:你走出了山旮旯,怎么还把全村人都带走了呢!
6
1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这篇小说以朴实、自然的笔触,重点描写了“我”从乡村到城市工作的过程,巧妙地表达了作品深刻的内在意蕴。
B、作者写“我”无法过江去祖父坟前祭拜,是要表现在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的当下,如火如荼的城镇化建设,使广大农村正在失去其生活的本来面目。
C、小说结尾写“我”作了一个梦,祖父责备了“我”,实际上体现了“我”因为不能给祖父上坟,不能尽孝心的一种愧疚之情。
D、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如把造乡运动比喻成来势汹猛的湖水;将水泥路面切割出的“豆腐块”的死板和倚山而建、傍湖而居的随意、闲适对比等。
E、小说的谋篇布局,看似随手拈来,随意铺展,实则步步为营,匠心独运。语言沉稳老练,不动声色,却力透纸背,发人深省。
16、小说中的“稻草人”具有怎样的含意?作者反复写它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17、小说在开篇和结尾处都写到了桃子掉下来砸中了“我”的脑袋,其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18、小说标题叫“灵魂远去的村庄”,你是如何看待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变成城市这一问题的?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进行分析。(6分)
六.(10分)
19.下面是《老人倒地扶不扶》辩论会的自由辩论阶段,请你以反方辩手的身份,写一段60字左右的辩论词。要求:从正方论点、论据、论证中任选一点进行反驳。(6分)
正方辩手:感谢反方辩友刚才的精彩陈词,但华丽的辞藻掩盖不了立论的错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己及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老人倒地而不扶,请问反方辩友,你如何面对你家中的老人?“不因善小而不为”,扶起倒地的老人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扶起的却是人心,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道德长城!请问反方辩友,你真的不扶吗?
反方辩手:
7
20、仿照示例,造两个句子.(4分)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水; 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香香的阳光;
如果你是 ,那快乐就是 ; 如果你是 ,那快乐就是 。 七.(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据报道,2013年12月3日,高中女生琪琪从陆丰望洋河桥上跃下身亡。前一天,因怀疑她偷窃服装,店主将监控视频截图发至微博求人肉搜索。很快,琪琪的个人隐私信息被曝光,她成为身边同学朋友指指点点的对象。 对此,网上议论纷纷。
网友甲:“琪琪对生命不负责任,选择自杀来逃避人生中的坎坷不可取。” 网友乙:“店主只是怀疑就在网上发布她人图片,怎能这样呢?”
网友丙:“网友们仅凭一面之词就实施人肉搜索,曝光别人信息,这是一种网络暴力。”
网友丁:“同学们只根据网络信息就对琪琪乱加指点评议,最终也害了琪琪。” „„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8
号考 题 名答 姓 要 级 班不 内 校 线 )封 区 、 市 ( 县密
2014年春武胜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答题卷
一二三、选择题答案(30分,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四、11、翻译(8分) (1)、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4分)
(2)、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4分)
12、断句(4分)
所谓士者虽不能尽道术必有率也虽不能遍美善必有处也是故 知不务多务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务审其所谓。 (《荀子·哀公》) 13、诗歌鉴赏(8分)
(1).(4分) (2).(4分) 14.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任选8小题做。) (1)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 11-14得分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4)念去去,千里烟波, 。 (5) ,知来者之可追。 (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7)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 (9)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也。
9
五、(22分)
15、(4分) ( )
15-18题得分 16、(6分) 17、(6分) 18、(6分) 六、(10分) 19、(6分)
19-20题得分 60 20、(4分)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水; 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香香的阳光;
如果你是 ,那快乐就是 ; 如果你是 ,那快乐就是 。
10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