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经典收获真理

从经典收获真理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从经典收获真理

襄州七中 五(4)班 刘嘉颖

在小学阶段,我读过很多书,有童话故事、名著„„我最喜欢的还是《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里的文章内容很丰富:有增广贤文、古诗、还有一些古人的故事。这些内容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让我读后受益匪浅。

我们先来说说《增广贤文》吧。《增广贤文》里面的知识可真不少呢!有告诉人们道理的,有要人们珍惜时间的,还有讲国家大事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这句话是我最喜欢的,它告诉人们:春天就应该为一年的事情作打算,黎明时分就应该为一天的事情作打算,一个家庭的幸福在于和睦相处,一个人一生的成功在于勤劳。读过以后,让我懂得了许多生活的哲理。

《三字经》也是《经典诵读》里很值得我们一读的内容,《三字经》句子简短,含义深刻。黄香九岁就懂得孝敬父亲,夏天他为父亲驱赶蚊子,冬天他为父亲把被子捂热,让父亲安睡。而我们现在的儿童呢?不会体谅父母,乱花钱,乱发脾气„„这些都是我们身上所欠缺的美德,我们像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小王子似的,没有一点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以后应该向黄香学习,关心父母,体谅父母,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我们再来说说古代名人的故事吧。从小我们就知道外国有很多有名的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诺贝尔等,我们中国古代也有许多名人—孔子、孟子、李白、苏东坡等,他们的故事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宋代诗人苏轼,从小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于是就沾沾自喜,有一天,他写了一副对联,父亲看见了,就在对联左右各加了一个字,使对联增色不少。苏轼看见后,非常惭愧,明白了“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的道理,从此以后,更加发奋努力,最后成为了著名的诗人。

《经典诵读》记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经典故事、诗词,有她与我为伴,让我终身受益。她将是我一生的良友!

指导教师 钟辉

读朝读经典,悟人生哲理

襄州七中 五(4)班 姜静怡

读了一学期的《朝读经典》了,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许多古人成功的秘密,还学会了要如何做人等等。这些道理都让我受益匪浅,但最让我受益的还是这一篇——恭宽信敏惠。这篇诗词选自四书章句集注,他告诉了我怎么样去实现仁爱。

那天早上,还没有开始早读,我自己边看着后面的古诗词,当我看到恭宽信敏惠时,我觉得比这寓意还深刻的的诗词再也没有了。我看完诗词时仿佛看到当初子张对孔子请教的情景了:子张向孔子请教仁的含义。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招致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拥护,诚信就会得到信任勤勉能做出成绩,慈惠就能够唤使别人。”而我自己对仁爱的见解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先礼后人,先上后下,先人后己,这是做人的准则。这即所谓忠恕之道。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克己复礼,正人先正己,约束修行,践行周礼,非礼不看、不听、不言、不行。一个有“恭、宽、信、敏、惠”的人,就能够身体力行,达到完美无缺的境界,而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先要做到爱人。“仁者”就要“爱人”。“爱人”是达到“仁者”境界的前提条件,而“仁者”是“爱人”的结果。“仁”是最高境界,是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的标准。“仁人”是品德高尚的人。

仁爱并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应该落到实处。践行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就是实现仁爱的有效途径。

指导教师 钟辉

读《朝读经典》有感

襄州七中 五(4)班 曹济坤

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名族精神,我校开展了读《经典》的活动。

我有《朝读经典》这本书,这本书让影响深刻。我记得第5课中孔子曰:“先行其言而后知从之”。孔子说:“想要做的事不要说出来,等你真的做到以后再说出来。对讶,一件在困难的事情谁都能说自己做的到,可是对于这件事而言你又真的能做到吗?你把这件事做到了你可以自豪的跟别人说:“我做到了。”就像尚书上说满招损,谦得益。”骄傲到的事情要坦诚相待,不要吹嘘。第10中还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在利益面前想到道义,遇到危险挺身而出。这句话让我知道眼前的利益是一时的,而坚守道义却是永恒的。在利与义的天平上,我们要端正心态,坚持正确的选择,不因一时私利而损害他人,国家的利益。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所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写道:夫君之行,静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逐成枯落,多不接进,悲守穷庐,奖复何及!我认为诸葛亮说的对,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用来培养品德的。不看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经典告诉我要讲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指导教师 钟辉

读经典,美化心灵

襄州七中 五(4)班 何家欣

读经典能净化人的心灵,读经典能教人怎样做一个品格优良的人。因此我们学校也要求我们诵读经典,目的是净化我们的心灵,还可以增长我们的阅读量,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学了这么久的经典,我最喜欢的一条是: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意思是说: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生死有命运主宰,富贵全在于天意。君子敬慎而没有过失,待人谦恭有礼,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我也是这样想的,如果你表现的很谦虚,恭敬,非常有礼貌,大家肯定都会喜欢你的,但是如果你表现出一副自大,视别人不顾的样子的话没人会理睬你,更没有人会喜欢你。 朋友就是应该互相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持。而不是在旁边落井下石,一味的嘲笑别人,这样的人谁会喜欢你?谁会说明你?而反过来,对别人热忱的人总会得到别人的欣赏。 读了经典诵读,我从中学会了许多:要互相谦让,互相尊重,只要你恭敬就不会受到别人的侮辱,只要你宽厚就能得到群众,只要你诚心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取得工作成效,慈惠就能够使唤别人。”所以,我以后还要读更多的经典,让自己的脑子更加充实,更加聪慧,更加有用„„

既然诵读经典有这么多好处,我们何不如多读点经典,多学点知识,你们说对吗?

指导教师 钟辉

读经典践行真知

襄州七中 五(4)班 任悦

自从我看了《论语》之后,圣者的谆谆教导一直萦绕着我的耳边,那一个个人生哲理使折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使我的感触最深刻。

这句话是说,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孔圣人是这么讲的,他也是这么做的。有一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行驶途中,遇到一个顽皮淘气的小孩子,小孩子不给孔子等人让路,还出了一个题目,难倒了孔子,孔子答不上来连忙叫弟子赶车快走。孔子感慨道:“世界上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是,我们要承认我们的无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有智慧的人。”孔子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人们歌颂,赞扬。

而我与孔圣人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记得有一次,数学课上,老师在讲一道题——极其深奥的数学题。老师一边分析,一边作图,以便使我们尽量能听懂,把最能理解透彻的方法教给我们。老师讲完后,问我们懂不懂,我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懂。其实,我一点也不明白,因为自己是班干部而说不懂,实在不好意思,为顾全面子,也随波逐流。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后悔。我不止一次地反问自己:为什么不懂装懂呢?这样既害了自己,又辜负了老师与父母的期望,真是不应该!我以后一定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地做事、做人,办实事,说实话,脚踏实地,做一个诚信的智者。

指导教师 钟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