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8 总分: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 看拼音写词语,再按要求填空。(4+1=5分) qīng chè lüè guò diāo zhuó piāo yì
( ) ( ) ( ) ( ) 所填汉字按音序排列在最前面的是 ,排在最后面的是 2、用“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2分) 悄.然无声(qiāo qiǎo)玉屑.(xiè xuè)歼.灭(qiān jiān) 眸.
子(móu mó) 3、用“ ”划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4分)
五采斑斓( ) 礼直气壮( ) 闻名瑕迩( ) 谈笑风声( )
时光荏冉( ) 振耳欲聋( ) 迫不急待( ) 浮想联篇( )
4、成语填空。(所填成语不得重复)(8分)
明明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课堂上他总是( )听讲,( )地盯着黑板,对于
老师提出的问题,从不( )乱说一气,总是说得( ),连老师听了也频频点
头,写起作业来总是( )、( ),写作文更是( )、(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多的打“√”,错的打“×”。(4分)
(1)“悲痛欲绝”、“欲擒故纵”和“翠绿欲滴”这三个词中的“欲”字意思是相同的。 ( ) (2)“店里的玩具保管没问题。”这句话有歧义。 ( ) (3)“大禹治水”、“李广射虎”、“负荆请罪”、“三顾茅庐”这几个成语都出自《史记》。( ) (4)《螳螂捕蝉》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顾眼前的利益。 ( )6、选择合适的词语或关联词填空。(2+2=4分)
幽静 宁静 僻静 安静
(1)小明家住在一条( )的小巷里,( )的夜晚听得见蛐蛐清脆的鸣叫。
因为„„所以„„ 只有„„才„„ 即使„„也„„ 无论„„都„„
(2)成长的关键是什么?我认为,是一个远大的理想、顽强的意志和为理想献身的精神。一
个人( )具备了这些,( )能胜不骄,败不馁,( )在什么困境中,( )能勇
往直前,奋斗不息,才能成为对人民有用的人。
7、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和要求写句子。
(1)根据不同的意思,用“滔滔不绝”造句,并且两句至少用到逗号、问号、感叹号这三种不
同的标点。(2分)
A、形容波浪滚滚奔流的样子。 。
B、形容说话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
(2)例: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来了,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大地。(1分) 冬姑娘 。
(3)朋友,是你跌倒时,搀扶你的一双温暖的手。(2分)
亲人,是你 , 。
老师,是你 , 。
8、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成语、名言填空。(4分) 人的一生都在学习,知识永远是 (填成语)的。小学阶段可以为人生打下坚实的
基础,应该刻苦学习,反之就应了古人说的一句话—— 。(填名言)一旦投入到学习中,就会乐在其中,正如孔子所言: 。(填名言)所以,学习吧,让自己成为一个 (填成语)的人。
(2)填写诗句。(4分) 夏日赏荷,不由吟诵“ ”;久别亲人,你会低吟“ ”来倾诉内心的思乡之情;送别朋友,你会想起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时的诗句“ ”;你也会用《石灰吟》中的“ ”来表达自己的高尚情操。 (3)你喜欢的一本古典名著是《 》,其中你最喜欢的(或钦佩)的人物是 你喜欢他(她)的理由是 。(3分) (4)课内连接。
(13分) A、自然界中的一些景物,总能让我们赏心悦目,产生遐想,受到启示„„夹竹桃在( )的春风里,在( )的暴雨里,在深秋的( )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 )的时候,无日不( ),从春天一直开到( ),这种很强的( ),让它显得非常可贵;“( ),黄雀在后”,这本是动物界有趣的现象,却也能暗示我们做事要 这样的道理。 B、孔子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也看出了深奥的道理,在他看来,水是真( ),它好像有( ),有( ),有( ),好像( )。由流水我们还能联想到一些诗句呢:如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 )”;李白的“天门中断楚江开,( )”;还有朱熹的“( )?为有源头活水来”。 C、江河湖海与人类关系日益密切。在人们眼中,烟台的海是一幅( ),是一道广阔的( ),是一座壮丽的( );海洋,成了21世纪人类的( ),现在人类把目光转向了海洋,已迎来科学地开发海洋和合理地( )海洋的新时代,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课文中提到的有:( )、( )、( )„„ 9、整理乱文,填上合理序号。(5分) ( )读小学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遇到挫折不能失去信心。 ( )回顾我这些年的求学历程,我觉得保持学习的兴趣和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关键。
( )不能老师教你什么就学什么,而放弃了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 )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要善于总结方法,学习要积极主动。 ( )所以,我内心一直很感谢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也感谢父母给了我很大的空间,让我可以自由驰骋。 二、阅读感悟与欣赏。 (一) 莫泊桑拜师 福楼拜认真地看了几篇,脸上露出了微笑,说:“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进步。但青年人贵
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福楼拜继续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他篝火、其他的树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福楼拜喝了一口咖啡,又接着说:“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要善于把它们写下来。今后,当你走进一个工厂的时候,就描写这个厂的守门人,用画家的那种手法把守门人身材、姿态、面貌、衣着及全部精神、本质都表现出来,让我看了以后,不至于把他同农民、马车夫或其他任何守门人混同起来。”
1、这段话主要写 。(1分) 2、这段话中,福楼拜关于“守门人”的举例,从写作的角度就是要求莫泊桑: 哪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发高粱饴、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 。“画家的手法”是指 。(2分)
3、福楼拜的话很有条理,他首先 ,然后提出两点希望: 、 。(3分)
(二)
1、我父亲被称为漫画大师,在艺术上,他具有高的造诣A(zhì zǐ yì)。他的漫画往往
寥寥几笔,就能使人栩栩如生,G( )如此,但他精益求精,( )是坚持不懈,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2、父亲作画哪怕有一点小缺点,例如图章的位置不对,稍稍影响画面的平衡,他也宁可重新画过。我常趁他不在,偷偷地把这些十分宝贵的“废画”从纸娄里D(捡 拣)出来E(储藏、收藏、保藏、珍藏)着,久而久之,竟也藏了不少。 3、那时我家住在嘉兴,有一天父亲带我去烟雨楼去玩。当我吃湖菱的时候,忽听到邻座有
几位游客提到了父亲的名字。我正要说话,父亲立刻示意我不要作声,而他却聚精会神地“偷听”他们的议论。其中有个人说:“丰子恺的画真怪,没有五官,有的脸上只有两道横线。这难道是时髦吗?”其实这种画法叫意到笔不到,可以含蓄,更F(发人深省、耐人寻味、意义深长、给人启示),更给人以遐想的余地,但是父亲还是采纳B(là nà)了那位茶客的意见。从此在人
物的刻画上下更大的功夫,注意通过生动的姿C(zī zhī)态表达没有五官的面部神情。 1、文中括号中正确的读音依次为A( )B( )C( )。(1.5分) 文中括号中正确的字词,依次为D( )E( )F( )。(1.5分) 2、“废画”“偷听”引号的特殊用法依次为( )、( )。(2分) 3、文中括号中填入正确的关联词G( )。(1分) 4、第一自然段中的“如此”、的“此”和第三自然段中的“从此”的“此”各指的是什么?请用“ ”“~~~~”依次画出来。(2分) 5、下是一段漏掉的文字,应该补在文中哪里?(2分) 父亲还喜欢听取批评的意见。在他的“画师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赞美的话不足道,批评的话才可贵。”
应补在( )和( )节之间。
6、在文中选一个成语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三)献给母亲的歌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订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
着,盼望着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 文章用三件事写母亲为儿女操劳,分别是(语言要简洁):(3分)
(1) (2) (3)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完成作业。(1+3=4分) (1)“循循善诱”在文中的意思是 (2)我们沮丧失落,妈妈循循善诱我们时,可能会说什么样的话?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4分) (1) 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
(2)“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
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1)从“密密地缝补”一此你体会到 (2)从“轻轻地叹息声”你感受到 4、文章的中心句是 (1分) 三、展示文采。 1、口语交际。(5分)
汶川地震惨绝人寰,多少汶川人民家破人亡,多少汶川儿女从此不再身体健全„„面对灾难,你会怎样安慰失去父母的汶川小学生。请写下来:
2、 作文:我真聪明(25分)
(1) 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事例(如调解矛盾、小发明、修理日用品、设法帮别人解决
困难等),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 (2) 文章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