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透支消费成潮流 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杨璐)

大学生透支消费成潮流 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杨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深度报道采写作业

题目:大学生透支消费成潮流 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

“速回信息,我要你命来了。”

5月12日,一条长沙大学生因欠下高利贷遭追债者威胁软禁的新闻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而那条触目惊心的短信正是追债人给大学生李代发来的。

大一学生李代的莫名失联,引出了他在过去半年间,向20余家网络借贷平台和私人公司借款10余万的事实。作为一个刚步入大学的大一新生,李代的日常开销,不至于半年花光10余万元。原来李代冒险借高利贷是因为自己无力偿还之前网络借贷平台的债务。

虽然大学生透支消费的模式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风靡已久,且其相应机制也已逐渐走向成熟。但就国内来说,透支消费还属于新生事物,作对于半只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来说,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到底该如何把握?

“月光族”来袭 大学生透支消费泛滥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以及学生教育内容面的扩大,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消费观念的渗入,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放弃了父辈们保守节约的消费观,选择了“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因为大一的校区交通不是很方便,到大二以后就好像来到了一个新世界,慢慢的花的钱也就更多了。”大二女生顾芮(化名)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已升为了某透支平台的铂金会员, “现在家里给的零花钱,说实话是不够我用的,于是就决定选择透支消费这种方式。”

根据2015年7月的一份《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现在大学生的消费项目已经呈多元化方向发展,消费方式正在进入网络电子化时代。在这个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并重的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消费群体,开始了从校园内的小消费圈向社会大消费圈子的迈进。更快捷的支付方式在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大学生们购物时“潇洒”支付的情况。

72.3%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曾经有过一次及以上的冲动消费经历,大三男生昊源(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和很多爱好打篮球的男生一样,收集球鞋已经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个兴趣从高中就开始了,经常关注一些球鞋的网站,也加了几个球鞋爱好者的交流群。”有时候为了买新开售的球鞋,昊源经常到月底的时候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刚开始会和舍友借一些,日子久了自己也不好意思再开口,偶然看到了透支平台的广告,就决定去试一试。”

低门槛背后的陷阱

据统计,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接近千亿元。随着大学生透支消费队伍大军的数量猛涨,众多的网贷、分期平台也看上了这一商机,先后推出一系列针对大学生的透支业务,其中也不乏一些滥竽充数的无良平台。

“无抵押、无担保”,“零首付、零利息”,这似乎成了各个大学生网贷分期平台的宣传

热点。 根据各大分期购物网站的数据显示,大学生选择分期付款的物品多为电子数码产品,而其优惠的价格则成为大家选择分期支付的直接原因。

“大学的课余生活要比高中时候丰富很多,也因为我自己就读的专业方向,所以一直想买一台相机。但是仅仅靠每个月家里给的零用钱是不够的,又不想伸手向爸妈要。”顾芮现在每个月还在为自己之前的分期还款,“家里一个月给我2千块的零花钱,月初刚拿到钱差不过就要扣掉1千左右的各种还款,剩下的1千块显然又不够我花,所以就只能再去平台透支1千块钱。”

参与调查的44%有过透支经历的同学认为:自己曾出现过上月透支影响到下月正常消费的情况。像顾芮这样选择“拆东墙补西墙”透支方法的学生们不在少数,更有甚者最后已经“无墙可拆”。

自从网贷分期进入校园以后,就常有媒体曝出其负面新闻:一名大学生分期购买了一台数码相机后,因无法按时月供,7000多元的欠款最后加上滞纳金变成了3万多,并且最后被起诉至;湖北大二学生分期买iPhone,一年欠下70万,只能放弃学业会老家躲债;而三个月前,大学生郑旭因还不上校园贷款60多万元而跳楼自杀的事件,把大学生透支平台背后的利益链条推上了的顶峰。

网贷分期有风险 学生选择应谨慎

在2015年8月的《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中显示,在有过贷款经历的大学生中,有四成的大学生有过逾期还款经历,同时还有近一成大学生选择借款来偿还债务。而八成大学生没听说过或不了解个人信用报告,知道信用报告中逾期记录保存几年的大学生只有12%,甚至有超三成大学生不知道个人信用报告里的逾期记录会影响未来的金融生活。

如今,个人信用已经演变成了经济领域的一张通行证。但对于大学生来说,信用这个词,往往还止步于道德范畴之内。

一些网站平台只注重宣传和夸大分期产品、现金小额贷款的低门槛、零首付、零利息、免担保等,却弱化了高利息、高违约金、高服务费的分期费用。在我国,年利率高达36%将视作高利贷,而某些大学生分期平台的滞纳金居然高达未还金额的365%倍,比高利贷整整高出了10倍。这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在分期网贷过程中出现逾期还款,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我们这一辈人,贷款这个东西属于家里没有空余的钱了,又急着用钱才会去选择。”昊源的妈妈对于大学生借贷有着自己的一些看法,“虽然孩子没有和我们说,但毕竟是知道一些的,以前也提醒过他一些借贷方面要注意的事情。先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很需要这笔钱,然后借贷的公司要合法,有一定规模,要是有认识的人在那里借过的就更好了。大学生毕竟没有稳定收入,最后还不了了还是父母来兜着。”

在如何选择网贷分期平台的问题上,融360分析师尹江宁给出了这样的提醒,对于一些宣称“低门槛、零首付、零利息、免担保”的平台,要看下其是否有高违约金、高服务费,因为除了每期收取利息之外,有的平台还加收其他费用;在签订合同之前,要看清利率和违

约条款以及提前还款条约,同时对由于商品的退换货导致的分期还款和保修等问题需要咨询清楚。要仔细对比各家平台产品信息,了解所有附加费用,尤其是在签订合同之前,要看清利率和违约条款以及提前还款条约。

大学生透支消费谁来管

虽然在现阶段我国对网贷的监管还处于过渡期,但一些平台已经开始了自我监管:有的平台需要验证学信网账号确认大学生身份,有的则通过个人资料的筛查防止学生在多家平台同时借款,越来越严格的审核门槛也在提高着国内大学生透支消费平台的质量。在这段过渡期中,资金实力不强、信息透明度低的平台将被淘汰,预计三年内八成平台将在整合中消失。

加强大学生透支消费平台的监管,需要多方力量的同时配合。

首先学生应该明确自己借钱的用途是否恰当,而且要经过父母同意,父母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在借款时选择合理合法的平台,还应按照还款期限进行偿还。

其次,根据《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表示,学校应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实时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及时分析评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潜在的风险,及时以电话、短信、网络、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学生发布预警提示信息。

此外,贷款平台要经过部门的备案审查。在学生网贷分期的收费、交易模式上,也应该制定统一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