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创业就业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

(无锡太湖学院工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0摘

文献标识码:A

江苏·无锡

214064)

文章编号:1672-7894(2015)32-0128-02

扩散、应用与深度融合的过程。“互联网+”的特点:一是融合,所谓“+”就意味着增加、改变,把互联网技术与其他行业相结合,创造新的业态;二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服务创新“,互联网+创新+传统行业”才能形成新业态[1];三是以人为本,各行业的各环节更尊重人性,追求人的个性化服务和优质体验;四是互联一切,互联网成为各行业的基础设施,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使每个人、物成为互联网上的一个信息结点。

“互联网+”不光意味着技术,而且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而新业态就是这种新生产方式的外在表现形态[2]。“互联网+”将拓展到各行各业,催生多样化增值应用,新业态将突出数据业务,最终使各行业实现数据业务的主营化,加快产业创新。

“互联网+制造”以技术创新为根本,以市场创新为方向,有效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结合,将先进的技术模式转化为先进的服务模式。开发智能网络化新产品,构建纺织、轻工、医药、石化、汽车等重点行业的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等。推进制造企业物联网建设,实现资源、设备、产品、人的无缝连接、相互识别和高效交流[3]。

“互联网+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信息、村务民生服务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三大类专业信息服务系统,建立透明可持续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系统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安全水平[3]。通过平台服务与增值服务互补的服务化新业态,系统开辟农民增收的新方向。

“互联网+服务”加快培育新兴服务业态,促进基础平台与增值应用的分离,包括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以云计算、云工程为重点,为行业提供专业云服务。以大数据应用为中心,加强数据挖掘分析、商业智能、多媒体加工、可视化软件等自主技术创新。

要“互联网+”造就了行业的新形态,创造出大量的就

业创业机会,遍布电子商务、医疗、教育、旅游、娱乐等各行业。我国逐年增多的大学毕业生,应化就业压力为创业动力,克服自主创业中的各项难题,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以创业带动就业。

关键词互联网+新业态大学生创业就业创新ResearchonEmploymentandEntrepreneurshipofUni原versityGraduatesintheEraof\"Internet+\"//LiShaAbstract\"Internet+\"creatednewformatsofindustryandalargenumberofemploymentopportunitiesinelectroniccommerce,medicaltreatment,education,tourism,entertainmentandotherindustries.Universitygraduatesshouldturntheemploymentpressureintoentrepreneurialdrive,overcomethedifficultyandgiveplaytotheircreativity.Theycouldseizetheopportunitiesof\"Internet+\"andencourageentrepreneurshiptocreatemoreem-ploymentopportunities.

Keywordsinternet+;newformats;entrepreneurshipofuniversitygraduates;employment;innovation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早在2014年11月,李克强就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是促进中国经济升级换代的“新引擎”。目前,我国信息经济约占GDP的4%,据麦肯锡预测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十年后占比可达三分之一[1]。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传统行业”衍生出新业态,造就了新的就业、创业机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好的环境支持、更广阔的领域和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创新社会的深度发展。

2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

随着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从2013年的699万、2014年的727万到2015年的749万。每年除了本届毕业生,还有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以及社会其他未就业人员,使当年的社会就业数量更大。而近年

1“互联网+”的特点和新业态

阿里巴巴发布的《“互联网+”研究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

作者简介:李莎(1981—),女,四川成都人,无锡太湖学院工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200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

浙江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电子设计、智能控制、物联网等研究。

128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总第332期2015年11月(中)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Total.332

November2015(B)

来社会经济增长对就业需求减弱,加之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日益突出,“就业”成为大学生刚跨出校门就要面临的严峻考验。

为了扭转“毕业即失业”的现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创业即就业”,化大学生就业压力为创业动力,以创业带动就业。2014年1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4]。各级政府也出台激励政策,配合高校的创业教育,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创业资助、创业实训和创业服务。根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3%,比2012届(2.0%)高0.3个百分点,比2011届(1.6%)高0.7个百分点,但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

[5]

多教育类应用程序,包括各类课程讲解、教学工具、学术交流、幼儿教育等。需要的人才包括:各类培训师、讲师、咨询师、网站开发人员、教育产品开发人才等。

“互联网+”餐饮、旅游、娱乐、社交、金融等服务业开始走向较为成熟的阶段。以旅游业为例,《2014年中国在线旅行预订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在网上预订过机票、酒店、火车票或旅行度假产品的网民规模达到2.22亿,较2013年底增长22.7%,而用手机预订的用户规模达到1.34亿,较2013年增长194.6%。“互联网+服务”蕴藏着无限商机和创业机会,人才需求包括:移动支付技术人才、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发人才、网络游戏开发人才、增值服务开发人才、旅游产品开发人才、旅游应用程序开发人才、社交网络开发人才等。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作为支持“互联网+”的重要技术,这类技术人才非常短缺。有分析称,截至2014年底,大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增加了440万就业机会,催生了数据分析师、数据管家、大数据处理系统开发人员、数据决策专家等职业。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全民创业,腾讯把自己的创业基地升级为众创空间,目前其开放平台应用总数达240万款,包括娱乐、生活、教育等多方面,创业者总数达500万,覆盖全国1~3线城市。这些举措将极大地促进大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

2%~3%。据统计,全国97家较早的大学生创办企业中仅有17%的企业能盈利,5年内还能继续生存的企业仅占30%。可见,大学生自主创业还面临许多难题: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案需随着“互联网+”的特点而调整,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创业型人才;校企合作不全面、不深入,双方意愿不均衡,应进一步完善创业合作机制,促进共生共赢;大学生创业融资难,投资融资渠道窄,可引入市场机制,拓展创业融资渠道。

[6]

3新业态下的就业创业需求

互联网已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社交、娱乐、支付、购物、网上问诊、查询、订票、旅游、打车等,俨然成为了信息时代的生活必需品之一。同时,工业互联网与农业现代化将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电子商务已成为“互联网+”的领军行业。预计未来十年,我国最为短缺的是电子网络技术人才、销售人才、客户服务人才,需求比例分别是24%、15.5%、6.2%[7]。另据统计,还需要以下方面的人才:网站设计、网站开发、网站管理、网站策划、网站编辑、网站推广、网站营销、网站外贸。以网络零售业为例,数据显示,我国网络零售企业已创造了900多万个就业岗位,预计到2015年底将达到3000万个。同时,网络零售业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以微信为例,2014年微信拉动了952亿的信息消费,相当于2014年中国信息消费总规模的3.4%,带动社会就业1007万人。这就是“互联网+电子商务”得到的“1+1>2”的效果。

医疗健康行业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出现了:医疗咨询网络、远程就诊、医药网站等,在移动电子设备上开发出实用的医药、问诊、健康管理类应用程序,如掌上医生、医考学堂、中医中药、健康管家等。人才需求除了传统的医务人员,还需要医疗网站开发人才、医疗咨询人才、应用程序开发人才、医务考试培训人才、人体健康管理人才等。

互联网教育近年来发展很快,涉及网络培训、网络公开课、教育咨询、远程家教等方面,并衍生出许多教育类电子产品,如点读机、学习机,而在移动电子设备上也开发出许

4结语

“互联网+”不仅“+”出了行业的新形态,也“+”出了生活的新方式,更“+”出了思维的新模式。作为思维活跃、掌握专业知识、拥有创新能力且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大学毕业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背景的支持下,应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克服自主创业中的各项难题,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创新社会的发展。参考文献

[1]陆首群“.互联网+创新+传统行业”推动新业态[J].办公自动化,2015(300):15.

[2]姜奇平“.互联网+”与中国经济的未来形态[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0):52-63.

[3]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150):34-37.

[4]蒋开东,朱剑琼.大学生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257):54-58.

[5]麦克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41-148.

[6]徐小洲,梅伟惠,倪好.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5(257):45-48.

[7]高文兵,张尧学.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新前景[J].中国高等教育,2015(536):29-30.

编辑张效瑞

129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