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 西周时诸侯所设的大学被称为() A. “上庠” B. “东序” C. “辟雍” D. “泮宫”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 分
第2题 以“激励节气,发扬精神,广求智慧”为教育宗旨的是() A. 万木草堂 B. 京师大学堂 C. 矿业学堂 D. 时务学堂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 分
第3题 自幼就抱有“读书学圣贤”的志向,死后谥号“文成公”的人是() A. 王华 B. 刘谨 C. 王守仁 D. 湛若水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 分
第4题 世界上最早从教会手中夺得教育权的国家是() A. 意大利 B. 英国 C. 德国 D. 荷兰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 分
第5题 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的是() A. 董仲舒 B. 朱熹 C. 范仲淹 D. 王安石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 分
第6题 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在希腊被称为() A. 智者 B. 学者 C. 老师 D. 大智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 分
第7题 美国于1636年设立的第一所高等学校是() A. 哈佛学院 B. 费城学院 C. 耶鲁学院 D. 西点军校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 分
第8题 日本《教育敕语》的废除是在() A. 1948年6月 B. 1949年6月 C. 1953年1月 D. 1947年3月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 分
第9题 “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为之先河”。这里的安定是指() A. 孙复 B. 胡瑗 C. 范仲淹 D. 王安石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 分
第10题 宁波女塾的创办者是() A. 爱尔德赛 B. 麦都思 C. 狄考文 D. 韦廉臣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 分
第11题 《论善与恶的定义》的作者是() A. 昆体良 B. 西塞罗 C. 苏格拉底 D. 柏拉图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 分
第12题 被称作是“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的是() A. 《论共和国》 B. 《雄辩术原理》 C. 《政治学》 D. 《理想国》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 分
第13题 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颁布的一项直接影响现代教育发展的教育法案是() A. 普通教育法 B. 职业教育法 C. 国防教育法 D. 高等教育法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 分
第14题 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在西周与工、商、农并称为() A. 四老人 B. 四贤人 C. 四庶民 D. 四民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 分
第15题 汉代创办的宫邸学,也称() A. 太学 B. 地方官学
C. “四姓小侯学” D. 史学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 分
第16题 耶稣会的创始人是() A. 罗耀拉 B. 艾克 C. 路德 D. 加尔文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 分
第17题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活动中,改革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 A. 强化教学 B. 简化教学方法 C. 增加教学内容 D. 提高教学质量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 分
第18题 斯宾塞认为教育管理儿童的最终目的是让儿童学会() A. 轻率 B. 粗鲁 C. 自治 D. 盲目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 分
第19题 导致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是() A. 血缘群婚的确立 B. 对偶婚的确立 C. 族外婚制的确立 D. 族内婚制的确立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 分
第20题 1843年在上海开设墨海书馆的人是() A. 狄考文 B. 韦廉臣 C. 麦都思 D. 卜航济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 分
第21题 《散文集》一书的作者是() A. 拉伯雷 B. 蒙田 C. 佛杰里奥 D. 委基乌斯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 分
第22题 “教育”、“学校”这类概念最早出自() A. 《孟子》 B. 《论语》 C. 《诗经》 D. 《中庸》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 分
第23题 “宽容敕令”的发布地点是() A. 米兰
B. 君士坦丁堡 C. 雅典 D. 波恩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 分
第24题 被恩格斯称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妥协的产儿”的人是() A. 夸美纽斯 B. 培根 C. 洛克 D. 弥尔顿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 分
第25题 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设立的专门的文艺大学的是() A. 汉代的鸿都门学 B. 汉代的太学 C. 汉代的宫邸学 D. 西晋国子学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 分
第26题 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是() A. 湖北自强学堂 B. 江南水师学堂 C. 京师同文馆 D. 北洋水师学堂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 分
第27题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最早的倡导者是() A. 桑代克 B. 赖伊 C. 蒙台梭利 D. 帕克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 分
第28题 学术与庶人无缘的时期是() A. 春秋以前 B. 三国时期 C. 春秋以后 D. 战国时期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 分
第29题 “南方型”大学又称为() A. “先生大学” B. 学生大学 C. 平民大学 D. 贵族大学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 分
第30题 欧洲最早开设的一所“新学校”名称是() A. 艾博茨霍姆学校 B. 综合学校 C. 职业学校 D. 罗杰斯学校
【正确答案】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第1题 夸美纽斯的“___”强调人类本性是善良的,只要发展人的智力,可使个人和社会得到发展。
【正确答案】 泛智教育
本题分数 1 分
你的得分
修改分数
第2题 原始社会教育的手段主要是___。
【正确答案】 口耳相传
本题分数 1 分
你的得分
修改分数
第3题 人类的不断进化,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___与可能性。
【正确答案】 物质条件
本题分数 1 分
你的得分
修改分数
第4题 在人性论问题上,提出“性恶论”的人是___。
【正确答案】 荀子
本题分数 1 分
你的得分
修改分数
第5题 把知识教育作为道德形成的基本途径,为近代教育性教学原则开了先河的是___。
【正确答案】 苏格拉底
本题分数 1 分
你的得分
修改分数
第6题 在中世纪,作为一种教学机构,___的重要职能是授予学位。
【正确答案】 学院
本题分数 1 分
你的得分
修改分数
第7题 夸美纽斯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改革家,被后人尊崇为教育史上的“___”。
【正确答案】 哥白尼
本题分数 1 分
你的得分
第8题 韩愈提出的教育宗旨是___。
修改分数
【正确答案】 “明先王之教”
本题分数 1 分
你的得分
修改分数
第9题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___和教育家。
【正确答案】 科学家
本题分数 1 分
你的得分
修改分数
第10题 1903年改名为北洋大学堂的是___
【正确答案】 天津中西学堂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第1题 文士
【正确答案】 是一种操持礼乐仪式的人员,他们都以领主给的俸禄为主,不能
过问、干预政治。
本题分数 3 分
你的得分
第2题 书同文
【正确答案】 秦朝文化教育方面采取的一项措施。目的是为了消除战国以来“言语异声,
文字异形”的现象,将“大篆”和古文加以改造,形成“小篆”——秦朝新的文字,为推 行朝廷政令扫除了文字、语言障碍,同时为文教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题分数 3 分
你的得分 第3题 宫廷学校
【正 确答案】 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之一,创办者是阿尔瑟,学生主要是法兰克王国的皇室成员及其贵族子弟,开设课程主要有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天文、
神 学等,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当时比较流行的“问答法”。在当时成为世俗教育的中心,对中世纪早期世俗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修改分数
修改分数
本题分数 3 分
你的得分 第4题 《爱弥尔》
修改分数
【正 确答案】 法国教育家卢梭于1762年发表的教育小说。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反封建专制的自然教育和自然神论的思想,并对基督教神学进行了谴责。卢梭通过《爱弥尔》一书 所表达的自然主义教
育思想成为近代西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近代乃至现代教育的发展都产生很大影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第1题 简述佛杰里奥“自由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佛杰里奥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重要的人文主义者,他在《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一文中,提出“自由教育”的思想,主要内容有: (1)自由教育的目的不是训练特殊的技能,而是发掘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性。 (2)自由教育应当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军事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 (3)道德教育在自由教育中应占据首要地位,德行的培养
应重于知识的传授。 (4)在智育方面,主张大力加强自由学科的教学,尤其是历史、道德哲学、文学和自然学科的教学。 (5)认为真正的教育是对人的身体和心灵进行有效的训练。 他的教育思想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对教育活动认识所达到的水平,充分地反映了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 本题分数 6 分
你的得分
第2题 什么是三纲领八条目?
【正 确答案】 三纲领八条目是《大学》中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程序。“三纲领”
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己治人的理想目标。“八条目”是指格物、致 知、
修
改分数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目的在于“明明德”,侧重于修身;而后三条在于“亲民”和“止于至善”,侧重于治人。 其中齐家是一个中间环节,既是个人修身的一种结果,又是“成教于国”的基础。如果家家都做到了孝、悌、慈,也就达到了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了。“三纲领八条 目”对后世封建道德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题分数 6 分
你的得分
第3题 简述孔子对教育做出的主要贡献。
【正确答案】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教育所作的主要贡献有: (1)他指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2)他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 (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
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创造了条件; (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承和整理,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 育体系的基础; (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 (6)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都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本题分数 6 分
你的得分
第4题 简述六艺教育的内容。
修改分数 修改分数
【正 确答案】 六艺是西周时期的主要教育内容,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课程。六艺之中有“大艺”、“小艺”之分,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 为小艺,主要是 小学的课程。礼、乐是六艺教育的中心,目的在于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射、御是军事训练课。书、数是基础文化课。“六艺”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 早的课程体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第1题 试述近代中学教育发展的新变化。
【正 确答案】 在近代,中等教育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改革发生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古典中学的改革成为重要的内容。到了近代古典中学的教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内容成为近代各国古典学校改革的方向。 (2)新的具有实科性质的中学开始出现,在英国,“学园”的创办,使一些近代课程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创立实科中学上,德国于1708年创立“数 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1747年赫克又开办一所“经济学、数学实科中学”,它们打破了
古典中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中等教育的结构和形式发展了变 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才 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实科中学出现以后,还有一些国家创立了具有文科和实科性质的文实中学,使中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多样化 的趋势。 (3)新的办学形式的出现促进了公立中学的产生和发展,公立学校的出现是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发生的重大变化,如美国公立中学的主要特点是地方政府依靠税收 来创办的,使得教育成为国民关心的事情。公立中学这一新的形式的出现使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的需要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本题分数 12 分
你的得分
修改分数
第2题 试述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正 确答案】 王夫之是我国17世纪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提出唯物主义教育观点,其教育思想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点: (1)人性论和教育作用。王夫之关于人性的观点,和前人的观点不同。他认为人性是后天学习而成的,是“日生则日成”、“继善成性”的。在他看来,人性是一 种人类所具有的潜在的发展能力,即所谓“气禀”。这种能 力在生活环境变化过程中,通过“新故相推”而发展,因此人性是“日生日成”以至于善的。王夫之认为 “习”在人性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他反对“生而知之”的观点,认为那种不待学而能的生而知之说,只不过是“释氏夸诞之淫词而已。” (2)理与欲统一的道德观。他反对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主张“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二者是统一的,“理与欲皆自然
而非人为。”把“人 欲”看作是人类生存所不可缺少的,节欲而反对灭欲,并说:“推其私而私皆公,节其欲而欲皆理”。他的这种道德观,是适应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市民阶级需要 的,有着要求解脱束缚的意义。 (3)知行观和教育过程。他在知行关系问题上,即不同意朱熹“知先行后”之说,又不同意王守仁“知行合一”之说。他主张行先知后,知行并进,互相为用。他 说:“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又说:“知行相资以为用,唯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同者不相为用,资于异者乃和同而起功,此定理也”。因此,只 有知行并进,才能“知同而起功”。他在知行二者中更注重“行”,认为不能离行以为知。王夫之“行先知后”,“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的主张,是教育史上一 条重要原则,正确地反映了教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4)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他认为学与思的关系,是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互相依存的关系。学要吸收过去学到的东西,不可凭自己主观臆测;思要独立思考,不 可为过去框子所拘牵。二者同时并重,互相促进,这样才能使学习有所进步。为学教人都要重视学与思的结合,他的观点,发展了先秦儒家学思结合的论述,同时反 映了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