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关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
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相一致。 这只停留在主观认识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只停留在客观实际范围内也不行,要检验真理就必须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一方面,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活动,实践活动中包含着主观因素。
另一方面,实践又是一种变革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具有客观性,实践是唯一能起到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作用,因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不是经口头上说了就成为真理,而是经过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总结论证而得出的结论。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
点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曾说过:“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验的哲学问题。”
(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确定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其他标准;实践现在检验不
了的,将来一定能最终检验出认识的真理性。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不确定性:
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具有历史局限性,实践的历史局
限性决定其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人们已有的认识;实践本身有一个发展过程,因而对真理的检验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是相对的、不确定的。
(3)意义:
坚持实践标准绝对性,有利于克服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坚持
实践标准相对性,有利于防止思想僵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