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月份,受组织委派,我有幸赴井冈山考察学习,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接受传统教育。井冈山是中国的摇篮,是中国党人的精神家园。70多年前,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形成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带着一种向往和崇敬,开始了我的红色之旅,同时也是我的寻根之旅。
期间,我们参观了井冈山博物馆、黄洋界哨口、小井红军医院、三湾改编旧址、茨坪旧居,向井冈山烈士陵园敬献了花圈,重走了朱毛挑粮小道。在红米饭里咀嚼历史,在南瓜汤里回味武装斗争,追寻着先烈们的战斗足迹。当年,、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代无产阶级家正是从这里组建起第一支中国党领导下的工农武装,成立了中国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虽然只存在了短短两年零四个月,但却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培育出了凝聚中华民族之魂的井冈山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和这条道路,伴随和指引中国和中国人民从此走向胜利,走向成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从井冈山燃起的星星之火,燃遍了祖国大地。
星星之火为什么可以燎原?红色政权为什么得以存在和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宣言》,在列宁领导并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在井冈山的斗争史中我们找到了答案。江同志将井冈山精神概括为24个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
1
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下面谈一下我对这24个字的理解和感受。
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坚定信念,在形势顺利时并非难事,而井冈山斗争是中国处于最低潮的时期,朱毛会师后,红军人马总共也不过千余,坚定信念谈何容易,坚定信念何其珍贵。在今天这个思想多样化的时代,改革开放带来的积极因素和腐朽观念良莠不齐,只有坚定信念,才能处变不惊;只有坚定信念,才能立场坚定;只有坚定信念,才能勇往直前。
艰苦奋斗,是我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的优良传统。当时,战士们看到朱德同志年龄大了,劝他不要去挑粮,有人把他的扁担偷偷藏起来。朱德发现后,又做了一根新扁担,并在上面写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就这样,他一直坚持着和战士们一样去挑粮。此次培训班体验式教学中,也组织我们重走了一次当年的“朱毛挑粮小道”。赤日炎炎,4.8公里的崎岖山间小路,汗水浸透了衣服,却更加体验到了当年井冈山斗争的困难和艰苦。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我们党领导的红军依然能够战胜敌人,依靠的就是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如今,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已经是今非昔比,但能吃苦,敢吃苦,不怕吃苦;能战斗,敢战斗,善于战斗的艰苦奋斗精神依然是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敌人,永远保持先进性的法宝。
二、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新路”是一条理想之路,希望之路,目标之路。“敢闯”体现的是一种勇气、胆量和智慧。但决不是胡闯、
2
乱闯和瞎闯。1927年的中国,主要理论和实践都集中在组织工人和城市武装上。由于没有自己的,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均以失败告终。根据中国的形势和特点,实事求是,通过井冈山的斗争实践,第一个提出并成功实践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武装割据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政权”的蓝图。这在当时,需要的不仅是敢闯的勇气和胆量,更是实事求是智慧的结晶。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党提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仍然需要大力提倡和发扬这种“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发现真理;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知错改错;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正确决策;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发展的科学、创新的科学,任何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畏缩不前、脱离实际的想法和做法都会给我们的事业带来损失或倒退。井冈山斗争时期,坚持的“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难能可贵,需要我们继承发扬。
三、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斗争初期,通过细致的工作,团结改造了当地“绿林”出身的袁文才、王佐,在自己条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仍坚持让利与民,施惠于民,赢得当地群众对红军的支持,建立了较好的群众基础。依靠群众,使红伍迅速壮大。后来,党内一些人受国际“左倾”的影响,错误地杀害了袁文才、王佐,同时也破坏了红军在井冈山地区的影响和群众基础,使得井冈山根据地仅存在了短短两年零四个月。
党人要善于判断和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善于联
3
系群众凝聚民心,要充分尊重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真心动员和发展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只有这样,才能够“勇于胜利”。“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离开了人民群众,就无法实践和体现党人的先进性;离开了人民群众,如同“鱼儿离开了水”,“瓜儿离开了秧”无法生存,甚至会走向历史的反面。作为一名工厂,井冈山之行对我意义重大,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启发:
(一)、思想指导一切
战略层面的决策正确,即使战术层面上暂时和部分的失败也不影响大局。在黄洋保卫战中不仅有地理战略位置和战术的正确选择,还有思想战略上的主导。即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的群众。两个连的兵力,抵挡了四个团的围攻,起决定因素的还是群众,一夜之间就布好了竹尖阵,加固了防守工事,在激战中,还冒着生命危险给红军送粮食寄养。这一切归功于那时我党打土豪、分土地,为广大农民谋福利的战略,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所以在战争中,取得了根深蒂固的战略优势,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摸不清形式。所以地理上硬的战略优势和思想政治上软的战略优势相结合,注定了保卫战的胜利,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中国的就是在政治战略上始终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并结合一切有利的其他战略战术优势,虽然,在一些战术层面有过失败,但中国党取得了全国最终的胜利。
(二)实践出真知
实践是真理的试金石。井冈山开创了中国的新道路,不是一
4
天两天探索出来的,那是无数的鲜血和战火凝练出来的,时代的思想,改革潮流中的理论,现在的科学发展观都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主义者,继承传统又创新发展的理论思想。以史为鉴,可以预见坚持了科学发展观,并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保证,而我们基层的同志则是这战略的战术执行者,只有认真工作并深刻理解战略思想,不断地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科学发展。
(三)理性创新
“支部建在连上”是我党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次重大实践和探索,结果证明三湾改编是中国党建设新型人民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建设人民思想的开始形成,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的问题,保证了党对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这些历史经验放在今天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现实的探索,表明基层的工作中心在哪里,支部建设就应该跟到那里。比如“支部建在产业上”,打破地域建制,充分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凝聚作用,把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基层的民主也起到团结和有效制度解决纷争作用,真正让人民当家作主,解决自己的事务。我们回味历史的味道,同时要看清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实情,在实践中,找到烹制我们辉煌事业的方法。
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
5
党无往不胜的根本,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同时在和建设中,要有勇于胜利的胆量,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勇于胜利就是要有大无畏的精神和的必胜信念。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党人,前赴后继的为取得最终胜利历史让我们了解过去,掌握现在,看清未来。重温井冈山的历史,再次感受经验的宝贵,那是殷红的鲜血、惨痛的失败换来了的,我们应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干部,学习井冈山对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具有启发性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是消除消极不良思想,做好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改变认为\"党建工作抓与不抓无关紧要\"、\"党建工作就是组织一下学习、发展几个,工作一般、要求不高\"的思想,深刻认识党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是领导多重视,组织多关心,工作多担当。各级领导干部应带头参加机关党组织活动和接受机关党组织的监督,以模范行动支持机关党组织开展工作。应多关心和支持党务工作者的工作,增强党务工作者做好党建工作的自信心,解除其后顾之忧,使之安心工作。党务工作者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在干多干少之间计较太多得失,既然是,就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要展示出高风亮节的精神,要勇于承担,勇于挑战,从而带动更多的积极上进,吸引更多的干部向党组织靠拢。
三是注重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如举
6
办党支部党建理论和现代管理知识等,组织党务工作者探讨和交流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新思路。
四是结合学习《党章》,着力培养的整体素质。机关党组织要重视的思想教育,重视的党性锻炼。要经常对进行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自觉克服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倾向为重点,认真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使永葆党人的优秀本色,始终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是要丰富党组织生活学习教育内容。理论学习要紧密联系业务工作,突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加强思想教育,要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渗透到业务工作的全过程中去,思想教育要注意科学性、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是要增强党建活力,丰富活动载体。为开展丰富的党建活动,建议基层党组织的党费按比例数额上缴后,留取一些支部经费,作为开展活动的经费,为更好的开展支部工作提供经济保证,从而增强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使党组织的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有效地推进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奋勇拼搏,实现公司持续有效快速发展。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