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GIS技术背景下地图集编制方法略谈

基于GIS技术背景下地图集编制方法略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基于 GIS技术背景下地图集编制方法略

摘要: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图编制出版提供了海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和优秀的建库、制图、排版软件,地理信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的地理信息数据也越来越丰富。GIS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自然资源、林业、海洋、交通、水利、生态等部门的数据全部采用地理信息软件进行制作及建库。如何将这些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数据应用于地图集编制出版中,是本文所要分析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GIS;产业地图;地图编制 引言

GIS作为专业的地理空间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编制和生产,随着GIS与多种信息技术的整合,其信息表现方式日益丰富。GIS可以高效率地生产产业地图的基础地理图,将产业信息基于地理位置进行标注,以及快速添加图表、文字、插图等多源信息要素,为产业地图编制提供丰富的构图元素。此外,GIS底层平台与互联网、移动平台的高度融合使原有的基于纸质媒介的产业地图,可以基于互联网、APP等形式进行传播。用户可以通过GIS丰富的数据管理和系统功能,与产业地图进行交互操作,对产业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挖掘。

1数据库设计 1.1系统数据库

产业地图编制系统使用Oracle作为系统数据库语言,它是甲古文公司开发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C/S或B/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在可用性、扩展性、数据安全性、稳定性方面较其他数据库有明显的优势。

1.2数据表设计 1.2.1基础地理数据

产业地图一般是基于某级行政区而言,因此产业地图常将通用性强、共享需求大的地理数据作为编制基础。行政区作为进行产业信息定位和产业空间分析的基础地理单元,主要由自然地理数据中的地貌、水系、植被以及社会地理数据中的居民地、交通、境界、地名等要素构成。另外,根据不同的产业范围,其具体内容也同所采用的地图比例尺有关,随着比例尺的增大,基础地理信息的覆盖面应更加广泛。基础地理数据包括地貌(ID、基础地貌类型、成因类型、形态类型)、水系(ID、名称、类型、质量等级、容量、面积)、植被(ID、类型、面积、特色类型)、居民地(ID、名称、类型、人数、等级)、交通(ID、名称、类型、等级、里程、最大运输量)、境界(ID、类型、等级)和地名(ID、名称)。

1.2.2产业数据

产业数据是产业地图的主体,包括原始数据和产业指标。原始数据是没有加工或加工较少的产业数值等,产业指标是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的反映整体数据的统计量,包括产业实力指数、产业发展能力指数、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数等。产业地图的编制要体现出产业特色并通过产业信息有层次地表现出来,因此需要建立产业信息要素体系并进行评价,研究出地图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名,量化上图次序。产业包括冰雪经济、新型能源、数字经济、高端制造、文化旅游、健康养生和特色农牧7大领域。公有数据表结构包括ID、名称、产业类型、GDP、总数量、行政归属、产业实力指数、产业发展能力指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数。此外,根据各产业特点,产业数据包括冰雪经济(客流量、总收入、人数构成、景区数、景区构成)、新型能源(能源类型、总收入、数量、品质等级)、数字经济(经济类型、经济量、经济规模、从业人数)、高端制造(类型、总收效值、从业人数、能源消耗量)、文化旅游(客流量、总收入、人数构成、景区数、景区构成)、健康养生(机构数量、机构类型、等级、从业人数)和特色农牧(农场数量、面积、特色类型、从业人数、作物产量、作物产值)。

2系统功能设计

基于GIS技术的产业地图虽然具有较强的交互性,但是也需要打印成纸质图件。产业地图排版是在图层管理的基础上,根据符号类型调整图层上下顺序,最大限度地显示产业信息;通过添加辅助要素和调整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包括图名、图框、生产单位、图例、指南针、方格网等,使产业构图更加均匀、整体更加谐调。工作人员在排版后可以根据需求输出全产业要素图或产业专题图。产业地图与普通地理、专题地图的最大区别在于数据显示的精度、视觉舒服度和高质量的视觉效果,而这种效果往往需要辅助数据的间接表达和烘托,如色彩鲜艳的数据图表、动感立体的文字表达、丰富生动的高清符号,甚至是高清的产业图片和产业宣传视频。其中,辅助数据以产业地图符号库为主,符号可以围绕产业主体设计成容易识别的产业标识,以提高定位的效率。

3、GIS数据用于地图集编制的关键技术 3.1数据筛选

根据设计要求,利用GIS软件提供的SQL语句进行数据筛选、分类、提取。在筛选时,应保持原有的数据层或要素类的一致性,以便在符号化时统一处理。一般建库数据是按照要素大类进行分层,如地形图是按照定位基础、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这类进行分层;土地调查图是按照行政区、行政界线、权属区、权属界线、地类图斑、线状地物、零星地物、地类界线、注记这9大类进行分层,而地图编制需要提取其中的小类要素,并且按照小类要素进行分层,以便于后期的数据转换和编辑修改。地形图可根据属性中的国标码进行数据分类提取,土地调查图可根据属性中的地类编码进行数据分类提取。

3.2表面注记提取

建库数据中要素信息记载于属性里,而地图编制出版则需要将其中的一部分信息以表面注记的形式展现出来,如居民地、道路、水系、行政区域等的名称信息。表面注记分为点状符号注记、线状符号注记和面状符号注记三大类。点状符号注记包括居民地注记、景点注记、单位注记等;线状符号注记包括道路注记、

水系注记、管线注记等;面状符号注记包括行政区划注记、海洋注记等。在地图编制中,每一种类型的注记都有规定的摆放与排列方式。点状符号注记一般摆放在符号周围九宫格的位置,每个位置有不同的优先级,以右侧为最佳,在实际情况中,最优先的位置可能被其他符号占据,这时就要选用次优的位置,以此类推。线状符号注记一般按照线划的走向进行排列摆放,注记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避开已有的其他符号和注记,当线划超过一定长度时,需增加一组或多组注记。面状符号注记一般按照底面的形状排列摆放,有水平、垂直、雁行、屈曲等排列方式,根据底面的形状选择合适的摆放方式,当底面超过一定大小时,需增加一组或多组注记。一般GIS软件都提供了属性信息提取为表面注记的功能,但提取出来的注记摆放在固定的位置,无法实现地图编制中所要求的各种摆放方式,这就需要采用人机互动处理的方式完成注记的摆放。

结束语

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地理信息的应用,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地理信息数据与地图出版相结合,来编制出版各种类型的地图。这将极大地丰富现有的地图产品,强化地图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为地图编制出版事业带来新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建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闻竹,陈良俊.GIS技术成熟背景下地图编制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13(3):38.

[3]豁辉,任若菡.关于GIS数据应用于地图编制的方法探究[J].民营科技,2018(5):136.

[4]周昕薇,张小霞,白凤文,等.公益性标准地图服务设计研究[J].测绘通报,2013(4):68-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