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不认真、学习马虎,是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时常令老师感到无奈。而这也将给学生的学习生活、未来发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引发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老师在教育实践中必须想办法加强对学生的认真教育。
那么老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认真态度、加强对他们的认真教育呢?
(1)责任教育法。
学习本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他们的责任,但由于有些老师过于严格的管制,使得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是老师的事情,自己学习是为了完成他们交给的任务”的想法。
有了这样的想法,学生学习起来自然不会认真。所以,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责任意识,要让学生真切地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为了老师或者家长。
(2)兴趣教育法。
学生在课外活动时,多会异常地投入,认真、严格地执行游戏规则,不允许有半点马虎。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对这些事情感兴趣。
所以,学生在学习时,老师不能只关注他完成作业与否、题做得正确与否,而应该看学生是否感兴趣。
如果学习是件“没意思”的事情,学生自然就不会认真对待了;而一旦调动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像做游戏那样认真对待学习。
(3)挑战教育法。
学生玩电子游戏时,通常会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看好半天,可以说格外认真,甚至有雷打不动的架势。为什么他们会如此认真呢?因为游戏中有挑战,所以,老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把能否尽快掌握知识,能否高质量、有创造性地完成作业当作具有挑战的事情。这样,他们才会产生把事情做好的热情,才会认真起来。
(4)专注教育法。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快速地进入专注状态,也就谈不上认真。
因此在训练学生这一点时,老师应该营造一个“真空”环境,尽量减少干扰。等他们能在“真空”环境中专注起来后,再逐步增加干扰性训练,这样他们认真的能力也就具备了。
(5)自我检查法。
老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己检查作业的方法,培养他们自我检查的习惯。具体方法如下:
①正向检查法。
具体方法为从审题开始,一步一步地检查,看题目是否看清楚、准确,有没有理解错误;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有没有全部用上,运用的概念、公式是否正确,格式是否标准。
②反向检查法。
具体方法为从答案往回,用相反的计算验算。比如,加法用减法验算,乘法用除法验算,方程用代入法验算等等。
③重做法。
具体方法为把题目迅速重做一遍,看看两次结果是不是一样。如果一样,就说明是正确的;如果不一样,就要分析一下,哪里错了,是什么原因,然后更正过来。
而在考试检查时,学生要在心里反复提醒自己一定要认真检查每一道题,一定不能再发生错误。这样反复提醒自己,也能逐渐养成认真的习惯。
(6)“错题集”法。
可让学生把每次作业中的错题抄在“错题集”上,认真检查错在什么地方,并用红笔在错误下面画上曲线;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具体地写出来,是概念不清还是用错公式,是没弄懂题还是计算不认真。如果是不认真,还不能只简单地写“不认真”几个字,而应该写清楚如何不认真了;最后改正错误,写出正确答案。
每两周,老师可让学生统计一次,看看因不认真而错的题占所有错题的比例是多少,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不认真的危害,并下决心改正。
此外,“错题集”其实是一个“错误档案”,是一本很好的复习资料,可以让学生经常翻翻,提醒自己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7)禁用橡皮法。
橡皮是一个造成学生做题不认真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反正做错了可以擦掉重写。如果做作业时,老师他们使用橡皮或者涂改液,错了不许擦,学生就会“三思而后行”,想好了再做,并且争取一次做对。
培养学生的认真习惯,加强认真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老师一定要加强学生的认真教育,让他们在认真中进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