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化的思辨——兼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化的思辨——兼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10/01总第276期 蜃 霞 CHENGREN JIAoYU 文章编号:1001—8794(2010)01—0032—02 终身教育 终身学 耩傀 麟 兼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居峰 (北京语言大学人事处,北京100083) 摘要:“终身学习”大有取代“终身教育”之势。然而“终身学习”的提倡是否就是理论上的进步,从而在实践中有利 于终身教育的推进呢?尤其对于教师教育来讲,是否更有利于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 化发展呢?文章认为对待“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的转化应做进一步的思考,在重视学习者主体性的同时更要强调 政府的职责。 关键词: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 誓 一、终身教育向终身学>-j的转化 “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 “终身教育”概念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倡 呢?一是“终身教育”一词已经从指称成人教育,变成 _ 导者为时任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终身教育局 一个涵盖人生从生到死全过程学习的概念。而“终身 ’ 局长的法国活动家保尔・郎格朗。他认定:数百年 学习”要领主要是指“人在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技 来,社会把个人的生活分成两半,前半生受教育,后 术,包括学习态度等,应该被如何开发和运用的全过 - 半生工作,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教育应是人的一生 程”。二是终身教育原指成年人或未成年人的职业教 - 中连续不断地学习的过程。今后的教育应当是能够 育,后来把普通教育也纳入其中。不过,更加重要的 _ 在每一个人需要时,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 问题不在于人生各阶段教育内容的区别,而在于各 爱 与技能。其于1970年发表的《终身教育引论》奠定了 阶段“教育”(或“学习”)内涵的变化。这就是各阶段 终身教育的理论基础。以1970年的“国际教育年”为 的“教育”(或“学习”)不再局限于掌握知识,而在于 契机,“终身教育”理念被广为推广,成为国际教育舆 “学会学习”。三是“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扩展,其 论的焦点。时至20世纪90年代,有些国家(如美国、 内涵可以说并不是现行各阶段的教育,都堪称“终身 日本)或在法律文本中列入终身教育条款,或制定终 教育”,从学习现成知识到“学会学习”,应是现行教 身教育专门法,或把终身教育列入教育政策文本。 育变革的一个漫长的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制度的调 在终身教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概念也在不 整,尤其是发展非制度化的教育,使越来越多的人获 断发展,“终身学习”的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按 得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 照《学会生存》一书中的陈述,这个发展的轨迹是:最 二、对“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化的质疑 初,终身教育只不过是成人教育的一个新术语;后 严格来说,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在概念上并不 来,逐渐地把这种教育思想应用于职业教育;随后, 完全一致。就终身教育而言,其着眼点侧重在教育的 又涉及到在整个教育活动范围内发展个性的各个方 服务与提供上,而终身学习的着眼点则侧重于学习 面。到现在,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 者个人内部的变化。而由终身教育逐渐向终身学习 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的过程了,可以说成为了 转化的最为突出的原因立足在究竟由“谁”来成为终 “终身学习”。 身教育的主体,以及又应通过怎样的方式和手段来 收稿日期:2009—05—10 确保终身教育能有效地实行。由此,终身教育与终身 作者简介:居峰(1978一),男,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 学习相区别的焦点就在于两个概念所涉及的主体不 CHENGREN JIAoVU 毒霞最毒 2010/01总第276期 同。终身教育侧重于由政府和社会采取一系列主动 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教师职后培训制度不健全;教 措施,向民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教育机会,为民 师进修缺乏资金保证以及评价激励制度不完善等 众实现终身教育创造条件,所以终身教育能否实现 等。这些都制约着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而这些 关键在于政府的作为,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终 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教师终身教育过程中的角色 身学习则侧重于民众自身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发 定位不明确,政府部门和相关教育行政机构未发挥 现、利用学习机会,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 应有的保障作用,对教师终身教育的硬性资源支持 和个人修养,它更多体现的是学习者作为生命主体 不够,从而也就导致本应处于主体地位的广大教师 的个体行为,民众自身对实现终身学习负有绝对的 无从发挥自身的主动性,限制了他们追求终身教育 责任。众所周知,在终身教育的推进过程中,作为公 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关 权力的政府力量在各种社会因素中起着最为有力与 权威的作用,国家权力所担负的责任也是任何其他 力量所不能比拟的。由此,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的转 化,到底是理论上的突破还是实践上的退步还有待 进一步商榷。如果,因为对终身学习的盲目提倡,而 导致政府在推动终身教育上行政责任减弱,甚至不 作为,那笔者认为这种理论上的转化可以休矣。 三、对“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理念转化背景 下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 (一)对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影响。在终身 教育思潮的强烈冲击下,教师教育体系也在大力提 倡终身教育,以保证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知识的迅速 更新保持一致。对于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现状而言,首 要任务,就是要构建一个能够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 要的教师终身教育发展体系。当前在我国,这样的发 展体系还没有完全构建起来,还有待于完善。 从理论上来讲,终身学习是比终身教育更为先 进的教育理念。但如果以此来思考教师教育体系的 实践,笔者认为,弊大于利。如上所述,终身学习较之 终身教育更强调学习者自身主体性的发挥,而淡化 政府的教育保障责任。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大部 分教师都不缺乏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学高为师”, 其内在的学习需求是保证教师为人师表的重要条 件。并且,由于专业职称评定、教学成果评比、各种教 育考核项目的存在,也使得教师不得不努力提高自 身的专业水平,以各种方式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 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政府对教师终身教育的水平 和质量负有重要责任,构建完善的教师终身教育体 系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同时政府有义务为教师的终 身教育提供各种有利条件,以保障教师教育水平的 提高。 (二)对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思考。当前,我 国教师教育体系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教师的自我 注终身教育的实践性推进过程中,在终身教育理念 向终身学习转化的背景下,我国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的构建应考虑以下问题: 1.对教师终身教育从整体上进行科学规划并 予以制度化。要提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教师教育 体系的整体模式,要明确各阶段、各教师教育机构的 任务,又要从整体出发来制定各阶段的目标、内容、 教育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各个阶段之间要相互协 调一致,各种教师教育机构和教育组织也要从整体 上统一进行教育设计,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2.开发教师教育资源,扩充教师教育设施。丰 富教师教育内容,提高教师教育水平,为广大教师提 供更多可选择的、优质的教育项目。此外,完善教师 教育体系的实施管理制度、资金支持制度、评价激励 制度。 3.尊重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根据专业的不 同、教师自身发展要求的不同,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 构建应有灵活的制度保障和支持,包括各种形式的 教师教育机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著,华东师范 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1996:180. 【2]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1996:87—88. 【3】查尔斯・赫梅尔著,王静,赵穗生译.今日的教育为 了明日的世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28. 【4】吴遵民.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 出版社.1999. 【5】季森岭.终身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2. 【6]叶忠海.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