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森林中的铁匠

森林中的铁匠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森林中的铁匠

一、 教学内容:乐曲《森林中的铁匠》 二、 课型:欣赏 三、 授课年级:二年级 四、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森林中的铁匠》不同音乐情绪; 3、鼓励学生随着音乐展开想象,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五、 教学重点

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受乐曲两种不同的情绪,体验劳动的乐趣。 六、 教学难点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的教学活动。 七、 教学方法

听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启发讨论教学、直观教学法、评价教学法、谈话教学法、律动教学法 八、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和课件、教科书、塑料铁锤、打击乐器 九、 教学思路

本课我结合《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设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听赏乐曲为主线,在教学中持续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激发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乐曲,走进乐曲,理解乐曲。 十、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听音乐做动作

2、复习前节课学过的歌曲

(在这个环节中,我以游戏的形式——听音乐做动作,目的是想让学生放松心情,激活学生的动力,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课的快乐!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铺垫有利的基础。) (二)初步听赏乐曲《森林中的铁匠》

引言:同学们音乐是五彩的,我们能够通过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今天老师带来一段音乐,想请你们为这段音乐涂上五彩的颜色,下面就请你们根据每段音乐的速度,情绪涂上相对应的色彩。

1、初步感受乐曲。 2、游戏:听音乐涂颜色。

请学生聆听音乐,并结合音乐的特点涂上颜色。 3、请学生结合乐曲的特点说说为什么自己涂这个颜色。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不急于揭示课题,首先我用游戏——听音乐涂颜色激发学生的聆听音乐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乐曲,促动学生产生学习乐曲的欲望,并通过玩游戏轻松地对乐曲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还能让学生理解到音乐是多彩的。) (三)揭示课题,了解课题

1、谈话导入:

引言:这样五彩的音乐,它的曲名就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幻灯片,读标题)

2、简单了解音乐中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中的地点和时间) 3、了解乐曲的特点及作曲家

(创设悬念,即时揭开课题,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故事情节,掌握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为下个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四)分段听赏乐曲

在这个环节里,我引导学生结合课件图片分段听赏乐曲,结合自己的对乐曲的理解给每个乐段起小标题。

1、听音乐,找一找,并为乐曲排列顺序,写小标题。 2、听赏第一乐段音乐

在听赏中,我结合音乐故事,引导学生结合乐曲的情绪、速度、颜色来为第一乐段起小标题。

启发思考讨论:

(1)你觉得这段音乐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2)乐曲表现怎样的情景?我们应该选哪幅图,更能体现音乐的意义呢? (3)为这段乐曲起个小标题。 3、听赏第二乐段音乐

启发思考讨论:

(1)你们在这段音乐中听到什么声音啦?

(2)这段音乐表现怎样的一个场景呢?我们应该选哪幅图,更能体现音乐的意义呢?

(3)请给这个乐段起小标题 4、听赏第三乐段音乐

(1)这段音乐的速度是怎么样的?哪幅图片最适合表示这段音乐的背景呢? (2)了解教堂,请学生许愿。 (3)给这个乐段起小标题。 5、听赏第四乐段音乐

(1)这段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表现怎样的场面? (2)给这个乐段起小标题。

(3)请学生拿着打击乐器,随着音乐的旋律敲打音乐中出现丁丁的声音,感受音乐的乐趣。

(在分段听赏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以给每一个乐段起小标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聆听乐曲,启发学生根据每一段音乐的特点实行思考讨论,通过这些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聆听音乐的习惯,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五)听赏全曲,表现音乐

1、小结全曲的特点:

这首乐曲有四个乐段《夜晚》《清晨》《祈祷》《打铁》

(小结全曲的特点,对学生实行阶段性的测评,加深学生对每一个乐段的音乐形象的巩固。)

2、音乐活动:

再听赏乐曲,鼓励学生边听赏乐曲边用动作和道具表现乐曲。 3、启发谈话:

第四乐段的音乐速度加快,情绪变得欢快,表现了铁匠却干得那么欢快,为什么呢? (创设学习音乐的情境,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加深了学生对音乐形象的了解,逐步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走进音乐。) (六)课堂延伸

1、说说劳动能带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2、延伸教育:

老师希望你们也要做一个既勤劳又快乐的孩子!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你都要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回归主题,突现主题,让学生从这节欣赏课中懂得道理,并教育于其中。) (七)组织下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