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16分)
1. 默写。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5)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________。(茅盾《白杨礼赞》)
(6)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二章)
(7)曼殊在《浣溪沙》既流露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奈,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分)
2. 下面对语法知识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划分句子成分:(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B.找句子主干:“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的主干是“枝干是画“。
C.“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是疑问句。 D.“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是感叹句。
一、八年级(2)班准备召开太原优秀文化遗产模拟申请答辩会,请按要求完成第3、4题.(6分)
3. 下面给语文老师的邀请函有两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邀请函 王哥:
为了宣传和保护我市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我班将于2019年2月5日下午四点,在八年(2) 班教室召开太原优秀文化遗产模拟申请答辩会。 请您一定光临与指导! 八年级(2)班 2019年2月1日 (1)________
(2)________
4. 小组推举你担任“申遗代表“,把下面推荐项目的资料卡片介绍给大家。(不少于120字) 景点太山 名称 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类别 所在太原市晋源区 地 遗产沈约的《宋书》记载,北汉时有山民石敢当,以勇武闻名,太山便取“太(泰)山石敢当“的谐音而概述 得名。 峰恋环抱、松柏掩映中,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叫龙泉寺,原名是昊天观,始建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初为道教,后改为佛寺。寺因山势而造,分上、下两院。 太山红叶是太原市秋景之一。每年霜秋是观赏红叶的最佳时节,在这山恋环抱的凹腰里,松柏与红叶相映成趣,其间溪泉涌流,叮咚作响,景色怡人。 二.阅读(40分)(一)
5. 下面对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司马迁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中的“冠”读“guān”,这里做动词,意思是行冠礼。
C.“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中的“先駆”本义指马车中前面的一匹奔跑的马,引申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走在前端的人,这里指先行引导的人员。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意思是“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五、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1分)
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节选
(1)愚公移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
①惩北山之塞 惩: ________ ②杂然相许 许: ________ ③固不可彻 彻: ________ ④子子孙孙无穷匮穷匮 ________ 也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甚矣,汝之不惠。
(4)愚公的妻子和河曲智叟都向愚公提出过相同的疑问,这样写是否重复啰嗦?为什么?
7.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列各题。 冬天的树 马亚伟
①去郊外,迎面看到一棵落光了叶子的白杨树。这裸大树生长在城乡接合地带,界碑一样矗立着。树的东面,就是千里沃野。广袤的自然与喧xiāo的城市仅仅一树之隔。
②这棵树我见过,春夏之际,它高大蓊郁,密不透风的枝叶撑起一顶绿色的大伞,村里的村民有时会到树下纳凉。这棵大树太粗了,粗得让人想到它在地底下盘根错节的样子,它的根须一定是庞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城市的好几次版图扩张,都止于它的脚下。
③仰望这棵树,我不由凛然一震。我第一次注意到它落光了叶子的样子。那一刻,我想到了一个词﹣﹣风骨。是的,朔风凛冽中,它就那么有风骨地站立着。它褪去了春夏季雍容的华服,袒露出健壮坚硬的骨骼。它不再用宽大的叶子歌唱春花秋月,而是用寒风中的长吟来诵读冬的诗篇。它置身旷野,仿佛一位身披铠甲的将军,你看它多么胸有成竹,它知道风刀霜剑将会来袭,大军即将压境,它不慌不忙地抖落了最后一片枯叶,准备迎接一场史诗般壮烈的战役。
④它要迎战冬天了。它擎起手臂,倔强地屹立在北方的原野上,撑起一方天地,无惧无畏,坚强隐忍。一场霜冻,让世界陷入寒冷之中,生灵们心惊胆战地躲了起来,可是它没有丝毫畏惧。风声呼啸,它却在寒风中唱起欢歌,显出慷慨豪迈的气概。它的枝丫直指高空,像必胜的手势。狂风一次次吹响号角,它依旧是威风凛凛的样子,欢乐地投入战斗。因为有它,冬天并不显得萧条冷寂。它傲然挺立,昂扬向上,张开手臂与遥远的阳光紧紧相握。有一两只麻雀飞过枝头,它也友好地打着招呼。它在昂扬乐观地迎战,胜利一定是属于它的。
⑤冬天的树,是大自然中真正的智者。它历经风霜,看尽人世沧桑,修炼出一颗豁达淡然的心。它卓然独立,多少岁月浮沉都从它眼底飘过。不管多么地动山摇的变迁,它都是副我自岿然不动的神态。它与蓝天大地为友,胸怀博大得能够装得下春夏秋冬,性情坚毅得能够承受住风雪霜寒。没有什么能让它弯下腰来,也没有什么能够撼动它。自然界的一切痛击来袭时,它都会豪壮地一饮而尽,毫不畏惧。
⑥冬天的树直指高空,它无言地昭示着人们: 人生有春夏的勃发与繁盛,也有秋冬的萧条与冷落。当我们注定要面对凛冽的朔风时,那就像“冬天的树”一样,怀揣一颗昂扬的心,勇于承受一切属于自己的厄运;磨炼一颗坚韧的心,跋涉走过冬季,迎来春暖花开;拥有一颗乐观的心,直面战斗,享受战斗。 ⑦一棵树,只有经历过无数个冬天,才能牢牢地扎根于大地,成就昂然挺立的一生。 (1)给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喧xiāo________ 倔强________
(2)阅读选文第③④段,说说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风骨”。
(3)《冬天的树》与《白杨礼赞》都是托物言志类散文。请结合选文说说这种表现手法的好处。
【知识链接】托物言志一般是通过对事物(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要求事物的主要特点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
(4)阅读马亚伟笔下“冬天的树”,在下面横线上写下你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不少于80字) 冬天的树,直指高空,它无言地昭示人们:________
8.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蝉和蚁(有删节)
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蝉的歌声,总是不大熟悉的,因为它是住在生有洋橄榄树的地方,但是凡读过拉•封丹的寓言的人,大概都记得蝉曾受过蚂蚁的嘲笑吧。虽然拉•封丹并不是读到这个故事的第一人。
故事上说:整个夏天,蝉不做一点事情,只是终日唱歌,而妈蚁则忙于储藏食物。冬天来了,蝉为饥饿所驱,只有跑到它的邻居那里借一些粮食。结果他遭到了难堪的待遇。
骄傲的蚂蚁问道:“你夏天为什么不收集一点儿食物呢?”蝉回答道:“夏天我歌唱太忙了。”“你唱歌吗?”妈蚁不答气地回答:“好啊,那么你现在可以跳辫舞了”,然后它就转身不理它了。
这个寓言是造谣,蝉并不是乞丐,虽然它需要邻居们很多的照应。每到夏天,它成阵地来到我的门外唱歌,在两棵高大被筱悬木的绿荫中,从日出到日落,那粗鲁的乐声吵得我头脑昏昏。这种振耳欲聋的合奏,这种无休无止的鼓噪,使人任何思想都想不出来了。
有的时候,蝉与蚁也确实打一些交道,但是它们与前面寓言中所说的刚刚相反。蝉并不靠别人生活。它从不到蚂蚁门前去求食,相反的倒是蚂蚁为饥饿所驱乞求哀恳这位歌唱家。我不是说哀恳吗?这句话,还不确切,它是厚着脸皮去抢劫的。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姜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
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昆虫记》 【材料二】
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端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 ﹣﹣法布尔 【材料三】
2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企业界为了经济开发而大量砍代树木,破坏自然,“三度”污染严重。特别是为了增加粮食生产和木材出口,美国农业都放任财大气粗的化学工业界开发DDT等剧毒杀虫剂并不顾后果地执行大规模空中喷洒计划。导致鸟类、鱼类和益虫大量死亡,而害虫却因产生抗体而日益猖獗。化学毒性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胎儿畸形等疾病。当自然、生物甚至人类受到伤害时,责任感和科学家的良知使卡森不能沉默。
在身患绝症,靠放疗维持生命,几乎濒临瘫痪和失明的情况下,她只身面对企业界和政府官僚科研机构权威们的强大压力,对只顾商业利益不顾人类安危的工业集团和曾获得过诺贝尔奖金的化学药品DDT提出了挑战:她专门研究危害不次于辐射性的“死神的特效药”(剧毒农药)开始了她称之为“讨伐”恶势力的行动。 经过四年顽强刻苦的调查研究,蕾切尔•卡森写出了《寂静的春天》,该书于1962年出版。
(1)材料一中作者开头将拉•封丹关于蝉和蚁的寓言故事有何作用?
(2)找出材料一中划横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一一刺穿饮气不竭的圆桶。
(3)请阅读下面材料,抓住枸杞的特征,用准确、平实的语言进行说明。(不少于60字)
枸杞到处都有。开花后结长圆形的小浆果,即构杞子。我们叫它“狗奶子”,形状颇像。本地产的枸杞子没有入药的,大概不如宁夏产的好。枸杞是多年生植物。春天,冒出嫩叶,即枸杞头。枸杞头是容易采到的。偶尔也有近城的乡村的女孩子采了,放在竹篮里叫卖:“枸杞头来!…”枸杞头可下油盐炒食:或用开水焯了,切碎,加香油、酱油、醋,凉拌了吃。那滋味,也只能说“极清香”。春天吃枸杞头,云可以清火,如北方人吃苣买菜一样。
﹣﹣汪曾祺《故乡的食物》(节选)
(4)阅读材料二、三,说说法布尔和蕾切尔•卡森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对大自然有怎样的态度。 三、写作(40分)
9. 请选择你熟悉的某个事物(物品),或以之为线索叙述,或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或抓住其特征说明,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1)选一个具体的事物(物品)作为写作对象;
(2)或以之为线索叙述,或托物言志,或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其主要特征; (3)注意句子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
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16分) 1.
【答案】 悠然见南山 烽火连三月 塞上燕脂凝夜紫 我报路长嗟日暮
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入则无法家拂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答】
悠然见南山(注意“悠”的书写) 烽火连三月
塞上燕脂凝夜紫(注意“凝”的书写) 我报路长嗟日暮
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入则无法家拂士(注意“拂”的书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分) 2.
【答案】 D
【考点】 提取关键信息 情景扩展
【解答】 ABC.正确;
D.有误,句子为祈使句。
一、八年级(2)班准备召开太原优秀文化遗产模拟申请答辩会,请按要求完成第3、4题.(6分)3.
【答案】
“王哥“不能体现书面邀请的正式性与尊敬,应改为“尊敬的王老师“或“王老师您好“。 “一定“有命令、强迫的语气,应去掉 【考点】 综合读写
【解答】
“王哥“不能体现书面邀请的正式性与尊敬,应改为“尊敬的王老师“或“王老师您好“。 “一定“有命令、强迫的语气,应去掉。 4.
【答案】
示例:大家好,我们小组的推荐项目是太原晋源区的太山。相传北汉时有山民石敢当,以勇武闻名,便取《太(泰)山石敢当“的谐音而得名。山上有座寺院叫龙泉寺,原名昊天观,始建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初为道教,后改为佛寺,寺分上、下两院。崛围红叶广为人知,其实太山红叶也是太原秋景之一。每年霜秋是观赏红叶的最佳时节,在这山恋环抱的凹腰里,那松柏之间的红叶,宛如一团团红霞,其间溪泉涌流,叮咯作响,景色怡人。我们组以太山兼具自然与文化双重属性,特申请将其列为太原市优秀自然文化遗产。谢谢!
【考点】 综合读写 【解答】
示例:大家好,我们小组的推荐项目是太原晋源区的太山。相传北汉时有山民石敢当,以勇武闻名,便取《太(泰)山石敢当“的谐音而得名。山上有座寺院叫龙泉寺,原名昊天观,始建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初为道教,后改为佛寺,寺分上、下两院。崛围红叶广为人知,其实太山红叶也是太原秋景之一。每年霜秋是观赏红叶的最佳时节,在这山恋环抱的凹腰里,那松柏之间的红叶,宛如一团团红霞,其间溪泉涌流,叮咯作响,景色怡人。我们组以太山兼具自然与文化双重属性,特申请将其列为太原市优秀自然文化遗产。谢谢!
二.阅读(40分)(一) 5.
【答案】 B
【考点】 文化常识 【解答】 ACD.正确;
B.错误,“丈夫之冠也,父命之”中的“冠”读“guàn”。 五、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1分) 6.
【答案】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苦于,赞同,通达,这里指改变,穷尽
①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②你也太不聪明了。
不啰嗦,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向愚公提出过如何处置土石的疑问,但两人的目的不一样,愚公的妻子主要的是担心年事已高的丈夫吃受累才劝阻公移山,而智叟则是用“其如土石何”来笑思公不自量力,行为愚蠢。 【考点】
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愚公移山原因的理解。愚公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入都要曲折绕远,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要移走两座大山,即“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
4
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惩:苦于; ②句意: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许:赞同;
③句意: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④句意: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穷匮:穷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心等待着温暖的降临。坚韧地走过冬季,才会迎来春暖花开。 8.
【答案】
作者在开头讲拉•封丹关于蝉和蚁的寓言故事引出说明对象蝉;讲寓言故事能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与结尾呼应,使结构完整、紧凑,在与蚁的比较中突出了蝉是通过自己的“勤苦”来获取食物的特征。
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易,交换。节,季节。反,通“返”往返。焉,语气助词。句意: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②重点词: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惠,同“慧”,聪明。句意:你也太不聪明了。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二人的不同目的进行分析。智叟这个自以为多智的老头子,在他的眼里,愚公能移山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所以脱口而出,给愚公泼冷水。智叟讥笑愚公笨拙,所持理由与愚公的妻子相同,但两者态度迥异,一个是自视其高,加以阻挠;一个是提疑问,目的是为解决问题。 7.
【答案】 嚣,jué jiàng
作者所说的“风骨”表面上是指白杨树落尽叶片,袒露出健壮坚硬的骨骼﹣﹣枝干,在寒风中呼啸;更是说它无惧无畏、坚强隐忍地面对冬天的霜冻寒风,显出慷慨豪迈的气概和乐观昂扬的斗争精神。
选文通过描写一棵白杨树在冬天迎风傲雪的情态,来表达人生要有风骨、有智慧的主旨,用这种手法把抽象的志趣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避免了直白、空洞的表达,增加了艺术性和感染力。
人生有春夏的勃发与繁盛,也有秋冬的萧条与冷落。当我们注定要面对凛冽的朔风时,那就像“冬天的树”一样,怀揣一颗昂扬的心,勇于承受一切属于自己的厄运;磨炼一颗坚韧的心,跋涉走过冬季,迎来春暖花开;拥有一颗乐观的心,直面战斗,享受战斗。
【考点】 散文阅读 【解答】
本题考查字词的音形。辨析字形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嚣“造字法为会意字,可根据会意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页:人头。表示众口喧器。本义:喧哗,声音响而闹哄。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如”倔强”:刚强,不屈服。读:jué jiàng注意据义定音。
本题考查理解关键词的含义。题干要求答出作者所说的“风骨”。这需要阅读选文第③④段。此题可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作答。“是的,朔风凛冽中,它就那么有风骨地站立着它褪去了春夏季雍容的华服祖露出健壮坚硬的骨“等句是写“风骨”的表层意思。而“倔强地屹立在北方的原野上,撑起一方天地,无惧无畏,坚强隐忍一场霜味……可是它没有丝畏惧。风声呼啸,它却在寒风中唱起欢歌,显出慷慨豪迈的气概”“它傲然挺立昂扬向上张开手臂““它也友好地打着招呼。它在乐观昂扬地迎战这是写“风骨的深刻内涵。 本题考查对托物言志这种表现手法的理解,要结合【知识链接】来谈托物言志作用。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如选文即通过描写一棵白杨树在冬天“无惧无畏,坚强隐忍”、“卓然独立”,来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要有风骨有智慧,用这种手法把抽象的志趣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本题考查对人生的认识与思考。题干要求结合马亚伟笔下“冬天的树“作答。注意题干“冬天的树,直指高空“的提示。此题答案台理即可。如它无言地昭示人们:要怀揣一颗火热的心,承受一切属于自己的厄运,耐
画横线句子加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作者先把蝉突出的嘴比作“吸管”,再比作“锥子”进一步说明其尖利的特点,还把树比作“圆桶”,这一系列的打比方形象生动地介绍了蝉吸食树汁液的饮食特征。
枸杞是多年生植物。春天的嫩叶(枸杞头)可食,可以清火;开花后结长圆形的小浆果,即枸杞子。民间形象地称之为“狗奶子”,可入药,宁夏产的最出名。
法布尔以昆虫为研究对象。在喜欢热爱它们的基础上,去发现探究昆虫世界的奥秘,这样的科学研究倡导的是生命的平等与尊重,而不县基于声名与利益的杀戮式的研究。当生物、自然甚至人类受到伤害时,责任感和科学家的良知使蕾切尔•卡森选择了呐喊。即使在身患绝症、濒临瘫痪和失明的情况下,她以自己的柔弱之躯只身面对挑战,写下《寂静的春天》来唤醒世人,用一个科学斗士的勇气与正义感来保护自然与人类。 【考点】 材料探究 【解答】
这篇文章开篇引用故事,结合下文的内容来看,一是为了引出说明的对象蝉,二是为了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又与文末相互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阅读所给的句子,将蝉突出的嘴比作“吸管”,再用“锥子”来突出它的尖利,还把树比作“圆桶”,运用的是打比方的说明访求,以此来形象地说明蝉如何吸食树汁液。
解答此题先筛选出枸杞的特点,然后连接表述,注意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解答时扣住文段内容,分别介绍枸杞的特性、与作用即可。
阅读材料二,可以看出法布尔的研究对象是昆虫,从三个句子可以看出他对研究的对象是充满爱意的。材料二中“身患绝症,靠放疗维持生命,几乎濒临瘫痪和失明的情况下,她只身面对企业界和政府官僚科研机构权威们的强大压力,对只顾商业利益不顾人类安危的工业集团和曾获得过诺贝尔奖金的化学药品DDT提出了挑战”可以看出蕾切尔•卡森为了保护自然,敢于向权威挑战,这需要巨大的勇气,也表现了她忘我为他人的正义感。
三、写作(40分)
9.
【答案】 我怀念的石磨
家中有一个石磨,是农村里常见的物件,以前住在老房子时,外婆总用那石磨磨豆浆、做豆腐,一磨便香味四溢。
即使是在冬天的早晨,贪恋被窝的我也抵挡不住豆汁香气的诱惑,毫不犹豫地从温暖的被窝中爬出来,飞奔进院子里。此时院子里蒸汽缭绕,外婆和石磨正在演奏一首动听的交响乐,我迫不及待做起了她的帮手。我用一个木勺舀取了一些泡好的黄豆倒进石磨的洞里,外婆用力一推,瞬间便流出来白花花的豆浆汁。随着速度的加快,我的兴致越来越高涨,外婆却累得气喘吁吁地喊着:“慢点儿,我快跟不上你的节奏了。”我乐得哈哈大笑,赶快调整了速度,跟外婆的节奏同步起来。
对我来说,儿时重要的人与物自然要数外婆和石磨了,似乎有了石磨,我们家才是完整的。
这个石磨不知容纳了多少黄豆,而这些黄豆的价值在石磨的旋转和外婆的手法下又得到了升华。每个早晨,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一边品尝着外婆亲手打磨的香甜豆浆和精心准备好的油条,一边规划着一天的工作、学习,那温馨的场面让我感觉到,在这个家里,所有的人都是敬重外婆的。
每年春节,家里都要吃豆腐。外婆早早地把我叫起来,拉着我来到石磨前,按照老规矩,我舀黄豆她推磨,
5
仿佛是多年的旧友重聚在一起似的。黄豆像一群活泼的小精灵从勺子里蹦蹦跳跳跑出来,外婆弯下身子,用力往前推磨。不一会儿,磨出来的豆汁在外婆的一番操作后形成豆腐,舀一碗,再加点酱油、辣椒和白芝麻、香葱,美味极了。我和外婆站在石磨前品尝着自己辛苦做出来的“作品”,水气笼罩着周围,宛如仙境。 外婆的改变是在搬了新家之后。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尤其是豆浆机的“侵入”,它的滴滴声仿佛要与外婆和石磨一决高低。外婆看看这个,望望那个,却无从下手,在原地愣了好久。我想她一定非常失落,没了石磨,就算有整日清闲的生活,可外婆的价值已无从体现,反而使她的生活变得黯然失色,更是加速了她的衰老。 我多么希望时光倒流,回到从前,回到那个老房子,那里有外婆,有石磨,有香甜的豆浆,有了她们,我们的生活才是温馨而美满的。 【考点】 材料作文 【解答】 我怀念的石磨
家中有一个石磨,是农村里常见的物件,以前住在老房子时,外婆总用那石磨磨豆浆、做豆腐,一磨便香味四溢。
即使是在冬天的早晨,贪恋被窝的我也抵挡不住豆汁香气的诱惑,毫不犹豫地从温暖的被窝中爬出来,飞奔进院子里。此时院子里蒸汽缭绕,外婆和石磨正在演奏一首动听的交响乐,我迫不及待做起了她的帮手。我用一个木勺舀取了一些泡好的黄豆倒进石磨的洞里,外婆用力一推,瞬间便流出来白花花的豆浆汁。随着速度的加快,我的兴致越来越高涨,外婆却累得气喘吁吁地喊着:“慢点儿,我快跟不上你的节奏了。”我乐得哈哈大笑,赶快调整了速度,跟外婆的节奏同步起来。
对我来说,儿时重要的人与物自然要数外婆和石磨了,似乎有了石磨,我们家才是完整的。
这个石磨不知容纳了多少黄豆,而这些黄豆的价值在石磨的旋转和外婆的手法下又得到了升华。每个早晨,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一边品尝着外婆亲手打磨的香甜豆浆和精心准备好的油条,一边规划着一天的工作、学习,那温馨的场面让我感觉到,在这个家里,所有的人都是敬重外婆的。
每年春节,家里都要吃豆腐。外婆早早地把我叫起来,拉着我来到石磨前,按照老规矩,我舀黄豆她推磨,仿佛是多年的旧友重聚在一起似的。黄豆像一群活泼的小精灵从勺子里蹦蹦跳跳跑出来,外婆弯下身子,用力往前推磨。不一会儿,磨出来的豆汁在外婆的一番操作后形成豆腐,舀一碗,再加点酱油、辣椒和白芝麻、香葱,美味极了。我和外婆站在石磨前品尝着自己辛苦做出来的“作品”,水气笼罩着周围,宛如仙境。 外婆的改变是在搬了新家之后。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尤其是豆浆机的“侵入”,它的滴滴声仿佛要与外婆和石磨一决高低。外婆看看这个,望望那个,却无从下手,在原地愣了好久。我想她一定非常失落,没了石磨,就算有整日清闲的生活,可外婆的价值已无从体现,反而使她的生活变得黯然失色,更是加速了她的衰老。 我多么希望时光倒流,回到从前,回到那个老房子,那里有外婆,有石磨,有香甜的豆浆,有了她们,我们的生活才是温馨而美满的。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