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记录
交底内容: 一、施工内容 1抛丸处理 (1)混凝土属于松散体,对其抛丸可以去除浮浆和起砂,形成100%创面,暴露混凝土孔洞和缺陷,增强防水材料在表面的附着力并提供一定的渗透效果。抛丸即指通过机械的方法把丸料(钢丸或钢砂) 以很高的速度和一定的角度抛射到工作表面上,让丸料冲击工作表面,然后在机器内部通过配套的吸尘器的气流清洗作用,将丸料和清理下来的杂质分别回收,并且使丸料可以再次利用的技术。机器配有除尘器,提供内部负压以及分离气流,并做到无尘、无污染施工。 (2)基层处理设备采用抛丸机进行桥面混凝土抛丸基层处理。 图3. 右侧为抛丸处理过的混凝土基层 图4. 混凝土找平处理 (3)抛丸机使用方法 抛丸机共分十个档位,每个档位代表每分钟行走速度,档位越高,抛丸深度越浅。开机时先从最高档调试,7档起步。 (4)抛丸时采用下图所示行走路线进行施工:
图5. 抛丸机行走路线 抛丸机掉头时注意保持作业面宽度与前次重叠,重叠宽度为3~5cm,避免漏抛。 按照7档行走,每处理一孔32米箱梁需要用时约2小时。 (5)抛丸清理不到的区域,使用角磨机清理,注意不得产生打磨沟痕。 (6)抛丸后,有效创面大于95%,粗糙度SP3- SP4之间,具体参照图6对比。 二、施工范围 1、梁面的基层处理、喷涂或刷涂基层处理剂、喷涂聚脲弹性防水涂料、喷涂脂肪族聚氨面层涂料等。 2、施工单位还应承担防水层施工完毕后的保护、修补以及移交工作。 3、桥面防护墙内侧采用喷涂聚脲防水材料,其中底座板铺设区域为两层喷涂(底涂+聚脲);防护墙以内,底座板之外为三层喷涂(底涂+聚脲+面漆);电缆槽内为两层喷涂(底涂+聚氨酯防水涂料)。 4、 防护墙及侧向挡块的封边处理:防护墙及侧向挡块的侧面应使用角磨机打磨砼表面,进行平整度处理清除浮浆和毛边,喷涂防水层后 应保证根部质量,必要时辅以手工涂刷,封边高度不小于8cm。
5、泄水孔的处理:泄水管内刷底涂约10cm,然后向孔内喷涂聚脲防水材料。 6、电缆槽的处理:底涂施工-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4cm厚聚丙烯纤维砼保护层。 三、技术标准及验收标准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防水层分三部分。底座下采用喷涂(纯)聚脲防水涂料;底座以外采取喷涂(纯)聚脲防水涂料+脂肪族聚氨酯面层。聚脲防水涂料、基层处理剂、层间粘结剂以及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前进行原材检测,性能需满足设计要求。 1 桥面处理 平整度、表面强度达到规定要求,经监理、业主验收合格交予施工队进行防水施工。 2 底座下防水层施工 桥面底座聚脲防水层先进行底涂施工,底涂施工一般采用辊涂工艺,边角沟槽辅以刷涂施工,底涂涂料现配现用;底涂施工完成后对局部缺陷进行修补;再喷涂(纯)聚脲防水涂料,喷涂以机械喷涂为主,人工喷涂为辅,厚度≥2mm。喷涂前保证基层温度高于露点温度3℃。对桥面的防护墙、侧向挡块、泄水孔等处做特殊处理,在梁端处施作收边处理。 3底座以外防水层施工 底座以外防水层先进行底涂施工,再喷涂(纯)聚脲防水涂料施工,厚度≥1.8mm,最后进行脂肪族聚氨酯面层施工,面层采用辊涂或喷涂工艺,边角沟槽辅以刷涂施工,厚度≥0.2mm。脂肪族聚氨酯面层宜在聚脲防水施工完毕后6小时内进行,保证面层和聚脲防水层之间良好的粘结,如与聚脲防水层施工间隔时间超出规定时,采用专用搭接粘结剂预处理或现场做粘结拉拔试验确定。 四、防水层检测 4.1现场试膜检验 现场每班喷涂前,利用所使用设备及原材料喷制400×400mm聚脲防水涂料试膜3块,养护7天后选择2块进行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
撕裂强度、硬度等物理性能检验。 4.2基层处理检测 用回弹仪检测表面强度。用4m靠尺检查平整度。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且不大于3mm。目测检查清洁度和表面缺陷。每梁间隔5m用CSP对照版检测粗糙度,有效创面大于95%,粗糙度SP3~SP4。 4.3底涂检测 底涂施工完毕后进行目测检查,检查均匀程度、有无漏涂和明显缺陷。 4.4聚脲防水层外观检测 聚脲表面平整、无流挂、无针孔、无起泡、无空鼓、无开裂、无异物混入。可采用拖拽铁链的方法进行。破损及空鼓的防水层部位必须整修。 4.5厚度检测 喷涂完成后,用超声测厚仪检查涂层厚度,底座板下喷涂聚脲防水层厚度≥2.0mm,其他区域≥1.8mm。轨道板下每间隔5m布设4个测点;其他区域每间隔5m布设4个测点,即轨道板中间布设2个,左右防护墙各布1个,喷涂完成后,用超声测源仪检测涂层硬度,每孔梁(或每32m)检测不少于50处,通过率需为100%,若未达到,需补喷至要求厚度。 4.6粘结强度检测 在防水层施工7天后进行现场拉拔试验,每10孔梁(或每320m)随机抽取1孔(或连续32m的桥面)进行检测,每孔梁(或连续32m的桥面)检测5处,测点均匀分布,如数据最小单值小于2.0Mpa,判定该孔梁(或该32m的桥面)防水层不合格,需对该批梁进行逐孔检测(或320m范围内连续检测)。拉拔试验后的部位用聚脲防水涂料喷涂,做快速修补、刮平。 4.7不透水性检测 在防水层上选定测试部位,清除灰尘,按透水仪底座大小涂抹一圈密封材料,将仪器底座安置并按紧,将水注入带有刻度的玻璃管内,至570mm高度为止,每30秒记录一次水位的高度,直至30分钟为止,每
孔梁(或每32m)检测1处。 4.8脂肪族聚氨酯面层检测 脂肪族聚氨酯面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目测外观检验。面层应厚度涂刷均匀,色泽一致,颜色不变黄,不得漏涂,同聚脲防水层无起泡、无脱落、无剥离,保证在弯折180度面层不开裂。每孔梁(或每32m)检测10处,如有2处以上达不到厚度要求,则此孔梁面层(或该32m的面层)视为不合格。 4.9桥面喷涂(纯)聚脲防水层两次施工间隔在6小时以上,需要搭接连接成一体的部位,第一次施工应预留出15~20mm的操作面同后续防水层进行可靠的搭接,施工后续防水层前,需对已施工的防水层边缘20cm宽度内的涂层表面进行清洁处理,采用专用粘结处理剂对原有防水层表面15cm范围内做预处理,在4~24小时之内喷涂后续防水层,后续防水层与原有防水层搭接宽度至少10cm。 4.10底涂施工后超过24小时未喷涂聚脲需重新辊涂底涂。 4.11防水材料在原装密封容器内储存,存放温度为10~40℃,储存于避光、通风良好、避高温、干燥、远离火源的环境,严禁雨淋。开封后距离下次使用间隔超过12小时,或空气湿度大于75%时,采取妥善保护防止吸潮变质。 4.12防水层施工按先施工底座板以下部分,待铺板完成后再施工底座以外部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