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及原理
目的:
1.初步学会听诊器的使用方法及心音听诊方法,熟悉心瓣膜的听诊部位,学会区分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2.培养尊重、关心和爱护受试者的职业习惯。 原理:
心音是由于心肌收缩、瓣膜关闭、血流冲击血管壁以及形成的涡流所引起机械震动而产生的声音。将听诊器置于受试者胸壁心前区位置,可直接听到心音。在每个心动周期,通常可以听到两个心音,即S1和S2。S1表示收缩期开始,其音调低、持续时间较长,在心尖部听得最清楚,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房室瓣关闭;S2标志舒张期开始,其音调高、持续时间较短,在心底部听得较清楚,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半月瓣关闭。
二、实验准备
1.实验对象:人体 2.实验器材:听诊器 3.环境:安静的实验室
三、实验学时
1学时
四、实验方法
1.确定听诊部位
(1)受试者取坐位或卧位,解开上衣,裸露前胸。检查者坐在受试者对面或站在受试者卧床的右侧。
(2)确定心音的听诊部位,见下图(结合课本P200图1、表5)
2.听取心音
①检查者戴好听诊器,以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轻持听诊器的胸件,置于受试者胸壁皮肤上,按二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听诊区顺序依次听诊。 ②心音听诊内容:
听诊心率(正常成人安静时为60~100次/分),判断心搏节律是否整齐,有
无时快时慢的现象。
在每个听诊区,区分S1和S2。根据心音的性质(音调高低、持续时间)和
间隔时间的长短来区别S1和S2。若难以区别时,可在听心音的同时,用手触诊颈动脉搏动,与搏动同时出现的心音为S1。
五、实验结果
记录实验结果;
心率: 次/分;脉率: 次/分; 心律(心跳节律): (是/否)规律。
正常人体心音听诊实验项目与结果
听诊项目 听诊特点 最佳听诊部位 有无杂音 临床意义
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
六、思考
1.比较你所听到的S1和S2有什么不同?
S1:低沉有力,持续时间长;S2:音调高音弱,持续时间短。 2.心音听诊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心率、脉率、心律、心音 3.心音听诊顺序。
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及三尖瓣听诊区 4.制表说明各瓣膜听诊区的位置。
见P200表5。
七、知识点补充
脉搏短绌:指在同一时间内测定的脉率少于心率,且脉搏强弱不等,快慢不一。特点为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发生机制是由于心肌收缩力强弱不等,这种现象称为“脉搏短绌”或“绌脉”。见于心房纤维颤动(房颤)的患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