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砖砌体常见裂缝的主要原因,给出了处理以及预防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建筑物砖砌体;裂缝;防治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reasons of common building brick masonry cracks, given some of the methods of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keywords: building brick masonry; cracks;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tv698.2+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砖砌体裂缝是常见的建筑病态之一,它不仅种类多,形态各异,而且较为普遍。轻者影响建筑美观,造成渗水;重者昂地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定,甚至会导致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因此,对砖砌体裂缝的成因进行正确分析,并采取得力有效的防治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几种常见砖砌体裂缝的分析和防治方法:
1.基础沉降不均引起的裂缝
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呈由下向上发展的趋势,其形状为“八”字、倒“八”字、水平缝及竖缝。当条形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会在其两端由下向上形成正“八”字缝;而当两端沉降过大,就会形成两端由下向上的倒“八”字缝,此外还会在底层中部窗口处形成由下至上的竖缝。当任一端下沉过大时,会在该端形成斜裂缝;当
墙体交点处沉降过大,则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会出现水平裂缝;当外纵墙设计为凹凸形状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会产生水平推力,从而导致交接处出现竖缝。针对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①无地质勘查资料严禁搞施工图设计; ②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不得擅自更改;
③依据实际情况,在洞口尺寸较大处设置构造圈梁和地梁组成墙梁复合结构,提高整体抗裂能力,也是一种防治裂缝的有效措施之一。
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应采取相对应治理办法,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部位、程度和发展速度,经过详尽的分析,最终决定是表面处理还是上部加固或者基础加固处理。 2.特殊砌体材料出现的裂缝
特殊砌体材料有灰砂砖、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等。混凝土空心砌块致裂的主要原因是竖缝砂浆不够饱满及特殊构造要求不能满足而形成的。而灰砂砖由于本身温差敏感、表面光滑等特殊性,尽管外观、尺寸指标较好,但在实际施工中对其严格的施工规程不熟悉,施工经验不足,除导致粘土砖常见的裂缝外,在较长的墙段和外墙窗台处还会出现竖斜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有:
①刚出厂的灰砂砖稳定性差。灰砂砖主要由细砂和石灰组成,蒸压养护后一般不到一周即出厂。灰砂砖在出厂的一月内其释放的热量较大,存在着重复的化学反应过程,而实际上短时间内不能完全
反应,所以体积很不稳定。
②含水率要求极高,大量试验资料和使用经验显示,其含水率要控制在7%~10%之间,否则将会影响砌体的粘结力和抗剪强度。 ③灰砂砖表面光滑粘结力较差,尤其是不能有效控制含水率而致使砌体砂浆强度低劣粘结不良,就直接导致砌缝间抗剪强度低下。 面对大量使用灰砂砖材料的现状,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一是确保灰砂砖使用前的稳定期;二是严格控制其含水率;严格按灰砂砖有关操作规程和构造要求施工;三是大力推行生产糙面灰砂砖。只有这样灰砂砖才能真正发挥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有潜力。
3.温差变形引发砖砌体裂缝
温差变形引起的砖砌体裂缝多为顶层两端纵墙(尤其是较长的墙体)上的斜裂缝,其形态呈“八”字或“x”型,轻者仅在两端1~2个开间内出现,重者会达到建筑物两端1/3纵长范围内,并由顶层向下发展。由于温差较大,未设置变形缝隔热层和刚性平面屋顶更容易产生此类裂缝。其原因是混凝土结构屋面的伸缩变形引起砖砌体移位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造成的结果。具体分析可认为是在强烈阳光直射下屋面板温度快速增高,大大超过砌体的温度(温差高达35°左右),如此大的温差再加上混凝土膨胀线数约为砖砌体的近两倍,根据《建筑物的裂缝控制》给出的计算方法,可计算出砌体的主拉应力。若砂浆强度为m5.0,砖强度为mu7.5时,其沿灰缝截面破坏时的轴心抗拉、抗剪强度设计值为0.14mpa和0.12mpa,而
沿齿缝通缝的弯曲抗拉强度为0.25mpa和0.12mpa。温差引起的砌体立柱应力明显大于砌体本身抵抗力的50%以上。由于建筑物两端为“自由端”,水平约束力小,上部砌体垂直压力较小,如不采取相应措施,砌体裂缝必然发生。当屋顶向两端膨胀时,下部砌体出现正“八”字缝,当冷缩时,就出现倒“八”字缝,一胀一缩容易出现“x”缝。该类裂缝的主要防治方法有:
①减缓消除热胀冷缩动力,可依据实际情况设置变形缝、隔热层; ②增强砌体抗力,可采取提高砂浆强度,加筋砌体,增加构造柱; ③同时还可提高抹灰的抗裂能力。
除此之外,温差还可造成屋面结构与下部砌体之间的水平缝,女儿墙根部水平缝,沿窗上下角水平缝,包角水平缝等。出现此类裂缝一般是上层多于下层,轻者在靠外端约0.5~1.0m内有1~2条缝,严重者可达横墙1/3跨度及各层,值得注意的是层层设置圈梁和纵墙交角设置构造柱的房屋,尽管其产生裂缝的原因不尽相同,但仍可出现沿窗上下角水平缝和窗角八字缝等。防治此类裂缝的有效措施是加设混凝土窗台板,不仅可预防裂缝、防止窗周渗漏,还可有效地处理好窗框安装配合的问题,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 4.其它裂缝
除上述裂缝外,施工中还会出现其它裂缝:混凝土构件变形导致的砌体裂缝,如当外挑梁上填花墙、梁,相继同步施工引起挠度过大,梁上砌体产生内低外高斜裂及与外墙见的竖裂缝;砌体结构要求不良、拉结筋放置不妥而造成的裂缝;砌体本身承载力不达要求
时导致的裂缝,如砖柱承载力不足在下部1/3高度会出现竖缝;施工质量差造成的裂缝,如灰缝砂浆不饱满、含水率不当,脚手架设置不妥、组砌不配、砌体通缝等。此类裂缝形式多样,必须对症防治。
通过以上分析,砌体沉降、超载致裂的危害性较大,而因温差和砖的材质因素导致裂缝则较为普遍,在具体处理的过程中务必正确区分,对应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针对砌体裂缝其治理原则是:对以涉及结构安全同时快速变化的,要当机立断,迅速采取相应对策,排除剧变因素,加固补强或者拆除返工处理;如果变化趋缓、稳定,仅涉及外观和评定,且修复后不影响使用,则应把重点定在处理表面上。对裂缝的处理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切实查清其原因,通过分析制定稳妥的处理措施,砖砌体裂缝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