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收入概念 B、 生产概念 C、 分配概念 D、 流通概念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3.5
2. (单选题) 整个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是( )。(本题3.5分)
A、 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把农民变为无产者 B、 把货币转化为资本 C、 把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D、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3. (单选题) 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本质上是( )。(本题3.5分)
A、 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B、 小私有经济
C、 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D、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3.5
4. (单选题) 其他条件不变,牛奶价格下降将导致牛奶( )。(本题3.5分)
A、 需求下降 B、 需求增加 C、 需求量下降 D、 需求量增加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5. (单选题) 社会主义工资是( )。(本题3.5分)
A、 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B、 劳动者新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C、 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D、 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6. (单选题) 财政政策的主要任务是( )。(本题3.5分)
A、 稳定币值与发展经济 B、 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C、 促进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
D、 调节个人收入总量及结构变动方向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3.5
7. (单选题)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 )。(本题3.5分)
A、 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B、 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
C、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 D、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8. (单选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应该( )。(本题3.5分)
A、 按劳分配是唯一分配原则
B、 贯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C、 按资分配为唯一分配原则
D、 以按劳分配为补充,其他分配方式为主体的原则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9. (单选题) 资本家垫支在机器设备上的资本属于固定资本,是因为这部分资本的( )。(本题3.5分)
A、 物质形态是始终不变的 B、 价值是固定不变的
C、 物质形态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D、 价值是逐渐转移的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10. (单选题) 资本主义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取决于( )。(本题3.5分)
A、 中等地的生产条件 B、 优等地的生产条件 C、 劣等地的生产条件 D、 等外地的生产条件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3.5
11. (单选题) 国民生产总值等于( )。(本题3.5分)
A、 国民生产净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B、 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
C、 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D、 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12. (单选题)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
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本题3.5分)
A、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 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 自由理性的外化 D、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13. (单选题)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本题3.5分)
A、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B、 人民代表大会的国家政体 C、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制度
D、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14. (单选题) 从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要经过一个过渡期,是由( )。(本题3.5分)
A、 生产力发展程度决定的 B、 物质技术基础不发达决定的 C、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决定的 D、 商品经济没有充分发展决定的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15. (单选题) 货币和资本的根本区别在于( )。(本题3.5分)
A、 能否作为流通手段 B、 能否作为支付手段 C、 能否购买商品 D、 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16. (单选题)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 )。(本题3.5分)
A、 具体劳动 B、 抽象劳动 C、 私人劳动 D、 社会劳动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17. (单选题)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本题3.5分)
A、 社会化大生产 B、 生产资料公有制 C、 无产阶级专政 D、 商品经济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18. (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本题3.5分)
A、 深化体制改革 B、 扩大对外开放
C、 加快发展速度 D、 提高经济效益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19. (单选题) ( )是货币用来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职能。(本题3.5分)
A、 交流手段 B、 价值尺度 C、 价格标准 D、 交换价值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20.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本题3.5分)
A、 实现共产主义 B、 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 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 实现人权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21. (单选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本题3.0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反映论和先验论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3
22. (单选题)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本题3.0分)
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 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3
23.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本题3.0分)
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 与时俱进
C、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 科学性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24. (单选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3.0分)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D 解析:
)(本题 得分: 0
25.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反映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本题3.0分)
A、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3
26. (单选题) 规律的两个特点是( )(本题3.0分)
A、 客观性和普遍性 B、 客观性和历史性 C、 普遍性和持久性 D、 普遍性和自觉性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27.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 )(本题3.0分)
A、 实践性 B、 阶级性 C、 深刻性 D、 批判性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3
28. (单选题) 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本题3.0分)
A、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 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D、 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29. (单选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本题3.0分)
A、 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B、 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C、 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D、 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3
30. (单选题) 剩余价值来源于( )(本题3.0分)
A、 不等价交换 B、 工人工资的扣除 C、 工人的剩余劳动 D、 劳动力的价值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